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2023年07月06日20:18:13 熱門 1947

前不久的大年除夕夜

來自福建的國家級非遺劇種莆仙戲

首登央視春晚

這是福建戲曲在全國人民面前的

又一次驚艷亮相

作為戲劇大省

福建戲曲資源

蘊存深厚,傳承久遠

不僅戲多

更是戲好!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山海之間獨特聲腔


福建劇種古老而豐富,離不開獨特的歷史、地理、文化特徵。

東晉衣冠南渡,唐代安史之亂,歷代改朝換代之間都有大量的移民湧入福建。

福建山高林密,東臨大海。不僅與外界隔離,境內彼此也相對隔絕。也正因如此,不同時期的不同族群在福建各地紮根生存,保存了不同時期的中原語言和文化藝術。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清人繪的「明人演戲圖」。明清是福建地方戲曲發展的重要時期。圖源八閩戲劇

自中國戲曲誕生以來,福建擁有各個歷史時期代表性的戲曲劇種,從未間斷。

它們源於唐五代,形成於宋元,興盛於明清,傳承於當代。歷史悠久、劇種繁多、劇目豐富、特色鮮明。

宋元時期泉州港是世界性大港,當地素有「富郡」「樂郡」之稱,「田賦足登,舶貨充足」。

當時的趙宋皇族將泉州開元寺附近一地設為南外宗正司的駐地,將一部分皇族遷往此地。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南外宗正司遺址也是泉州梨園劇院舊址 圖源泉州文旅

皇族帶來了包括戲曲在內的宮廷藝術,經過長期的本土化融合,形成了戲曲活化石梨園戲,也為後來高甲戲的形成提供了藝術滋養。

在宋代,莆田(古稱興化縣)是福建中進士最多的地區之一,湧現了蔡襄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人。興化文化的興盛助推了莆仙戲的繁榮和發展。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央視春晚莆仙戲《踏傘行》表演視頻截圖

目前,福建存有23個劇種,其中18個本土劇種、5個外來劇種,另外還有5類木偶戲,共有19項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福建劇種在完整性、豐富性、獨特性、連續性,戲曲類型和聲腔的多樣性等方面,全國獨一無二。


五大劇種屢獲大獎


福建不僅戲多,而且戲「精」。

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劇種——莆仙戲、梨園戲、閩劇、高甲戲、歌仔戲,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且都獲過國家級大獎。這樣的成績,在全國都十分罕見。

莆仙戲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至今遺存5000多個傳統劇目抄本,為福建所有劇種之冠。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莆仙戲劇目——古抄本 圖源福建省藝術研究院

1959年,仙游縣鯉聲劇團首演的莆仙戲《團圓之後》作為國慶十周年獻演劇目在北京公演。田漢著文認為其可以「列入世界悲劇之林」,被譽為「莎士比亞式大悲劇」。

莆仙戲《春草闖堂》1979年進京參加國慶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引起巨大反響,先後被600多個劇團移植。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莆仙戲《踏傘行》獲得第十七屆「文華大獎」,女主角黃艷艷獲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圖源莆仙文旅

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閩劇,流行於閩中閩東閩北等地區。

閩劇唱腔優美,婉轉流暢。其曲牌大部分從弋陽腔四平腔、徽調和崑曲衍變而來,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陽腔的特點。

近年來,閩劇結合現實題材進行創作,優秀劇目不斷湧現,獲得不少國內大獎。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閩劇《生命》

福建省實驗閩劇院2019年首演劇目《生命》,講述了50名懷孕女軍人和支前模範組成的孕婦隊,在戰火中誕下嬰兒,迎接新中國誕生的故事。

《生命》獲得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是對傳統戲曲舞台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福建,有全國唯一一個閩南地區發源,兩岸共同發展的獨特劇種——歌仔戲。

其唱腔極富感染力,音樂曲調十分豐富,既有悠揚高亢的各種曲調,更有憂鬱哀傷的各種哭調。

歌仔戲《僑批》將閩南人的愛、義、恩、情融入戲中,寫就了一部閩南人精神力量的讚歌,獲得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這也是繼《邵江海》《蝴蝶之戀》之後,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第三次獲此殊榮。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歌仔戲《僑批》 圖源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

距今已有八百餘年歷史的梨園戲,表演細膩、精緻、高雅,各個行當都極富特色,尤其長於生旦戲。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梨園戲《節婦吟》獲第四屆全國優秀劇本獎,主演曾靜萍憑藉該劇摘得福建省首個中國戲劇梅花獎。圖源閩姐姐微信公眾號

梨園戲《董生與李氏》前後七次晉京獻演,榮獲首屆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等,主演曾靜萍憑藉該劇獲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董生與李氏》劇照 圖源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

高甲戲的丑角名滿天下,以其活潑、生動、具有土生土長的野性生趣著稱。與崑曲、京劇川劇丑角較為成熟的劇種相比,也毫不遜色。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高甲戲丑角表演 圖源:廈門衛視

高甲戲《連升三級》1958年首演,1963年晉京獻演。多位專家盛讚其「可以和莫里哀的喜劇相媲美」「把丑角演絕了,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高甲戲《大稻埕》獲第六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獲第十四屆「五個一工程」獎。圖源中國文化報

古老戲曲永葆青春

福建在劇種古老,劇作家和評論家優秀三個方面,其它省份鮮有可匹敵者。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福州三坊七巷的水榭戲台,至今演出不輟。圖源遇見福州

福建戲曲的繁榮,離不開大批優秀的劇作家、理論家、導演和表演藝術家的共同努力。

建國後,陳仁鑒為代表的第一代劇作家就站在全國戲曲創作的塔尖。他創作的莆仙戲《春草闖堂》《團圓之後》先後被列為中國當代戲曲十大悲劇和十大喜劇之一。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圖源:福建藝術評論微信公眾號


尤其是鄭懷興王仁傑和周長賦,並稱為福建戲劇的「三駕馬車」,是享譽全國戲曲舞台的耀眼明星——

國家一級編劇鄭懷興,是新時期引領戲曲文學劇本創作的標誌性人物之一,先後創作了《新亭淚》《王昭君》等多部優秀劇本。

周長賦的主要作品有莆仙戲《秋風辭》《江上行》等。他所編劇目多次獲得全國大獎,個人獲得三次曹禺戲劇文學獎等。

王仁傑是當代中國劇壇公認的古典戲劇大家,他創作的《節婦吟》《董生與李氏》等眾多梨園戲新經典,讓這個劇種得以「返本開新」。


在戲曲理論評論上,福建出現了以陳貽亮、王評章為代表的兩代著名評論家。

陳貽亮參與促成了福建戲曲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繁榮,王評章則在新世紀為福建戲曲理論、評論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他們在發現優秀青年劇作家,發現優秀劇作,為劇本打磨、提升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近年來,福建加大戲曲扶持力度,推動了戲曲保護傳承與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2008年,泉州木偶戲《四將開台》亮相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圖源文旅中國

從2017年開始,福建每年資助3台精品劇目,五年內重點打造15部(出)精品劇目;大力扶持劇本創作,每年推出20個優秀戲曲劇本,同時關注地方題材,創作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戲曲劇本。

為進一步健全戲曲保護傳承工作體系,福建做好優秀傳統劇目整理恢復、劇種研究、資料挖掘搶救等工作,建立起良性循環的戲曲傳承發展生態。

閩人智慧丨福建,就是這麼有「戲」! - 天天要聞

薌劇現代戲《谷文昌》亮相2023年新年戲曲晚會。圖源漳州文旅

經典永流傳

國粹散芬芳

中國戲曲文化源遠流長

福建戲曲是一顆璀璨明珠

保護好傳承好福建戲曲文化

讓別具韻味的聲腔

繼續演繹精彩的

福建故事、中國故事


來源:「閩人智慧」編輯部


作者:福建省藝術研究院蔡福軍

綜合東南網《福建戲劇:到底有多了不起?》

編輯:李艷 郭金銘 劉曉芳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