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幾個省上調最低工資,收入和物價連續上漲

一個月的工資標準,如果是2590塊錢在您當地屬於什麼樣的收入水平呢?是屬於低收入,還是屬於中等收入呢?2021年咱們國家不少省份接連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其中上海是2021年7月1號,把最低工資調整到2590塊錢。也是咱們國家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一個地區,而絕大部分的地區最低工資標準其實只有1000多塊錢,雖然在年輕人眼裡1000多、2000多是屬於比較低的收入,但是在咱們中老年朋友群體當中,很多人的養老金一個月也就這麼多錢。

可是進入到2021年以來,已經有十幾個省份,都出台了最低工資上調的通知。調整的幅度基本上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漲個兩三百塊錢。漲工資對咱們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是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其實不一定對所有人都是好消息。咱們得先說一說,為什麼要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因為不管在哪一個地區,不算買房子買車這種高消費最基本的,吃飯,用水,用電,睡覺這樣的基礎支出,都是有一定成本的。城市越發達,物價也就越貴,城市越小,甚至鄉村生活標準也就會越低,支出自然也就越少。所以最低工資標準也是咱們各個地區政府劃定的,上班族最低工資收入的一個界限。



只要簽訂了勞動合同,在當地的工資就不能低於這個標準線。而最低工資標準所發的錢,基本上也就夠在當地維持生活所用。可是2021年為什麼十幾個省份連續出台,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呢?關鍵就在於物價,因為咱們平時生活中少不了的吃飯用水,用電,燃氣這些東西,其實價格基本上都處於不斷上調當中。除了2021年的豬肉價格比前兩年有明顯的下降之外,其他的蔬菜水果,肉類,甚至米面油,都有一定比例的上漲。對於咱們普通老百姓來講,三種錢跟生活品質有着非常大的關係,最低工資標準,工資和養老金。對於已經退休開始領取職工養老金的朋友們來說。最近十幾年以來,養老金可以保證連年上漲,別管長得多還是長得少,最起碼能抵消一部分的物價上漲帶來的經濟壓力。

但是工資和最低工資標準並不是每年都能夠上漲的。特別是在私企上班的朋友們,可能會感覺到在單位幹了兩三年活,也不一定能上漲一次工資,甚至2020年和2021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還有不少人降了工資。可是不管工資收入降不降,可是物價卻能保持上漲。別管是猛烈上漲還是溫和上漲,結果其實都是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所以每個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隔幾年都要上調一次,短則兩三年,長則四五年。主要也就是針對咱們個別的私營企業,對員工的壓榨比較苛刻。畢竟中小型的私營企業老闆的利潤,和員工的工資是成反比的,給員工少發錢,就意味着老闆自己多掙了錢。


設定最低工資標準,並且隔幾年上調一次,也是咱們國家對於低收入者的一種特殊的照顧,就是為了防止有些老闆像周扒皮一樣,過度壓榨員工。也是強行給收入最低的人,漲工資的一次機會。所以不管怎麼說,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之後,對於低收入的朋友來講是一件好事,因為最低工資標準不管上調不上調,物價其實都是一直在漲。那麼什麼樣的人在拿着最低工資標準呢?一般來講綠化環衛工人工資收入,就在最低工資附近。業務員的基本工資大多數也是定在最低工資標準上面,其他的全靠提成。甚至就連咱們認為的空姐,有些單位基本工資(全月沒有飛行的情況下)也是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想要獲得高收入,就要靠績效和獎金。

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對於疫情期間很多單位,停業在家的員工是有一定好處的。畢竟一個月能多漲個一兩百或者兩三百,總是一件好事。很多朋友都覺得2021年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提升到2590塊錢,就覺得上海人真的是很幸福。最低工資都是全國第一,但是咱們千萬也別忘了,上海的消費也是全國第一。這個工資標準可不是養老金。房租,交通,甚至在街上吃個工作餐,這2590塊錢針對的是退休以前的有工作的人而設定的。其他省市地區最低工資標準就更少了,大多數都是1000多塊錢每月。靠着這些錢想過上小康的日子,其實並不現實,那麼咱們國家為什麼不把最低工資標準定得高一點呢?這樣不就人人可以小康了嗎?


其實最低工資對於賺錢的大企業來說根本就無所謂,反正開出來的工資都要高於這個數。但是工資的高低跟企業的壓力也有很大的關係,畢竟有些企業收入本身也不高,如果把最低工資標準提得太高的情況之下,員工的生活可以完全得到保障,但是老闆又不願意了。很多企業,很容易被員工工資給壓垮。那麼就很容易造成大家都不願意去創業了,也都不願意僱人了,這樣咱們就業的壓力其實就更大了。

所以最低工資標準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要符合當地的整體經濟狀態,和物價上漲的幅度。在員工生活可以得到保障的同時,對於企業的壓力也不能太大。而員工想要多掙錢,就得靠提成業績或者其他的勞動付出,才能夠得到更高的回報。對於咱們收入中等的朋友來講,當地的最低工資調整之後,咱們也可以向老闆主動的申請漲工資。畢竟漲工資這種事咱們也可以主動的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