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投資者而言,剛剛過去的周末美國債務上限協議基本敲定,成為一大利好。
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截至收盤,道指漲328.69點,漲幅1%,報33093.34點;標普500指數漲1.3%,報4205.45點;納指漲2.19%,報12975.69點。

科技股集體走高,蘋果漲1.41%,微軟漲2.14%,亞馬遜漲4.44%,Meta漲3.7%,谷歌漲0.92%,英偉達漲2.54%,英特爾漲5.84%。
中概股普漲,阿里巴巴漲2.78%,百度漲6.24%,京東漲2.03%,蔚來漲2.12%,小鵬汽車漲2.37%,理想汽車跌0.25%。
ETF方面,標普500ETF(513500)今日高開,現漲1.74%,溢折率為0.39%,盤中溢價交易。

從一周表現看,納指上周累計上漲2.51%,連續第五周上漲,標普500指數上漲0.32%,道指下跌1%。年內迄今,納指更是暴漲23.97%,標普500指數大漲9.53%,道指微跌0.16%。
但對於美股後市表現,華爾街再度陷入了巨大分歧中,多空大戰一觸即發。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Mike Wilson不相信股市的上漲勢頭將會持續,並強調今年晚些時候市場可能下跌。「我們會將其認定為熊市持續,熊市就是這樣:它們的特點就是會欺騙你,讓你困惑,讓你做不想做的事情,在錯誤的時間買進並在錯誤的時間賣出。基本面不支持如今的股市水平,無論是指數層面還是個股層面,下半年將變得更動蕩,指數可能下跌。」
對比來看,摩根士丹利高級投資組合經理Andrew Slimmon表達了比Wilson更樂觀的預期。他表示,對2024年盈利復蘇的預期以及對錯過上漲的擔心可能推動標普500指數到年底前達到4600點。「除了一些非常永久性的空頭之外,越來越多的人會不情願地提高他們的預估。」
中金公司認為,此輪美股上漲引發市場關注的關鍵在於,加息預期升溫帶動無風險利率抬升的情況下,美股不僅並未承壓、利率敏感的成長風格反而領漲。究其原因,這裡既有宏觀信用周期因素,也有美國經濟結構性的錯位(未來衰退壓力更多體現在服務型消費,而科技企業的盈利下修在去年可能大部分完成),以及行業與公司微觀層面的原因(AI科技新趨勢、頭部公司裁員降本增效相比小公司具有更強的風險抵禦能力)。
(本文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刊載內容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代表平台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