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投降」了!普京12萬大軍乘勝追擊,美國「輸」的一敗塗地

我們常常見到親兄弟劍拔弩張的場面,在國際上,有些本該是「兄弟國」的國家,拔劍相向也不少見,烏克蘭與俄羅斯就是其中之一。

烏克蘭的基輔曾是俄羅斯的發源地,後來在戰爭中,兩國結成聯盟,烏克蘭就成了俄羅斯的一部分,蘇聯時期兩國又同為蘇聯成員,直到蘇聯解體後,才各自宣布獨立。這兩個國家可以說淵源深厚,是兄弟之邦了,但如今兩國之間已經鬧到了快要兵戎相見的地步。

在烏克蘭境內,一直有兩派力量在對峙,一派親近美國,一派親近俄羅斯2014年時,兩股勢力矛盾大爆發,親美勢力通過街頭抗議活動,以及烏克蘭軍方倒戈,將原來親俄的總統亞努科維奇趕下台,又引起了親俄勢力的不滿,爆發了示威活動,烏俄之間的矛盾就此升級。

就在雙方勢力鬧得不可開交之時,克里米亞又宣布要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讓矛盾繼續擴大,於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小規模衝突不斷,直到5個月後,在多方調停之下,雙方才簽署停火協議,而雙方直到2019年才大規模交換人質。

眼看着兩國關係也許會慢慢緩和,今年3月兩國又拉開了架勢,頗有大打一場的味道。3月11日,烏克蘭將大批部隊囤積在東烏克蘭六州的邊境,而且還動用了大量坦克、火炮,面對烏克蘭的挑釁,普京大帝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也調動了大量軍隊前往邊境,烏克蘭外交部長說。

這一次俄羅斯調動的軍隊可能有12萬人,除此之外,還有俄羅斯最先進的戰鬥機,以及大量坦克等重型裝備。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是世界上的軍事大國,烏克蘭硬剛肯定不是對手,但澤連斯基面對大兵壓境,一點都不犯怵,還直接說自己準備與普京見面了,地點可以是戰場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這是要「御駕親征」了嗎?

為了穩定前線軍心,澤連斯基確實身披戰甲,來到了前線,看來是下定決心要跟俄羅斯打一架了。那烏克蘭是哪裡來的勇氣,敢跟俄羅斯一較高下呢?

01 美國的「支持」

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衝突,固然有他們自身的原因,但也離不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挑唆。早在烏克蘭準備陳兵邊境時,美國就表態要支持烏克蘭,直接開口要資助1.25億美元,還將其駐紮在德國的美軍輸送到波蘭,進行軍演,甚至還給烏克蘭準備了指揮官。

不得不說美國這個「老大哥」場面做得還挺足,不僅自己支持烏克蘭,還拉自家小弟土耳其幫忙助威,直接開了兩艘軍艦到烏克蘭敖德薩港口,對其進行支援。在美國的拉攏下,還有日本、英、法等國都表示要支持烏克蘭,英國派出了軍事顧問,法國派出了自家的坦克和裝甲車

看起來烏克蘭的後援團聲勢浩大,但到了真的要行動的時候,美國的軍艦卻並沒能到位,因為俄羅斯封鎖了赤海海峽。

當地時間4月15日,俄羅斯宣布要封鎖赤海海峽,以及周邊黑海的部分海域,一直要持續到今年10月,在這段時間不允許任何外國軍艦和船隻通過,原本美國想開到黑海與烏克蘭一起演習的兩艘軍艦,立馬就返回了,只剩烏克蘭軍艦被困在赤海海峽內。

俄羅斯這一舉動,算是掐住了烏克蘭的脖子,不僅其軍艦要在亞速海被困上半年,烏克蘭的進出口貨物也會受到影響,面對這種情景,烏克蘭求助美國無望,只能對俄羅斯表示強烈抗議,斥責其是非法行為,並要求它立即停止。

想都不用想,普京大帝肯定不會搭理它,而且還說我們的大批護衛艦、輕型巡洋艦、氣墊船等都已經前往黑海了,馬上就會舉行一系列的軍事演習,這下烏克蘭只能傻眼了。

02 烏克蘭的「小算盤」

烏克蘭還是蘇聯成員國時,斯大林執政早期的大清洗、大饑荒等,讓其犧牲了許多人,所以它對蘇聯政府就不太滿意,雖然付出了巨大代價,但蘇聯解體後好處都讓俄羅斯佔了,也就加重了它對俄羅斯的意見,再加上克里米亞地區問題,烏克蘭就更加仇視俄羅斯了。

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留下來的軍事力量,如果僅靠着烏克蘭自己與其對抗,肯定是占不了什麼便宜的,而如今美國有意遏制俄羅斯,烏克蘭自然也想抓住這次機會,所以就用各種方式配合美國行動。

就當下世界格局來看,美國還處在世界霸主的地位,本着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心態,烏克蘭也想抱緊美國的大腿,加入北約,來增強自己的實力。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一直將發展同歐盟的關係作為外交優先方向,也一門心思地想加入北約,雖然其心愿一直未能實現,但西方國家也沒有一味的拒絕,而是不斷給其口頭承諾。

比如近日美國白宮副新聞秘書讓·皮埃爾,在回答媒體關於美國是否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時,給出了肯定的答覆,雖然後來又有官員澄清說這是口誤,但不難看出烏克蘭是想爭取美國支持其加入北約的。

因為其地理位置優越,處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緩衝地帶,它深知俄羅斯和西方國家雙方陣營都不會對自己出手太狠,畢竟哪一方都害怕烏克蘭完全倒向另一方,所以在烏克蘭的意識中,它再放肆,俄羅斯都會慣着它,應該不會有太大動作。

不難看出,烏克蘭是有自己的小算盤的,想憑着自身對西方國家和俄羅斯雙方的特殊影響力,結合美國遏制俄羅斯的政策,在大國之間遊走,為自己爭取最大的現實利益。

03 俄羅斯真的想打烏克蘭嗎

據報道,俄羅斯在邊境陳兵12萬,是忍無可忍要跟烏克蘭大幹一場嗎?其實,俄羅斯也是被逼的。對俄羅斯來說,烏克蘭雖然鬧騰,但對其意義非常重大。在美國多年的遏制下,俄羅斯經濟發展本來就不太好。

如果烏克蘭完完全全倒向西方陣營,就會與美國等北約國家聯合,對其進行戰略包圍,到時候美國艦隊可以直接進入黑海,或者在烏克蘭建立軍事基地,這就相當於敵人直接把大炮架到了家門口,日子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所以,俄羅斯大舉往邊境增兵,封鎖赤海海峽,就是給烏克蘭施壓,也明明白白地告訴西方國家,自己的底線在哪裡,讓烏克蘭不敢輕易完全倒向西方,也讓西方國家不敢太名目張膽的幫着烏克蘭,畢竟俄羅斯的核彈不是吃素的,誰不忌憚幾分呢。

其實俄羅斯亮「軍事實力」這一招是非常有用的,北約早在2008年便承諾要接納烏克蘭,每次北約峰會都不停地重申強調,但一直以來都只停留在口頭上,就是懼怕俄羅斯,因為其很明確的表示,不能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所以,俄羅斯只是想保持當下的平衡不被打破,要努力保住烏克蘭這一塊緩衝陣地,維護其自身的安全;當然面對烏克蘭的挑釁,俄羅斯也是想要出一口氣的。

04 烏俄會走向何方

烏俄之間,戰火升級,看雙方的架勢,戰爭好像一觸即發,那雙方關係會變成什麼樣呢?目前雙方還處在陳兵對峙的狀態,如果開始短兵相接,美國勢必會介入其中,甚至會藉著烏克蘭這枚棋子,來試探俄羅斯的實力,最終可能會演變成美俄之間的對峙。

站在美國的角度,是希望雙方打起來的,畢竟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實力了,俄羅斯也是清楚的,同樣的,烏克蘭也清楚,真的爆發戰爭,就把自己家的土地變成別人爭奪利益的工具,是得不償失的,也不會輕易交手。

據相關媒體報道,俄防長紹伊古曾下令,本國南方和西方邊境參加演習的部隊,將在5月1日前返回常駐地,這是俄羅斯退縮了嗎?

其實在俄羅斯「退兵」之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跟普京發出了求和信號,希望雙方能夠談一談,所以俄羅斯的舉動也算是表明想要保持雙方和平的誠意,雙方作出息事寧人的舉動,對美國來說算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烏俄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涉及到其本身,也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大國博弈,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而作為在大國之中夾縫生存的烏克蘭,也清楚若是不處理好與雙方的關係,就可能會成為博弈之下的政治犧牲品,所以最明智的選擇,只能是維持現今的平衡狀態,然後努力發展自身經濟,從而增強國家的綜合實力,畢竟只有實力強大,才能站得穩當。

如果它一味的被仇恨或敵對情緒所蒙蔽,只可能在美國馬前卒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終將不會得到自己所想要的結果,至於到底如何選擇,還要看烏克蘭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