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好萊塢有各種政治正確,但影響最大以及大家最熟悉的,肯定就是ME TOO(女權)以及BLM(黑人)兩種了。
事實上,就目前來說,這兩種政治正確也已經滲透到好萊塢內部。
比如有不少黑人演員藉此「逼宮」。
一些資本則希望利用這些風潮來賺錢,於是推出很多大女主的電影。
那麼,也有一些童鞋不禁對此發出了疑問:
這兩大政治正確,在好萊塢里,哪個影響力更大呢?
當然,雖然現在兩股風潮由於利益相對一致,目標也較為明確,甚至有時候還會聯合起來(比如黑人女性)發酵。
但在好萊塢過往的歷史裏,女權跟黑人還真的有正面交鋒過。
話說在拍攝美劇《英雄》第一季的時候,劇集里有一對黑白配夫妻。
男的演員叫萊昂納德·羅伯茨,一個十八線的黑人小演員。
女的有名氣一點,是《死神來了》的女主角,叫艾麗·拉特。
原本相安無事,由於在劇集里兩人是夫妻,而且美劇的性質大家都懂,肯定少不了什麼親熱戲的。
於是,本來導演就安排了一場兩個人的戲碼。
然而,在知道這事以後,艾麗卻跟製作組大發雷霆並表示拒絕。
艾麗甚至在現場大喊:
「你們這是不把我當女性,當演員,當人類看待了嗎?我連拒絕這個的權利都沒有嗎?!」
當時的羅伯茨大吃一驚,為了這麼一段戲,艾麗牽扯到「女性的權益」,讓羅伯茨感覺很不舒服。
因為艾麗這女演員,本來就不是什麼「絕對不接受親熱戲」的白蓮花,她也是拍攝過無數那種亮眼寫真的。
這個黑人演員後來跑去問劇組的另一個白人男演員,因為劇集里,艾麗飾演的角色跟他飾演的角色也有親密戲碼。
白人男演員表示,她很配合,而且工作態度認認真,不但很開放,而且還會有很多即興表演,讓他感覺很愉快。
這一下子點燃了「種族歧視」這個信號燈。
為此,羅伯茨非常憤怒,他表示這不就是一普通的工作,大家都只是演員,拍場戲而已,區別對待?憑什麼?就因為我是黑人?
當然,由於兩人的咖位不同,角色分量也不一樣,這麼一鬧的結果,就是羅伯茨的角色後來就沒了。
這麼看起來,好像女權跟黑人的交鋒,是前者獲勝了?
但事實上,真正的贏家另有其人。
對的,還是背後的資本老白男。
在這裡,資本又採取了經典的「雙龍出海」戰術。
第一招,甩鍋。
首先,一個叫克林的劇集創作人,在告知羅伯茨他的角色沒了的時候,表示這裡的幕後操作手正是艾利。
他說艾利認為她的角色跟羅伯茨的角色沒有任何化學互動,再繼續拍下去也沒有意義。
第二招,一糖一鞭子。
克林對羅伯茨表示,自己很想留下他的,而且本來還在第二季為他的角色寫了很多相關又有意思的戲份。
但他無法跟整個劇組對抗,而且艾利咖位比他高,他也沒辦法。
劇組裡也有一些人跟他一樣,支持羅伯茨,但他們實在無能為力。
在羅伯茨拍攝完自己最後的戲份後,另一個製片人還跑過來還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他說:
「不要因為這次的事,就覺得黑人輸了,而白人女性贏了。」
好傢夥,這套戰術下來,反而搞得資本是無辜的白蓮花,惡人都讓艾利這名白人女星當了去。
但實際上,這套說辭,仔細推敲的話也是漏洞百出的。
艾利要真有那麼大權力讓你們資本隨意辭退一名演員,那一開始的時候她還還至於為一場戲跟劇組吵得那麼凶嗎?
同樣道理,你們資本真想保住羅伯茨,他就肯定能繼續在這劇集里活躍,絕對的死不了。
說白了,就是資本們要讓羅伯茨消失,別影響了艾利。
艾利是個金髮女孩,在劇集里設計幾場親密戲碼什麼的,都很有價值。
這本來也很正常,然而資本這套甩鍋+偽裝成人家朋友的套路,就非常虛偽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羅伯茨竟然也信了這套說法。
然而,在後來他還是發現了不對勁。
根據他的說法,他意識到了,資本老白男的目的是想將他們跟白人女性分割成兩個不同的群體,然後把鍋甩鍋另一邊,讓他們互相打起來。
但就算羅伯茨想通了也沒有意義,當時他一個十八線的小黑人演員又能掀起什麼風浪呢?
不過,在後來ME TOO跟BLM運動都發起以後,羅伯茨再次提到這事。
然後其他人的回應就很有意思。
當初劇集的官方裝死,不作任何回應。
的確,這錘得那麼實在,要敢回應怕不是被罵死。
至於艾利則發佈了道歉回應:
「聽到羅伯茨在當初拍攝時遇到的經歷,我感覺很難過,他這樣看待我們之間的關係讓我很傷心,因為我記得當初不是這樣子的。」
「我尊重他作為藝術家,並且為他們(黑人)發聲的權利,對於我在他這段痛苦經歷里扮演的任何角色,我感到很抱歉,祝他跟他的家人一切順利吧。」
當然,艾利之所以道歉,也可能是另一個原因。
因為當時參與了劇集製作的工作人員,至少有10個以上證實了羅伯茨說的是事實。
這種情況下,艾利似乎也只有道歉這一個選擇了。
這麼一看,好像又是黑人戰勝了女權。
不過還是那句話,背後的資本老白男們,看着黑人跟女權交鋒,怕不是笑的牙都掉下來了。
反正不管誰贏,只要沒影響到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永遠都是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