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海軍頻頻在南海東海挑釁,整天就是派遣航母到我們家門口溜溜,耀武揚威的,使得地區局勢不斷升溫,儘管美國疫情已經嚴重到大有尾掉不去之勢,但是美國依舊妄圖派遣航母攪弄南海風雲,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有人不禁疑問,在南海游弋的遼寧號與美國航母相遇怎麼辦?遼寧號的殲-15戰鬥機面對美國航母的F/A-18E/F戰鬥機能否應對嗎?
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兩國戰鬥機的優劣,看完大家就明白了。
殲-15飛鯊艦載戰鬥機是中國首款30噸的重型第四代艦載戰鬥機,其原型是我國依照烏克蘭取得的蘇聯重型艦載機Su-33原型機T-10K作為參考,並且獨立自主研發定型而完成,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以之前生產的殲-11B的生產為基礎而製造。
殲-15上大量參考了殲-11B的技術,是中國海軍的第一代重型艦載戰鬥機,殲-15最早在2005年6月份立項、四年後首飛、2012年遼寧號服役一個月後,正式完成上艦首飛,2014年設計定型。
2016年新型改進型殲-15B投產,換裝了新型航電設備等,2019年起部署到我國現役航母上,殲-15外形上和Su-33幾乎一模一樣,不過航電雷達等設備已經全面超越了老款Su-33戰鬥機,實際上殲-15目前屬於四代半戰鬥機。
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重型戰鬥機,是美國以之前的大黃蜂中型F/A-18C/D艦載戰鬥機為基礎,由美國波音公司牽頭改進的全新戰鬥機型號。
美國海軍覺得當時的F/A-18C/D大黃蜂艦載戰鬥機,不能應對對於現代作戰的需求,於是提出要一款全新的的重型艦載戰鬥機 ,F/A-18E/F「超級大黃蜂」應用而生。
F/A-18E/F大幅的改進了F/A-18C/D的機身面積,長寬比F/A-18C/D多了10%,航程也要遠遠超出F/A-18C/D不少,兩側的機翼處增加了一個掛架,提高了載彈量和作戰能力。
涵道的形狀由原本的圓型,改成了斜矩形,用以降低雷達面積,而且還採用了隱身設計,RCS(雷達反射面積)僅僅1.1平方米。F/A-18E/F里的EF分別代表,一個是單座型號,一個是雙座型號。F/A-18E/F超級大黃蜂1995年首飛,當年美國就開始生產這款戰機,1999年正式服役。
再來看看兩種飛機具體性能的對比:
首先是武器對比,我國殲-15裝備的空對空導彈主要是PL-8近距空空導彈,和PL-12中程空空導彈,美國F/A-18E/F裝備的是AIM-9X近距空空導彈,和AIM-120C中程空空導彈。
PL-8近距空空導彈是上世紀80年代的產物,性能不及新型導彈的PL-10,就更別提遠比PL-10要強的AIM-9X這種Bug級別的存在了,AIM-9X近距空空導彈可以在嚴重雜波和紅外干擾環境下具有大離軸角截獲和發射能力,是真正能改變空戰規則的下一代空空導彈。
Pl-12中程空空導彈和AIM-120C導彈可謂勢均力敵,射程和導引方面都差不多,大概都在100公里左右。載彈量上F/A-18E/F最多一次性可以攜帶12發AIM-120C和兩發AIM-9X空空導彈。殲-15則最多可以攜帶6發PL-12和4發PL-8空空導彈。從武器上來說是F/A-18E/F要領先一點的。
其次是機動對比 所以在近距格鬥方面,殲-15改進型裝備了新型國產WS-10B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是優於殲-15所攜帶的F404發動機的,殲-15的速度也比F-18的速度要快不少,機動性能毫無疑問F/A-18E/F是完全優於F/A-18E/F的。
航程方面,航程方面F/A-18E/F機內滿油是2000多公里左右,殲-15機內滿油是3000公里,從紙面數據上看,無疑是殲-15戰機佔據絕對優勢的。
然後是航電雷達系統,F/A-18E/F的雷達航電系統,是APG-79 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 ,航電系統是新型改裝的,而早期殲-15戰鬥機是傳統的多普勒雷達,航電系統也是老系統,但是16年殲-15B量產後,據說已經換裝了新型AESA雷達,和航電系統,航電系統的性能略微超過F/A-18E/F,而雷達系統則和F/A-18E/F不相上下,綜合來說在航電雷達系統這兩款戰機是不分伯仲的。
以上就兩款戰鬥機的基本數據了,我們可以想像一下,F/A-18E/F如果和殲-15遭遇會怎麼樣。
F/A-18E/F是由美國目前獨有的彈射起飛的方式,因此可以滿油滿彈,殲-15目前服役的航母都沒有彈射器因此只能滑躍起飛,所以考慮到殲-15不能滿彈滿油起飛,續航和作戰半徑會有所下降,但是作戰半徑是優於滿彈滿油的F/A-18E/F的。
假如兩國空軍飛機在空中相遇,兩國的AESA雷達可以確保同時看見對方,兩國戰機可以迎面發射空空中距導彈,兩種性能差不多的中距導彈可以保證相互毀傷。由此可見,這兩款飛機是勢均力敵的,殲-15和F/A-18E/F的交換比基本上可以確保在1:1的比例,不存在由哪一方是絕對領先的。
從此次模擬交鋒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戰鬥機方面我們可以和美國打成平手,但是從航母載機數量上開看,F/A-18E/F的數量基本是遼寧號的3倍左右,就算保持在1:1的交換比我們也是吃虧的,因此我們需要發展更大更強的航母和更先進的艦載機來捍衛祖國領土的完整和國家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