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缺蛋嚴重,不但雞蛋價格持續飆漲,鴨蛋也因為面臨短缺,價格已站上歷史高點,蛋商公會日前提到,預計在4月下旬決定是否進一步漲價,恐會對端午應景食品肉粽造成衝擊。台北市議員游淑慧今(28)日在臉書撰文,怒批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之前曾說雞蛋可以用鴨蛋替代,導致現在不但價格來到歷史新高,清明節過後鴨蛋也將大缺,而根本原因就是陳吉仲無能且不用下台。
陳吉仲 圖源台媒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台灣屏東縣蛋類商業同業公會總幹事許源吉證實,以往鴨蛋的需求是以端午節、中秋節為主,但隨着雞蛋「蛋荒」蔓延全台,帶動鴨蛋需求,約有三分之一的加工鴨蛋轉到生鮮鴨蛋市場供餐飲業應急,但近來氣候異常、疫病關係,本來就影響鴨蛋產能,坦言供貨壓力很大,量少需求又多,預計清明過後,就會以端午節需求的鴨蛋黃為主,無法再供應其他生鮮鴨蛋市場。
游淑慧表示,因餐飲業者與民眾,紛紛用鴨蛋取代雞蛋。台「農委會」強調,雞蛋不足,島內鴨蛋每年外銷幾百個貨櫃,若島內供應不足,蛋類商業同業公會會適當減少外銷。游質疑,台「農委會」憑什麼認為業者一定會減少外銷的量?外銷價格若賣得比較好,哪個業者會選擇轉往島內市場?
游淑慧接着怒轟,「缺雞蛋,缺到鴨蛋也缺?」儘管因為缺雞蛋的關係,帶動鴨蛋的需求量上升,但鴨蛋本來就不能取代雞蛋的功能,陳吉仲喊話鼓勵民眾多吃鴨蛋,引起骨牌效應排擠到原本的市場,現在造成鴨蛋開始缺乏。游指出,為補雞蛋的缺口,蛋類業者預計清明節過後就無法供應生鮮鴨蛋和鴨蛋黃;而蛋黃酥跟鳳梨酥等糕餅業者,感嘆糕餅可能也要缺貨。
對於陳吉仲過去說,「麵食、麵包漲,可以改吃炒飯、飯糰」、「少吃鮭魚救石斑」、「沒雞蛋改吃鴨蛋」。游淑慧直言,根本是各種晉惠帝式發言,且都不需要因無能下台負責。她說:民眾都在應變、求生存,只有陳吉仲的官位永遠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