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台「海委會」16日發佈了一則颱風警告文章,警告在海邊「泛舟或衝浪」的人要自備「塔位(指骨灰龕中的骨灰存放位)」「訣別書」,還說「我可能不會救你」。這些爭議語句招來衝浪運動愛好者留言抗議後,「海委會」對文章進行了修改,將「泛舟或衝浪」改成了「吃火鍋、看夕陽」,但仍保留「自備塔位」「我可能不會救你」等語句。
綜合台灣「聯合新聞網」等媒體7月17日報道,台氣象機構已發出海上陸上颱風警報,提及颱風「丹娜絲」逼近一事,稱預計其18日至19日對台灣的影響最明顯。
作為台當局海洋政策機構,台「海委會」在16日在社交網站「臉書」發佈一則颱風警告文章,但文章卻用諷刺語氣稱:「請勿到海邊做一些挑戰生命極限的蠢事,例如海邊觀浪、泛舟或衝浪...等。」
除了提及泛舟、衝浪,文章還「警告」稱:「如果你一定要去,那麼,請自備塔位,簽好與妻訣別書,海巡弟兄有義務勸離你,也有權利開你單,但只要海象不好我們也不一定會救你!」「不聽?不好意思,不是只有你有家人我們也都有」;「我可能不會救你,今晚隆重上映」;「沒事不要到海邊,到海邊你會很有事」。
「骨灰龕」又稱「納骨塔」,是人死後存放骨灰的建築,「塔位」一詞在台灣指的是該類建築中的骨灰存放位。台「海委會」這則「自備塔位」文章發佈後,讓一些極限運動玩家憤怒,據台灣「東森新聞網」等媒體報道,有極限運動玩家回擊稱他們絕不玩命、不違法、不為難任何「公家單位」,並質疑台「海委會」怎會有這樣的歧視文章。
「中時電子報」等媒體則報道,衝浪界人士也批評這則「玩過頭」的警告文章:「海委會這次的文章非常不妥,容易造成我們媒體以及社會大眾對衝浪運動的一些誤會。」「真正懂衝浪的人不會跟生命過不去,海委會不能把極限運動放在挑戰生命的定義上。」
台「海委會」隸屬於台「行政院」,於去年成立,負責台灣地區總體海洋政策、海域安全、海岸管理等內容,是第一個設立在台灣南部的台當局部會單位。
在此次文章上線招來批評後,台「海委會」在24小時之內緊急修改,雖然將文章中的「泛舟或衝浪」字眼改成了「煮火鍋、看夕陽」,但並未刪除「自備塔位」「我可能不會救你」等語句。
隨後,不少台媒也注意到台「海委會」的文章,有媒體形容稱此文「有嘲諷意味」「相當諷刺」「酸味十足」。
就連綠媒《自由時報》都形容稱這是則「裝幽默」的貼文,還稱「海委會」貼文配圖中顯示的「Beach」(海灘)與罵人的英語單詞是諧音。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島內網友發表看法。有人說,台「海委會」貼文中的說法沒水準。
不過也有人說,台「海委會」說的沒錯,確實需要用狠話警告不怕死的人。
還有人分析稱,台「海委會」的帖文內容「話是實話」,但政府機關的官方賬號「這樣說話不太好吧!」
更有人諷刺蔡英文當局:「這就是綠色政府」;「這單位沒事找事,活該」。
同樣面對颱風「丹尼斯」,大陸是怎麼做的?
19日前後登陸我國沿海,國家防總部署防禦工作
昨天下午14時前後,菲律賓以東洋面的熱帶低壓正式編號為今年第五5號颱風「丹娜絲」,未來它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19日前後登陸我國華南沿海。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針對「丹娜絲」,國家防總對其防禦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國家防總辦公室當日向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省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通知,要求密切監視颱風發展態勢,強化預報預警,及時啟動防颱風應急響應,提前組織出海船隻回港避風和海上作業、近海漁排養殖人員上岸避險,做好低洼易澇、高陡邊坡、在建工地、危舊房屋、景區景點等颱風暴雨影響危險區域人員轉移避險工作;要求防止麻痹輕視,突出抓好指揮部署、部門聯動、督促指導、督察問責等各環節工作,重點防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城鄉內澇、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層層壓實防颱風責任,確保群眾生命安全,最大程度減輕颱風災害損失。
據氣象部門報告,7月16日14時,菲律賓以東熱帶低壓加強為今年第5號颱風「丹娜絲」,其中心距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北方向約520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18米每秒)、最低氣壓995百帕。預計,「丹娜絲」將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
從移動路徑上來看,颱風未來走向和影響區域仍然具有不確定性。目前,數值預報模型顯示,颱風進入巴士海峽後,因副熱帶高壓東退,也將轉向;如果轉向角度更大一些,登陸台灣南部的話,預計登陸時間會在18日夜間;如果繞過了台灣南部,則會在19日白天登陸福建到浙江南部一帶沿海。
受風雨影響的地區,首當其衝的則是台灣、福建以及廣東東部沿海地區,會有暴雨到大暴雨,此外,隨着颱風登陸後繼續北上,江西、浙江、安徽、上海等地也將出現較強降雨。總體來看目前颱風「丹娜絲」的未來走向已經逐漸清晰,從影響特點來看,雨的影響大於風,在廣東東部、福建、台灣等地特別需要關注強降雨帶來不利影響,同時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多知一點:防颱常識
颱風的預警可以分為紅、橙、黃、藍四個等級。
颱風來臨前,氣象台會發佈颱風消息或颱風警報,大家一定要提早做好自我防範和保護,避免人身傷害,做到安全第一,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準備食品物品。準備必要的食物、飲用水、藥品和日用品,以及蠟燭、應急燈、手電筒等應急用具
2.搬移易墜物品。將陽台、窗檯、屋頂等處的花盆、雜物等易被大風刮落的物品,及時搬移到室內或其他安全地方。
3.加固易倒設施。加固室外懸空、高空設施以及簡易、臨時建築物,必要時拆除;
4.物品防淹防浸。將低洼地段、江邊河邊等易澇房屋內的傢具、電器、物資等,及時轉移到高處。
5.取消出行計劃。不要到颱風可能影響的區域遊玩,正在颱風可能影響區域旅遊的應提前返回。
6.做好轉移準備。居住在危險區域的人員,應及早準備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隨時準備轉移。老、弱、病、殘、孕、幼等應儘早投親靠友。
當氣象台發佈颱風緊急警報時,表示颱風已經逐漸影響我們。應全力以赴、積極防避,以「避」為主,避免人員傷亡,碰到危險時可以打緊急求助電話。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密切關注颱風,隨時掌握最新颱風預警信息。
2.仔細檢查室內的電路、電話、煤氣等是否安全可靠,盡量拔掉不必要的電源插頭,切斷危險的室外電源。
3.人員避免外出。人員盡量呆在安全、堅固的房屋內,緊閉門窗並遠離迎風門窗,特別是老人孩子,千萬不要隨意外出。
4.停工停課停會。公司會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統一安排停工,大家最好待在家裡躲避颱風,千萬不能外出。
5.颱風來臨時,如果你正出門在外,千萬要小心謹慎,遠離危險,確保人身安全。
(1)遠離易倒建築和高空設施。如廣告牌、樹木、電線杆、路燈、危牆、危房、腳手架、吊機、鐵塔,以及臨時搭建物、建築物等。
(2)小心空中易墜落物品。如花盆、雜物、雨篷、空調室外機、門窗玻璃、幕牆玻璃,以及建築工地上的零星物品等。
(3)江邊、河邊、湖邊、海邊及橋上風力更大,行人容易被吹倒、吹落造成溺水。
(4) 小心積水、謹防觸電。積水之下暗伏危險,要盡量繞開。發現電線杆吹倒、電線被風吹斷,一定要迅速遠避,謹防觸電。
6.人員及時轉移。居住在危險區域的人員,應儘早投親靠友自主轉移,或聽從政府、單位安排統一轉移。
7.遇險冷靜自救。如果你被洪水圍困或遭遇山洪襲擊,一定要保持頭腦冷靜,努力避災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