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因此很多朋友都對海鮮情有獨鍾
然而我們在飽嘗美味的同時
也需要警惕食品安全
這樣才能放心地享受美味~
近日,珠海就有一名男子在食用深海魚類後,出現腹瀉、發燒等癥狀,最終送院搶救後不治身亡。醫院初步懷疑其可能是感染了嗜水氣單胞菌。
其實,嗜水氣單胞菌致人感染並非個案。早在2013年,廈門便有一男子感染該菌而被截肢。專家表示:嗜水氣單胞菌導致人體感染幾率非常低,但一旦感染,其致病力很強,短時間內就可能造成多臟器的功能衰竭。
而且夏季是水產品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
各位在製作水產品時就更要注意了
FDA君提醒各位小夥伴
一定要將海鮮煮熟煮透
以防止食物中毒的發生!
各種致病性弧菌的感染途徑和危害
1.創傷弧菌
感染途徑:
海洋創傷弧菌主要有兩種感染途徑:一是進食生的或未經加工熟的貝甲類海產品(尤其是牡蠣),二是破損的肢體接觸海水,或海產品刺傷皮膚而感染。
危害:
據專家介紹,臨床上常造成嚴重的敗血症及肢體壞死,過程相當迅速,且死亡率極高。
2.嗜水氣單胞菌
感染途徑:
該細菌在自然界較為常見,比如去河邊洗手,有可能附着該細菌。有專家表示,像蝦、魚等水產養殖都可能感染該細菌。
危害:
雖然極少發生人體感染,但一旦感染,其致病力很強,短時間內可造成多臟器功能衰竭,嚴重則可導致死亡。
3.副溶血性弧菌
感染途徑:
其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食用污染且未煮熟的食物如海產品、蔬菜,經口攝入。
危害:
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發起病、潛伏期短、季節性等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特點。臨床以胃腸道癥狀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水樣便等為主要癥狀,重症型常出現脫水、休克癥狀。
4.霍亂弧菌
感染途徑:
主要通過污染的水源或飲食物經口傳染,其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污染的水源或未煮熟的食物如海產品、蔬菜經口攝入。
危害:
能夠引起烈性腸道傳染病,發病急、傳染性強、病死率高。感染該細菌即便是病癒後有些患者會短期帶菌,但感染過該病菌的患者會獲得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