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商務部及海關總署發佈公告,宣布將對鎵和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該措施將於8月1日正式生效。這一決定得到國務院的批准,旨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強調,這一措施並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而是符合國際通行做法。
出口管制精準打擊
分析師指出,中國選擇在美國國慶日前夕和美國財長葉倫即將訪問北京之前宣布出口管制,是對華盛頓持續加大遏阻中國科技進步行動的回擊。這一舉措被認為是中國擊中美國貿易限制要害的一步。
鎵和鍺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鎵更是被稱為「半導體工業新糧食」,廣泛應用於光電子工業、微波通信工業以及其他領域。根據歐盟的最新數據,中國分別佔全球鎵和鍺產量的90%和83%。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對中國實施制裁的國家大多是中國鎵和鍺的最大進口國。日本加強了對高性能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美國也對出口中國的AI晶片實施了新限制。荷蘭政府宣布限制部分先進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目的是阻止先進光刻機出口到中國。
中國出口管制措施對於那些對中國科技發展持遏制態度的國家絕對是個沉重的打擊!他們一直以為自己高高在上,以為中國科技進步會被他們牽制,現在他們終於看到中國的實力!
國際反應雙標暴露
此次管制措施的實施再次揭露了這些國家的雙標。那些一直詆毀中國並設法限制中國科技進步的國家,現在卻不得不面對自己雙標行為的尷尬局面。中國的強硬反擊讓他們暴露無遺,他們該如何應對這一強有力的反制行動呢?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表示,將確認中國方面的意向和運用方針。並表示: 「如果根據世貿組織的規則對日方採取了不公平措施,日本將根據世貿組織規則採取對應措施。 」
韓國官員則指,由於仍有相關金屬庫存亦能找到替代品,相信中國的出口管制措施對南韓的短期影響有限。
德國經濟部長則提出警告,管制措施若擴大到鋰等原材料會「很麻煩」。
荷蘭政府則表示中國新規的影響將取決於如何執行。
美國或再出招,稀土將成下一戰場
在此背景下,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可能採取進一步行動。有報道稱,美國政府正考慮限制中國企業使用美國雲計算服務。
部分金屬產業人士表示,為了應對美國新的制裁,他們擔心中國接下來可能重新對稀土出口實施管制,稀土是電動車和軍事裝備所需的金屬,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
投銀Jefferies分析師表示,在制裁中國之後,中國新祭出的出口管制是第二個、且動作更大的反制措施,「美中緊張局勢迅速升級的風險不小,如果這次行動無法扭轉美中局勢,應該可以預見將有更多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登場」。
濫用出口管制措施中國堅決反對
美國近年來為維護自身全球霸權,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甚至不惜犧牲盟友利益,脅迫拉攏其他國家對中國實施半導體打壓圍堵。這種做法嚴重損害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中國對此堅決反對。
中國已經準確擊中了美國貿易限制的要害!鎵和鍺是許多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認為可以在短期甚至中期內取代中國是一種「幻想」。
科技戰爭剛剛開始,中國決不示弱!你們要想阻止中國的科技進步,那可是白日做夢!中國有實力、有底氣,絕對能夠戰勝一切困難!這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