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在《丈夫得了抑鬱症》中,丈夫髙野干男在網絡公司上班,從事售後工作,每天打壓山大。
妻子是一位畫家,可是作品卻沒流量,畫了許久也沒有出現爆款,自然很憂鬱。
這樣的日子,過了五年,直到髙野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狀況,打破了原本幸福平靜的生活。
後來高野開始莫名其妙身體酸痛,再往後竟然對美食毫無感覺,甚至連兩人同房都失去了興趣。
妻子建議高野去醫院,高野很愛妻子,就答應了。
到醫院後檢查說是抑鬱症,被稱為:「心靈上的感冒」。
高野得了抑鬱症後,妻子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高野特別擔心自己的抑鬱症會影響到妻子,特別自責。
抑鬱症會傳染嗎?
看完這個故事後,我想說有時候抑鬱症真的會傳染,只不過這不像生理上疾病那樣的傳染。
很多時候是因為心靈上的傳遞細胞造成——鏡像神經元。
生活中有一些常見的現象。例如,當我們看見別人打哈欠時,我們也會跟着打哈欠;當我們看見別人笑時,我們會忍不住地想笑;當看見別人狂歡或悲傷時,我們會被情緒感染。更有趣的是,研究發現,當你看見一個人碰觸另外一個人時,你大腦的軀體感覺皮層會與被觸碰人的一樣被激活。
這個神經元就像一個鏡子一樣,會把你周圍人的反應帶給你自己。
1988年,以Giacomo Rizzolatti為首的一組神經科學家,在意大利帕爾馬大學研究猴子大腦時意外地發現了「鏡像神經元」。研究者在猴子大腦裝了電極,一旦猴子抓起東西後大腦某些地方的神經元產生了反應,讓人驚奇的是,當研究者抓起東西時,猴子的類似神經元也會像它自己抓起東西一樣產生反應。
換句話說,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經歷了同樣的神經生理反應,從而啟動一種直接的體驗式理解方式。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神經元不僅僅是在看見某物時才被激活,在聽到相關聲音時,如抓取某物的聲音,也同樣會被激活。這類具有特殊能力的神經元被研究人員稱為「鏡像神經元」。
當你周圍的人歡呼雀躍,你會感到高興;當你的朋友悲痛欲絕,你會感到沮喪。這是因為你大腦中與情感相關的鏡像神經元被激活了。在人類的大腦中,前運動皮層、頂葉、海馬體和邊緣系統是負責情感執行和感知的區域。自己執行或看見別人做出相同的動作,鏡像神經元都會被激活。
所以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抑鬱症患者和負能量的人大家都多少有些排斥,因為這會勾起另一個人的一部分相似情緒情感。
除了心理層面的情緒情感可以「傳染給對方」,其實行為也一樣會產生傳染。
如果你的朋友都暴飲暴食,那你要控制體重也會比較困難。如果你的朋友全都在戒煙,你也會更容易戒掉。
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具有塑造行為的力量。
如果你處於一個群體中,就一定會被這個群體的大多數人的行為模式所影響。
既然什麼都能傳染,那我們是否要遠離抑鬱症呢?
回到之前那個《丈夫得了抑鬱症》的故事,高野如此痛苦負能量爆棚,一開始,妻子很低落,同樣也不知所措。
妻子回憶起髙野的種種痛苦:腰痛、頭痛,沒食慾、沒性慾…… 才意識到,原來自己最親愛的丈夫是生病了。
自責的同時,她撥通了母親的電話。
母親聽說後,也有些擔憂,但她好像很了解抑鬱症。
當妻子詢詢問,是否就像平常那樣放鬆放鬆就好了,母親說:「是啊,別因為他得了抑鬱症就大驚小怪的」。
於是妻子改變了對丈夫的態度,變得有耐心和責任心,她自己甚至開始查閱各種書籍了解抑鬱症,希望通過這些幫助自己的丈夫走出來。
每當他們同房時,高野的「疲軟」雖然讓她很難接受,可是她一樣沒有責怪高野。
她變得更加努力,如果高野不工作遠離壓力也許會更容易走出抑鬱,於是妻子說出了一句感動好多人的話:「如果你不辭職,我就和你離婚」。妻子希望藉此讓丈夫遠離壓力,好好修養。
後來丈夫在妻子耐心堅強的照顧下,一點點好轉起來,小晴變堅強了,不僅可以獨自一人承擔起整個家,甚至可以和別人講自己的丈夫得了抑鬱症。以前,她怕別人的誤會、偏見與同情,覺得難以啟齒。如今,變堅強後的她,自身有着強大的力量,可以與他人訴說家裡的狀況。
小晴的堅強給髙野帶來很大的影響,就像 「傳染病」 一樣,把自己的堅強與力量傳染給了髙野。
有時候抑鬱的人們總覺得那些試圖幫助的援手觸不到自己;那些關心的話語都是別人的一廂情願,根本起不到作用;認為自己是一塊鋼板,任何的安慰都軟化不了。
但我們都忽略了,積極的情緒和思維方式也同樣可以傳染。
來自家人、朋友、愛人的擁抱、鼓勵的話語、溫暖的體驗都是可以傳染的。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電影《一念無明》中,余文樂飾演一位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兒子,曾志偉飾演的父親給出了他在面對這個挑戰時的答案。
雖然抑鬱會傳染,痛苦會傳染,可是愛和接納同樣也會傳染,希望你我都可以正視抑鬱,不被它淹沒。
⭐️如果你有心理困惑,可以參考我的康復學習經驗:
都知道在焦慮抑鬱中接納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這裡幾個故事啟發你一下!
↙↙點擊鏈接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內心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