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水利部,總部位於河南的黃委會考情分析

一、機構職能

黃河水利委員會為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機構,在黃河流域和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古內陸河區域內(以下簡稱流域內)依法行使水行政管理職責,為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一)負責保障流域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受部委託組織編製流域或流域內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的流域綜合規劃及有關的專業或專項規劃並監督實施;擬訂流域性的水利政策法規。組織開展流域控制性水利項目、跨省(自治區、直轄市)重要水利項目與中央水利項目的前期工作。根據授權,負責流域內有關規劃和中央水利項目的審查、審批以及有關水工程項目的合規性審查。對地方大中型水利項目進行技術審核。負責提出流域內中央水利項目、水利前期工作、直屬基礎設施項目的年度投資計劃並組織實施。組織、指導流域內有關水利規劃和建設項目的後評估工作。

(二)負責流域水資源的管理和監督,統籌協調流域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負責《黃河水量調度條例》的實施並監督檢查。受部委託組織開展流域水資源調查評價工作,按規定開展流域水能資源調查評價工作。按照規定和授權,組織擬訂流域內省際水量分配方案和流域年度水資源調度計劃以及旱情緊急情況下的水量調度預案並組織實施,組織開展流域取水許可總量控制工作,組織實施流域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論證等制度,按規定組織開展流域和流域重要水工程的水資源調度。

(三)負責流域水資源保護工作。組織編製流域水資源保護規劃,組織擬訂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區劃並監督實施,核定水域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意見,負責授權範圍內入河排污口設置的審查許可;負責省界水體、重要水功能區和重要入河排污口的水質狀況監測;指導協調流域飲用水水源保護、地下水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指導流域內地方節約用水和節水型社會建設有關工作。

(四)負責防治流域內的水旱災害,承擔流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具體工作。組織、協調、監督、指導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按照規定和授權對重要的水工程實施防汛抗旱調度和應急水量調度。組織實施流域防洪論證制度。組織制定流域防禦洪水方案並監督實施。指導、監督流域內蓄滯洪區的管理和運用補償工作。按規定組織、協調水利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

(五)指導流域內水文工作。按照規定和授權,負責流域水文水資源監測和水文站網的建設和管理工作。負責流域重要水域、直管江河湖庫及跨流域調水的水量水質監測工作,組織協調流域地下水監測工作。發佈流域水文水資源信息、情報預報、流域水資源公報和流域泥沙公報。

(六)指導流域內河流、湖泊及河口、海岸灘涂的治理和開發;按照規定權限,負責流域內水利設施、水域及其岸線的管理與保護以及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設與運行管理。指導流域內所屬水利工程移民管理有關工作。負責授權範圍內河道範圍內建設項目的審查許可及監督管理。負責直管河段及授權河段河道采砂管理,指導、監督流域內河道采砂管理有關工作。指導流域內水利建設市場監督管理工作。

(七)指導、協調流域內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組織有關重點防治區水土流失預防、監督與管理。按規定負責有關水土保持中央投資建設項目的實施,指導並監督流域內國家重點水土保持建設項目的實施。受部委託組織編製流域水土保持規劃並監督實施,承擔國家立項審批的大中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實施的監督檢查。組織開展流域水土流失監測、預報和公告。

(八)負責職權範圍內水政監察和水行政執法工作,查處水事違法行為;負責省際水事糾紛的調處工作。指導流域內水利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流域管理機構內安全生產工作及其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督;根據授權,組織、指導流域內水庫、水電站大壩等水工程的安全監管。開展流域內中央投資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稽察。

(九)按規定指導流域內農村水利及農村水能資源開發有關工作,負責開展水利科技、外事和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承擔有關水利統計工作。

(十)按照規定或授權負責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工程等中央水利工程的國有資產的運營或監督管理;研究提出直管工程和流域內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及直管工程上網電價核定與調整的建議。

(十一)承辦水利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筆試考情介紹

黃委會考試筆試共200道題目,包括單選和多選,每題0.5分,滿分100分,筆試內容包含行測、公基、黃河及水利知識三大版塊。其中黃河及水利知識這一模塊是黃委會的特色模塊,與其他事業單位考試不同,我們將着重對本模塊進行分析。

(一)題型題量及分值分佈

通過圖表我們可以看出黃委會筆試各模塊題量分佈為:行政職業能力100題,其中言語理解40題,數量關係15題,判斷推理30題,資料分析15題;公共基礎知識60題,其中單選40題,多選20題;黃河及水利知識40題,其中單選20題,多選20題。各學科佔比為:行政職業能力50%、公共基礎知識30%、黃河及水利知識20%。

(二)黃委特色——黃河及水利知識

1、題型題量分析



通過分析可知,黃河基礎知識各版塊佔比相對固定。治理開發佔了大頭,佔比在25%—50%之間,16年更是一度達到50%,21道題目,17和18年略微削弱,而近兩年一直穩定在13左右。其次是自然地理,佔比在20%—35%之間。歷史文化也很重要,除17和18年較多外,大約佔比20%左右,去年佔比和自然地理持平。社會經濟、法律政策題目少、分值佔比小。

2、備考建議

黃河基礎知識複習建議大家重點把握治理開發、自然地理、歷史文化,社會經濟、法律政策等記住一些核心考點即可,方式主要以記憶為主,同時還有結合做題查漏補缺、夯實基礎。黃委會筆試喜歡「燙冷飯」,往年考過的知識點來年還會重複考,考點非常固定,所以建議考生結合往年真題認真複習,把握考情。

三、必背常考知識點

(1)觀測水位的設備有:水尺水位計

(2)調控洪水方略:上攔下排,兩岸分滯。

(3)處理泥沙方略:攔、調、排、放、挖。

(4)治理洪水思路:控制、利用、塑造。

(5)水文循環的三要素是降雨、徑流和蒸發。

(6)觀測者面向河流下游,在右邊的陸地,稱為右岸。

(7)在河流彎曲河段,不受主流衝擊、水深較小、流速較緩、常呈淤積狀態的一岸,是彎曲河段岸線的凸岸。

(8)控制黃河粗泥沙的三道防線: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先粗後細、小北幹流放淤淤粗排細、幹流骨幹工程攔沙攔粗泄細。

(9)黃河下遊河道治理方略:穩定主槽、調水調沙,寬河固堤、政策補償。

(10)黃河流域防洪區分為三個區域:防洪保護區、蓄滯洪區、行洪區(灘區)。

(11)1998開始實施的《防洪法》第38條規定防汛抗洪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12)出台的關於黃河治理開發與管理的部行政法規是:黃河水量管理調度條例。

(13)我國防汛抗洪的方針是:安全,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

(14)《黃河流域防洪規劃》設防流量仍按國務院批准的防禦花園口22000立方米每秒,考慮到河道沿程滯洪和東平湖滯洪區分滯洪作用,沿程主要斷面設防流量為:夾河灘21500立方米每秒、高村20000立方米每秒、孫口17500立方米每秒,艾山以下11000立方米每秒。

(15)2008年國務院批複《黃河流域防洪規劃》:近期目標是到2020年,初步建成黃河防洪減淤體系,確保防禦花園口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堤防不決口;遠期目標是到2025年,建成比較完整的防洪減淤體系。

(16)面對黃河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委以科學發展觀和水利部黨組提出的治水新思路為指導,在2004年全河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維持黃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也是黃河治理的目標)

(17)《黃河流域近期重點治理規劃》中,黃河面臨的三大主要問題是:洪水威脅嚴重、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惡化。

(18)2008年,黃委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黃河治理開發與管理的發展目標與努力方向,即四個轉向:把黃河洪水泥沙管理的重點轉向塑造協調的水沙關係,把水資源管理與調度的重點轉向實現黃河功能性不斷流,把水資源保護的重點轉向提高監督管理水平和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把黃河上中游地區水土保持的重點轉向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治理。

(19)黃河治理的4個指標是:堤防不決口、河道不斷流、污染不超標、河床不抬高。

(20)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三大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

(21)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總體上分為三類不同區域:重點治理區、重點預防保護區和重點監督區。

(22)隨着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入河排污量迅速增加,主要污染物是COD氨氮

(23)目前,入黃排污口排放達標率低,污染源主要為:工業點源污染。

聲明:若引用內容有誤或侵犯權益,請及時聯繫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