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線怎麼挑?看看專業運動員的選擇吧




我們常常看到那些專業羽毛球運動員在各大賽事上撕殺,然後自己心之神往、躍躍欲試。然而,當我們上了球場,即便是將他們的動作完全學會,但總覺得欠缺了什麼。除了在專業性和體能上的區別外,我們往往忽略了球線對他們的影響。



球星都在用什麼拍線


剛剛在東京摘得女雙金牌的波莉/拉哈尤,比賽中銜接速度快,防守出色。波莉的網前控制強,拉哈尤後場進攻不容小覷。二人在拍線的選擇上都選擇了高彈類的VBS-63線,但穿線磅數的不同,讓VBS-63有了不同的表現,波莉習慣穿28~30磅、拉哈尤習慣穿29~31磅。高彈類拍線在磅數達到一定程度後,其進攻和操控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VBS-63配合高磅,適合喜歡快攻快打型的選手。



安東森同樣也是VBS-63線愛好者,穿30/31磅,0.63的線徑更細更彈,可以強化ARS-90K回彈效果,ARS-90K球拍+VBS-63拍線讓網前小球手感更細膩。




男雙組合阿山亨德拉,打法鮮明。亨德拉網前技術出眾,負責組織球路,除了需要迅猛的進攻外,還要能在電光火石間又能精準的掌握每一個球的落點,這一切VBS-66N都做的恰到好處。對於快節奏的雙打來說,VBS-66N與黑金隼的搭配,更能強化球拍的進攻屬性。VBS-68P屬於控制偏進攻類拍線,可以增強阿山在後場的暴力輸出。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拍線


不同的拍線在線徑的粗細、線的軟硬、彈性、耐久性、控球性、擊球音上有着很大的區別。什麼拍線適合自己?可以根據球拍的參數與自身打法習慣來選擇。



拍線的磅數是否合適也很有講究。例如,彈性拍線上到了一定的磅數,它的落點精準性會得到一定提高。而主打操控性能的拍線,磅數過低,也無法體現精準控制落點的特性。




甜區是球拍面的有效擊球區。隨着拍線磅數的提高,羽毛球拍上甜區的尺寸也會相應的縮小,所以說,磅數越高,對於擊球點的準確性要求越高,擊球的力量也要求越大。相應的,對手臂力量要求也更大,要根據個人力量情況選擇磅數。




除了選擇契合球拍與相應磅數的拍線,普通球友還應考慮到拍線的耐用性等問題,處於初學階段或乾冷環境下打球的球友,VBS-69N、VBS-70和VBS-70P這類耐久類拍線顯然更加合適,手感穩定,耐用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