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隴原金融風華 開時代金融新局

展隴原金融風華 開時代金融新局

——堅定沿着黨指引的正確方向推進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甘肅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 謝磊

百年黨的歷史,百年紅色金融,歷史已經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更沒有中國金融。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一代代隴原金融人的不懈努力下,隴原金融也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小及大、由弱到強、由封閉到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不斷為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提供了強大金融動力。

堅持政治引領,傳承紅色金融基因

隴原金融有着深厚的紅色根基,從產生之初血脈里就流淌着紅色基因,自陝甘寧邊區政府在南梁建立革命根據地伊始,就高度重視金融財稅工作,在隴東南地區開展了卓有成效的金融創新實踐。新中國成立後,我省在原有金融基礎上進一步進行融合改造,形成了具有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甘肅金融基礎架構。先後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基本建成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金融組織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調控和監管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更是高度重視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在金融監管工作中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放在首位,堅持金融事業首先是黨的事業,監管部門首先是政治機關,紮實做好監管引領工作。以地方法人銀行保險機構為主體,支持配合銀行保險機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堅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把黨組織嵌入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實現了全省銀行保險機構黨組織應建盡建,在有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維護區域經濟安全、完善金融治理體系、提升金融治理效能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推動了全省銀行業保險業快速穩健發展。截至2020年末,全省共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132家,非銀行金融機構10家,支行及營業網點4500餘個,銀行業資產總額3.24萬億元,是2012年末的2.38倍;有各類保險公司32家,其中法人保險公司1家,中心支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1900餘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94家,保險機構總資產1281億元,是2012年末的3.22倍。

堅持培本固原,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在做好銀行保險工作過程中,我們認真學習領會金融的本質和規律,準確把握實體經濟和金融共生共榮的關係,深刻體悟「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的內涵要義,緊貼甘肅省情實際,努力探索構建金融支持甘肅實體經濟發展的有效路徑。更加註重發揮好我省銀行業、保險業的行業優勢,關注不同類型的銀行保險機構在自身資源稟賦、業務生態、市場定位、發展戰略等方面的差異和特色,做實分類監管和差異化監管,努力營造各類金融機構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細化分工、有序競爭的良性金融共生環境,滿足甘肅經濟社會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持續加強監管引領,引導銀行保險機構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自身的天職和宗旨,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主動應變、主動求變,優化金融體系結構,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找准金融服務定位,堅決杜絕脫實向虛、自我空轉、自我循環等問題,把金融資源更多地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截至2021年5月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總額2.32萬億元,是2012年末的3.23倍;小微企業貸款總額6104億元,是2012年末的3.43倍;涉農貸款6979億元,是2012年末的2.65倍。2020年末全省保險機構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85億元,是2012年末的3.06倍;賠款與給付支出169億元,是2012年末的3.51倍;保險深度(保費/國內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2.81%提升至2020年的5.38%,保險密度(人均保費)從615.16元提高至2020年的1939.22元。累計引進險資1000多億元,「險資入甘」連續多年突破百億元。

堅持人民至上,彰顯時代責任擔當

金融業事關人民群眾財富安全和生活保障,發展到今天,已成為經世濟民、治國理政的重要工具,成為人民生產致富、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服務。在金融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把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做好銀行保險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金融工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認真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努力讓金融成為「人民的金融」。堅持把人民的立場作為開展工作的根本立場,深入踐行普惠金融理念,規範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行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把金融資源更多地傾斜到服務民生、社會發展等薄弱領域中去,下大力氣改善民生金融服務,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實實在在的為老百姓辦好實事。

截至2021年5月末,全省累計投放扶貧小額信貸(現已接續承轉為「脫貧人口小額信貸」)656億元,惠及建檔立卡及邊緣貧困戶146.12萬戶,成為全國扶貧小額信貸工作推進最快、貸款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省份之一,在破解貧困農戶融資貴、推動貧困地區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21年5月末,全省建成農村金融服務室1.58萬個,兼職工作人員近5萬餘名,有力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實現全覆蓋。全省農業保險自2007年起步以來,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02.39億元,年均增長率31.52%;累計支付賠款72.04億元,年均增長率60.25%,基本實現了「貧困戶全覆蓋、貧困戶種養產業全覆蓋、貧困戶種養產業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全覆蓋」。大病保險扶貧機制進一步完善,全省累計承保2215.37萬人,覆蓋全省約85%的人口,有效緩解了「因大病致貧返貧」問題。

堅守風險底線,維護區域金融穩定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經營風險、管理風險的行業,與風險相伴共生是金融業的固有特徵,而金融監管部門的核心工作職責就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我們認真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關於金融風險防控的要求,堅決落實銀保監會、省委省政府關於金融風險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直面困難和問題,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和新冠疫情衝擊疊加的壓力,深入矛盾一線,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力爭監管措施靠前一步,風險防控靠前一步,千方百計化解風險、消除隱患,同時堅決防止發生處置風險的風險,力求推動機構實現「在線修復」。

自2018年以來,經過三年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不懈努力,在保持區域金融基本穩定的前提下,我們堅持以機構監管為核心,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為抓手,以市場准入、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為軸線,強化金融機構資本監管、流動性監管、行為監管,全力以赴推動轄區高風險機構改革化險工作,堅決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以開展「內控合規管理建設年」活動為契機,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在金融服務中牢固樹立合規意識,強化內控合規管理建設,鞏固拓展亂象整治成果,厚植穩健審慎經營文化,積極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從「被動合規」向「主動合規」轉變。堅持正確處理加強監管與支持創新的關係,始終將是否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是否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是否有利於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這「三個有利於」原則,作為衡量金融創新合理性的基本標準,堅決打擊偏離實體經濟需求、危害金融穩定、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偽創新」「亂創新」行為。持續提升銀行保險監管治理能力,更加註重功能監管與機構監管的有機結合,全力織密監管矩陣,拓寬監管視野,延伸監管鏈條,不斷提高穿透識別風險本質的能力,大幅提高違法成本,不斷提升依法監管水平,做到機構、業務和風險監管全覆蓋。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帆。我們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和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把黨的初心使命轉化為銀行保險人的堅定信仰,把人民群眾對金融工作的期盼、實體經濟對金融工作的實際需求上升為銀行保險工作必須遵循的理念,聚焦黨和國家發展大局,聚焦甘肅省情實際,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以赴推動轄區銀行保險機構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更加有效的金融支持。

#甘肅銀行業保險業慶祝建黨百年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