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華誕)百年慶典直升機下的黨旗何以平整展開?特殊面料、「風兜」設計、「七步成旗」
中新社北京7月1日電 (馬帥莎 張亞婧)在7月1日舉行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空中展示梯隊的5架直升機分別懸掛一面黨旗和四面標語飛過天安門廣場。
巨幅黨旗長9米、寬6米,巨幅標語長14米、寬2.5米,在高空每小時160-180公里的飛行速度下,毫髮無損,平整展開。實際上,在如此高速的飛行氣動衝擊下,普通的巨幅旗幟尾部會產生劇烈抖動,使得旗幟邊緣局部受損,進而導致整個旗幟被撕裂。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圖為大會開始前的飛行慶祝表演。 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為了研製出高強度高質量的巨幅黨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科研人員應用航天器氣動減速技術和降落傘研製經驗,通過氣動流固耦合仿真分析、柔性產品結構設計、試驗仿真相結合等手段,同時借鑒「9.3」閱兵巨幅紅旗和國慶70周年巨幅紅旗研製經驗,使巨幅黨旗高速飛行旗面完好無損的技術更加精益求精。
甄選面料,精研工藝
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旗面材料越輕,加載到旗面的破壞力越小。經過對各種不同類型材料的對比,508所研製團隊最終選擇了航天器降落傘傘衣用的一種高強錦絲綢料作為旗面材料,以適應高速氣流的沖刷。
該材料強度高、質量輕,即使出現小面積破損也不會出現嚴重的脫絲現象,抖動聲音小。其錦絲長絲的線密度可以達到20旦或更小,粗細僅有一般頭髮絲直徑的三分之一,但強度卻可達普通民用錦絲強度的兩倍,比神舟飛船降落傘用傘衣材料強度還高17%,而重量卻降低了15%。
但考慮到這種材料的透光度太強,508所與材料廠家合力攻關,在原布料上採用了特製塗料工藝,既改善了外觀,從地面看過去旗幟圖案清晰可見,又使黨旗具備很好的防雨能力,即使雨滴落在旗面上也會迅速滑落。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圖為大會開始前的飛行慶祝表演。 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風兜」設計,提高剛度
鑒於使用環境,這種輕薄柔軟的錦絲綢材料自身剛度還不足以滿足巨幅黨旗的要求,在空中遇到高速氣流衝擊,不僅容易發生破損撕裂,旗面尾部還會發生較大變形,極大地影響掛飛的展示效果。為此,508所研製團隊通過在旗面尾部增加「風兜」結構,優化旗面結構設計,提高了旗幟整體剛度。
「風兜」截面為梯形,位於旗面尾部的兩側,梯形的大小依據旗面尺寸大小量身設計。旗面在高空飛行時,「風兜」充氣張滿,增加旗面的氣動穩定性。風兜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旗面尾部的受力拒變能力,大大減輕風力對旗面尾部的壓迫,既保證旗面完美平整展開,又保護旗面免於受損。
「七步成旗」,嚴格把控
接到黨旗、標語研製和加工任務後,508所研製團隊針對重大慶典飛行活動使用的各種旗面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形成了特有的「七步成旗」技術加工工藝,即「挑、裁、點、縫、驗、記、成」。每一幅旗面材料都是精挑細選的,對於表觀質量有污漬、破損、斷絲現象的一律不用,對於色差明顯的面料果斷更換。
因為是巨幅黨旗、標語,加工過程中需要面料的拼接、縫合。每塊面料裁剪前均要自然放置12小時以上,釋放材料應力,避免材料裁剪後因應力出現縮皺,導致尺寸偏差。
每塊裁剪後的旗面均標記縫紉定位點,確保拼接後旗幟圖案完美呈現。每處拼接位置均採用航天器降落傘的縫製工藝,確保固定縫紉尺寸內的針腳數量滿足範圍要求。
每面黨旗、標語製作完成後均按照航天降落傘的研製標準,對原材料、表觀質量、縫紉質量、安裝位置、產品尺寸進行檢驗驗收,並有獨立完整的質量過程記錄,可層層追溯。從材料選用到製成成品,每一步工序都經過嚴格把控,確保萬無一失。
此次黨旗、標語研製加工任務是繼508所承擔新中國成立50周年、60周年慶典活動紅宮燈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巨幅紅旗、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巨幅紅旗以及大型充氣燈籠項目之後再次承擔的巨幅紅旗研製任務。(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