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Review近日發佈了賓得K p的測試結論:
優點
·出色的高感控噪性能
·相當靠譜的「SR II」機內防抖系統
·可更換手柄設計讓用戶得以根據個人需要選擇相應的尺寸(三種)
·相對小巧的機身
·機身撥輪按鍵設計合理,非常順手,同時也留給用戶較大的自定義空間
·做工上佳的全金屬耐天候機身
缺點
·自動對焦系統有些跟不上時代,AF-C並不可靠
·較差的電池續航
·Raw降噪
·在默認狀態下塗抹嚴重的直出JPEG
·較大的機身重量
·連拍速度和電池續航並不能和K-3II媲美
整體結論
1199刀的賓得KP從大哥K-1身上繼承了一些機身上的設計和操作布局,將這些連同2400萬Sensor、「SR II」五軸防抖一併裝進了一個更為小巧且堅固全金屬機身裏面,耐天候也沒有在它身上缺席。
KP不僅有着全新的設計,在畫質和機身尺寸控制上也勝過K-3II,這讓KP能夠吸引一部分顏值控和一部分追求小巧的發燒友。
它的定價略顯尷尬,與上市兩年的K-3II、尼康的D7200相仿。事實上,相較於其他同價位單反,它的主要問題就是電池續航和搭配大型/重型鏡頭時候的握持手感(纖細小巧的機身帶來的負面影響)。若是想要一台APS-C畫幅的DSLR用於運動拍攝,那還是選擇K-3II或D7200吧。
如果運動拍攝並不是剛性需求,那KP能給你的科不是漂亮的外觀,讓我們來一起看看。
機身 & 操作
KP的機身設計並不是人人愛之,同事們就出現了兩種聲音,但是這台相機看起來相當棒。其撥輪的手感相當好,讓你忍不住在關機之後也拿起來把玩把玩,就像奧林巴斯的無反相機那樣。
KP的撥輪設計兼顧了美觀和使用。前撥輪的位置恰到好處,無論裝的是哪個手柄。新設計的開關比之前的中低端賓得相機好多了,不過我們還是更喜歡K-3II那樣的。新加入的實時取景/錄像切換撥桿明顯比之前的按鈕要好用,KP有一個翻轉屏,但沒有K-1那樣複雜的機械結構,後者能夠很好的適應各種拍攝角度,但這並不是大問題。
真正讓KP脫穎而出的是它的功能轉盤,它的存在讓攝影師在大部分時間都不用將眼鏡離開取景器。我們很高興在功能轉盤上面看到了諸如白平衡這樣的功能加入,它的存在上本就操控性十分出色的KP更上一層樓,在這個價位段裏面站穩腳跟。
對焦點的選擇還是有改進空間,因為並不能用其他的按鍵來代替方向鍵調出某些功能。
自動對焦 & 性能
KP的對焦系統和K-3II類似,SAFOX 11 27點自動對焦系統。中間是25個十字對焦點,另外兩個一字對焦點分別位於這25個點的最左側和最右側。
KP的單次對焦表現還可以,並不猶豫,原廠的插刀鏡頭在KP身上有着不錯的表現。
AF-C和追焦表現並不盡如人意(被競品甩在後面)。並不是說賓得沒有追焦能力,但無論是(對焦點)覆蓋面積還是反應速度他都不如競品,在某些時候用戶甚至不知道手裏面的相機追蹤的是哪個目標。看起來,KP還是更適合那些只需要AF-S的場景。
電池續航是KP的另一大槽點,(CIPA標準)390張的成績僅為K-3II的一半,而後者的續航在同級產品中也不算優秀(尼康的D7200一塊電池可以拍攝1000張照片)。KP 7fps的連拍也落在K-3II(8.4fps)的後面。
視頻
雖然機內防抖能夠有效改善手持拍攝素材的觀感,但KP的1080p素材在默認設置下相當軟,在視頻跟焦這一點,KP不如自家的K-70(沒有K-70的片上是相位對焦點)。
畫質
KP給我們印象最為深刻的地方就是它的畫質,它是我們測過的畫質最好的APS-C畫幅相機之一。默認設置下的直出JPEG確實不算討喜,但是好在都是可以通過機內設置改變的。
高感控噪性能基本上是目前APS-C畫幅所能達到的極限,在最高ISO這一點超過了不少全畫幅相機。
結語
賓得的KP讓我們想起了奧林巴斯的Pen-F。它的畫質相比之前的機型更上一層樓,而且有一個漂亮、做工精良的機身,這些或許值得為它付出更多的錢。
和Pen-F一樣,自動對焦上的短板讓我們沒能和它「墜入愛河」。AF-C不太靠譜,若是經常用到AF-C,我們更推薦尼康D7200。KP略顯糾結的AF系統在某些時候限制了其傳感器的發揮。
新加入的「功能轉盤」和出色的高感性能讓KP成為目前最好的賓得相機之一。KP比K-3II貴,人機工程設計也不同,但前者並沒能完全勝過後者,KP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但相信那些喜歡賓得定焦的賓得粉會在KP身上找到歸宿。
總評
KP是一台集獨特功能、出色操控、出色畫質於一身的(相對)小巧相機。
適合:在各種天氣、光線條件下拍攝靜物
不適合:AF-C追焦、長焦運動攝影
來自:相機入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