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任命李家超為香港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丨香港一日

這是《香港一日》的第1012期


國務院任命李家超為香港第六任行政長官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七次全體會議,決定任命李家超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於2022年7月1日就職。


會議審議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關於選舉李家超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的報告,聽取了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產生過程的彙報。


夏寶龍在彙報中說,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法律規定進行,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李家超先生高票當選,體現了香港社會各界期望團結一致再出發的共同心愿。


李克強作了重要講話。他說,中央政府將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加快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發揮香港獨特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相信李家超先生就任行政長官後,一定能夠團結帶領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和香港各界人士,齊心協力、務實進取,開創香港發展新局面,續寫「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新篇章。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聲明,表示衷心感謝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深感榮幸,亦知責任重大,將忠誠地、堅毅地肩負使命。李家超在聲明中表示,將不負中央和香港市民所託,帶領新一屆特區政府按照基本法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他還表示,會克盡己任,迎難而上,致力為民解困,團結社會,同建充滿活力、希望、發展機遇和關愛共融的香港。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5月20日發表談話表示,中央政府今天任命李家超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我們對李家超先生獲得任命表示誠摯祝賀。


發言人指出,李家超先生長期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任職,擔任過保安局局長、政務司司長等重要職務,愛國愛港立場堅定,熟悉政府運作,勇於擔當,務實有為,獲得香港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信任。


發言人表示,未來5年是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新一任行政長官和新一屆特區政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相信,李家超先生一定能夠廣泛團結各方面賢能之士,組建一支愛國愛港、擔當作為、精誠團結、為民服務的管治團隊,帶領香港社會踔厲奮發,砥礪前行,同為香港開新篇。


發言人強調,中央政府將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防控疫情、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鼎力支持,有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團結奮鬥,香港一定能在新起點上再創新輝煌!



李家超會見多方立法會議員,被寄予厚望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當天與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勞聯)、工聯會、新思維等多方立法會議員會面,向他們介紹政府架構重組方案。


李家超表示,政府架構重組可令個別政策局「更聚焦和細緻地處理香港社會所關注的問題」,同時讓整合後的政策局產生協同效應;而增設3個副司長職位則將強化特區政府的治理和統籌能力,促進跨局、跨部門協調,提升施政效能。


5月17日,李家超正式對外介紹特區政府架構重組方案,由目前的「三司十三局」增至「三司十五局」:增設新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將原有的「運輸及房屋局」拆分為「運輸及物流局」和「房屋局」;重組「民政事務局」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擴大「環境局」並更名為「環境及生態局」;將「創新及科技局」改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及改組原有「食物及衛生局」為「醫務衛生局」。


此外,李家超還提出增設「政務司」「財政司」「律政司」三名副司長。他表示,改組完成後,政務司司長需督導統籌9個政策局,財政司司長則需要督導統籌6個政策局,而律政司需要督導下轄的6個法律專業部門,工作繁重,新設立的副司長則有助於「強化施政能力」。


據港媒報道,李家超5月20日呼籲參與會面的立法會議員支持重組方案,並希望能在6月中前完成立法及撥款程序,以便新的政府架構在7月1日當天正式實施。


圖片來源:香港頭條日報


當天李家超還聆聽議員對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意見,包括防控疫情、通關、發展經濟、就業、失業支持、土地房屋等。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願意積极參与新政府架構,為市民服務,同時建議特區政府體恤基層勞工生計困難,在保障勞工方面「多做功夫」。


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也建議特區政府應通過具體途徑保障基層勞工的收入和權益,包括設立「常態化的失業援助機制」,對社會最低工資施行「一年一審」,規管最長工作時間和超時工作限制等。


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升則期望新特區政府能切實做好扶貧工作。他談到,許多年輕夫婦、基層家庭未能申請到公屋,大部分收入又用於支付租金,令生活水平大打折扣。林振升建議特區政府多管齊下,下定決心「尋地建屋」,並壓縮各流程的繁瑣手續,「通過增加公共房屋供應助力扶貧」。


左:周小松;右:林振升


當天「新思維」主席狄志遠與李家超首次正面交流亦引起港媒廣泛關注。狄志遠曾為前民主黨創黨成員及副主席,被外界視為新一屆立法會「五光十色」的重要體現。


曾公開表明自己在選舉中投票支持李家超的狄志遠,表示「無刻意諗,我投票,期望新特首對我有咩回應(沒有刻意去想,我投票就期望新特首對我有什麼回應)」,但今日的交流是良性互動第一步,希望將來雙方繼續溝通。狄志遠稱,希望李家超可以繼續廣泛聆聽不同政治光譜、政黨、民間團體的意見,對凝聚不同階層市民、共同建設香港有所幫助。


他同時指李家超表現很誠懇:「李先生私下都有同我講,大家系有唔同(大家是有不同觀點),溝通系好需要,大家共同解決問題,我睇到佢誠意(我看到他的誠意),最低限度接納咗我哋聲音(最起碼接納了我們的聲音)。」狄志遠還談到,「新思維」願意就推動李家超與不同黨派見面發揮積極作用。


左一:狄志遠


葉劉淑儀:特區政府須大刀闊斧改革破解社會矛盾


5月20日,特區政府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在《紫荊論壇》上撰文表示,香港「一國兩制」下有五種矛盾,包括社會主義國家包容資本主義社會、高度開放與不完全開放、大陸法與普通法、政治體制的不同、意識形態的差異。


葉劉淑儀強調,這些矛盾是可以破解的,「方法包括通過政策調節資本主義市場、以法律抗衡西方勢力的干預及滲透、尊重普通法原則、為香港進行政制大手術、及重建香港的愛國愛港正向價值觀」。


她又談到,破解矛盾中,中央政府給予的支持和指導不可或缺,例如為香港訂立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國家「十四五」規劃肯定了香港八個國際中心的地位,以及當香港面對嚴峻新冠肺炎疫情,中央給予香港無限量的支持,都有助於香港在後疫情時代的復蘇和長遠發展。


葉劉淑儀指出,特區政府新的管治團隊必須大刀闊斧推行改革,才可有效實施有利香港經濟民生的發展策略,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護人護己,齊打疫苗


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下轄的聯合科學委員會聯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於5月20日就「接種第四針新冠疫苗」發表最新一版「暫擬共識建議」,提出接種第四針新冠疫苗或能對較年輕的成年人提供短暫的額外保護,以預防感染和出現病徵。至於60歲或以上長者,鑒於該年齡組別人群在香港第五波疫情死亡案例中佔大多數,聯合科學委員會和專家顧問團已於此前建議盡量接種第四針新冠疫苗。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截至5月19日,全港共接種新冠疫苗1657.2萬針,其中超過667.8萬市民接種第一針,佔比91.7%;超過627.1萬市民接種第二針,佔比86.2%;超過353萬市民接種第三針,佔比52.1%;另有9.2萬市民已接種第四針。



外界注意到,5月20日,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以及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人在報紙上聯合撰文強調,即使在當前香港疫情漸緩且放寬第二階段社交距離管控措施後,「疫苗通行證」仍屬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有助於市民大眾和社會各界的社交經濟活動恢復正常。


當天據特區政府衛生署通報,截至5月20日零時,香港新增確診243例,第五波疫情累計確診119萬7300例,累計死亡9157人,整體死亡率維持在0.76%左右。醫管局方面指,過去24小時經由醫管局呈報4例死亡個案,其中3人未接種新冠疫苗,餘下1人接種三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