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藍幸福家2022年第4篇生命故事
什麼是PUA?
PUA,就是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 通過打壓、貶低、批評、忽視,來控制別人。
而被PUA的那個人,他會緊張、焦慮、自我懷疑,長久以往,他的自我價值感極低,覺得自己不好、不行、很差勁,特別痛苦,卻不知道為什麼?
大多數時候,PUA是隱形的, 就像下面這篇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她被自己「最好的朋友」PUA了7年……
01
2012年,是我畢業後第三年,我開始在分公司負責項目。
有一次,我被派到總公司去做一個項目,雖然是第一次做,但工作完成得非常好,公司領導也很滿意。
那時候,正好總公司缺人,我也有意想調總部,就經過朋友介紹找到了A,然後,經過幾個人協助,我調回了總公司。
這件事能夠辦成,有一半是因為A願意幫忙。我牢牢記住了她的這份情,特別想用各種方式來回報她。
不過,那個時候,我也沒有跟她有多親近,總感覺她拒人於千里之外, 一直到我們住到了同一個小區。
2013年,我搬到現在的小區;2014年,她也搬到了同一個小區。
當時,我們兩個人的老公都在外地。
女人最懂女人,一個人搬家太不容易了,更何況她對我有恩,我毫不猶豫就去幫忙。
她原來的家在5樓,沒有電梯,我就徒步上下樓梯,來來回回搬東西,前後跑了五六趟,她家的大多數東西是我一個人搬的。
她很開心,還請我吃了一頓飯。
我們的感情因此而升溫,漸漸越走越近。
一起上班,一起逛街,一起討論育兒.......
老家寄過來的東西,我都會給她送;我外出買東西,也都買兩份,一份給自己,一份給她。
那時候,她家還沒買車,我就開車順帶她上班,一順帶,就帶了整整7年。
2017年,她的女兒要高考,一有颳風下雨,我帶着3歲多的孩子跟她一起去接她的女兒。
再後來,她的女兒上大學,我也負責接送,幫她送東西到學校。
02
但是,慢慢地,我就感覺有些不對勁兒了——
每當我跟她掏心窩子,說心裏話的時候,她就立馬會批評、指責、挑毛病。
譬如,當我接送完孩子跟她吐槽說:「哎呀,孩子睡覺咋這麼困難,整天就喜歡磨蹭,不早睡.......」
她張口就說:「都是你習慣沒養好,你對孩子也太過於寵溺,教育孩子都沒有原則......」
話里話外就是我不行,我沒將孩子搞定。
當她這麼說的時候,我沒辦法回應,就不做聲,但我心裏想:「確實是我不好,我沒將孩子培養好」,就開始自我攻擊。
基本上我們聊天,就是這種模式——她批評指責我,我就默認是我不好。
其實,我心裏很不舒服,但是一想到她對我有恩,也就忍了。
2017年,她爸爸患病做了手術,她的心情特別不好,難過的時候,就會在我面前哭。
我就會勸她,安慰她,結果,她就把不好的情緒都發在我身上。
那時候,她坐在我的車裡,一句話不對,就衝著我發火,一連串的指責抱怨,經常車裡還有我的孩子,我真的很尷尬。
我當時想:我就這麼不值得你尊重嗎?
那一整年,我就是她的情緒垃圾筒,要裝她所有的情緒,家裡的,工作的.......
而且,她一攻擊批評指責我,我就蔫了。
03
不但在我們單獨相處的時候,在工作中,當著同事領導的面,她也是一點面子不給。
我們是跟數字打交道的工作,不出錯是不可能的。
只要一出錯,她就當著辦公室所有人的面,拍着桌子憤怒大聲說:「這個地方你都沒弄好,你怎麼每次都犯這種低級錯誤?」
這個時候,我真覺得太沒面子,太丟人了,就會陷入深深的羞愧與自責。
「是啊,我怎麼這麼笨呢?我怎麼這麼不細心呢?我怎麼又核對漏了呢 ......」
她罵完我,我又會向自己的心射來無數的箭。
罵完之後,她還會低聲碎碎念,也聽不清楚她在說什麼,就一直在嘰里咕嚕,讓人特別不舒服。
在工作中,她還總會揪住小問題不放:「看你這個地方,咋又沒改......
她批評我之後,我又將自己批得體無完膚。
有時候回家,我對老公說:「今天A又吼我了,一點兒面子都不留,就像訓他家小孩子一樣,太丟人了,如果有個地洞,我就想變成個老鼠,一下子就鑽進去。」
後來,我想:「她之所以敢這樣做,是因為她知道我不會怎樣。」
不僅如此,她還會在領導面前打壓我。
2020年7月,領導交給我一個比較難的項目。領導說,經過評估,反正希望不大,就讓我去試試。
她對領導說:「她拿不下來的,你不要讓她做!」
領導堅持說:沒事兒,你就讓她練手!
我也知道這個項目難,很多具體細節都不知道,所以費了很大心思,特意認真請教了一個退休的同事。
那一次,我完完整整地將整個項目全部拿下來了。
但是,她的話還是讓我非常難受,心想:「我將你當知己好友,你卻在領導面前這樣否定我,到底為什麼啊?」
我開始懷疑:我到底交的是朋友嗎?
有時候,我看着她的工作壓力大,就有些心疼,想替她分擔,就跟她說:「你可以給我多分一些,我替你承擔。」
她馬上毫不客氣甩我一句:「分得多,錯的也多。你錯了,我還得重新做!你錯了,我還得善後!」
一句話噎得我如鯁在喉。
04
也許因為她,我在生活中壓抑太多了,我經常會感到很憤怒,同時我又不接納自己的憤怒,覺得自己不應該憤怒。
而且,我還影響了孩子。
從幼兒園開始,女兒一直跟我頂嘴, 而且她也開始特別容易憤怒,一不如意就會大聲尖叫。
看到孩子的樣子,我想:「天哪,怎麼會這樣子?她變成了我最討厭,最不想要的樣子。」
我覺得特別崩潰。
A的批評指責經常讓我陷入無力、抑鬱狀態。抑鬱的時候,我經常想到自殺。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我陷入深深的羞愧感,一度都活不下去,想要死。
我知道自己有心理問題了,雖然沒有去檢查,但是我知道我很不對勁。
我經常跟老公說:「如果哪一天我不在了,你這麼年輕,一定會再娶老婆,我不怪你,我只有一個要求,一定要善待女兒。」
後來,我想來幸福家學習,開始老公不同意,後來,他也覺得我不對勁,就說:「你去學習吧,錢沒了,可以掙;人沒了,就啥都沒了。你要是沒了,可憐的是孩子!」
就這樣,2018年8年,我開始系統成長學習。
剛開始,我只有狀態好的時候,才會和同伴連接;狀態不好,只要一被激發,就縮回去,自己舔舐傷口。
我從來不敢申請梳理。
那時候,我有極強的羞愧感,如果一般人羞愧感最高是10分的話,我有15分。
05
直到2020年,我才開始去面對我的羞愧。
我看到:小時候,爸媽經常吵架,互相打罵,我一直在恐懼和暴力中長大。
從小到大,爸爸對我們姐妹幾個都是打壓式教育,批評指責是慣有手段,只要我們表現不好,或者成績不好,他就是一通打罵,然後講各種大道理。
就好像,他打罵了我們、講了大道理,就盡到了做父親的責任。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拿我們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誰家的孩子都比我們強,我們永遠都是最不好的孩子。
其實,初中之前,我也是別人家的孩子,我的成績特別好,在我們那個地方,只要提到我的名字,大家都知道。
但是這些,爸爸都看不到,他眼裡全是我的不好。
初中,因為一件小事兒,爸爸大發雷霆,劈頭蓋臉地將我揍個半死。
這件事讓我覺得:我不應該犯錯,不應該做錯事,我犯錯,就是我們家最大的罪人,讓我們全家都蒙羞.......
在教練的帶領下,我去面對了這個場景。
其實,我沒有錯。當時,我只是一個孩子,根本就沒考慮那麼多,我並沒做錯什麼!
面對了這件事情之後, 12-15分的羞愧感,降到了5分之內。
我看到:在爸爸打擊式的教育下,我將這種否定和打擊內化了,長大後也極其嚴厲地對待自己,不斷地挑自己的毛病,用完美的標準來苛責自己。
我的內在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我不好,我不值得被愛!」
因為得不到認可,情感上,我是匱乏的,會不斷地尋找愛,哪怕對方給的只是打壓。
甚至,我一直幻想通過努力來感化對方,讓這份關係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
就像我對A,她那樣對我,我還一直忍受她,還一如既往對她好。
就像小時候,爸爸否認打壓我,他越否定,我越想向他證明:「我是好孩子!」
長大後,我依然重複這個模式:首先,A對我有恩,而且打壓我的同時,她又打着幫助我的名義,所以我就算覺得不舒服,但是又說不出來哪裡不對勁。
那時的我,還不知道:向一個錯的人討要愛,註定要失望。我註定無法走出爸爸對我的不認同,也無法走出她對我的否定。
探索到這些之後,我幡然醒悟。
06
雖然面對了小時候的創傷,但回到生活中,她對我依然有很多攪擾。
在小組分享中,我說我一直將她定位為「閨蜜和好友」。
有一次,一位夥伴問我:「這真的是你的朋友嗎?真正的朋友會這樣對你嗎?」
當她一遍一遍問我的時候,我好像醒悟了:
「真正的朋友怎麼會天天這樣對你呢?真正的朋友會在領導面前說你的不是,讓別人以為你有多糟糕嗎?
真正的朋友,怎麼會這樣三番五次來打壓我,指責我,批評我?讓我無地自容呢?
而且,她不希望我有任何方面超越她,這真的是我的朋友嗎?
她有壓力的時候,特別喜歡跟我發脾氣,但是她從來不敢對其他同事發脾氣。她真的把我當成真心朋友對待嗎?
她這樣做,並不是真正的朋友。」
而且,在這段關係中,我一退再退,已經沒有邊界了。
是時候該覺醒了。
07
我開始慢慢清晰邊界。
以前,我是否加班,都是以她的時間來定。
從去年夏季開學的時候,我開始實施立邊界行動。
我告訴她:「 早上,我要送孩子上學,沒辦法跟你一起走,你先走吧,或者你等我也行。」
她又進入習慣說教模式:「你看你把孩子慣的,三年級了,明明過條馬路就能到學校了,你看看你,你還送,你讓他自己去上學!你現在就應該學會放手......」
她說了一大堆我不需要送孩子的理由。
聽的時候,我很煩躁,心裏說:「為了你方便坐車,我的孩子不重要,你才是重要的!」
而且,我也很憤怒:「坐了這麼多年的時候,你還不知足,為了照顧你的腿腳不好,我付出了多少,連自己的孩子都沒有放在第一位,從現在開始,我要將我的家人放在第一位」。
在2018年, 我生了二寶,為了能準時上下班準時帶她,我讓阿姨推着幾個月大的二寶,去送大寶上學。
為了照顧她的感受,我讓家裡人承擔了我本該做的事情。
直到後來,阿姨都跟我發脾氣了,說:「你這樣做,換來的是什麼?她該怎麼說你,還怎麼說你,該怎麼對你,還怎麼對你,一點兒情分也沒有。」
老公也發脾氣了,說:「你把她當你媽一樣對待,你不帶她,又能怎麼的,她能吃了你......」
回想起這件事,我只想說:「天吶!為了討好她,大冬天的,我讓自己家人帶着幾個月的小寶貝,去送大寶。我怎麼可以這樣,為了她,將家人忽略到這種地步?」
我再也不會重複這樣的故事。
這次,我堅定地告訴她:「如果碰上了,我就帶你;碰不上,就沒辦法,我早上要送孩子!」
從那以後,我就跟孩子一起出門,我不再提早上班,不再趕她的時間。
再後來,我辦了健身卡,下了班就去健身,也減少跟她一起回家的機會。
我不想再給自己什麼借口,我想要做自己。
08
剛開始一個月,她天天對我板著臉,臉陰沉的,就像我欠了她很多錢。而她拉着臉,又會激發我的憤怒和不舒服。
我就去教練組跟大家分享,艷平教練引導我:「她這個表情,對你來說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我不好!
我再繼續探索,不是我不好,是她跨越了邊界。
我也沒有守住自己的邊界,讓她一次又一次的越界。
有一次,她又要坐我的車,我故意問她:你的臉拉了一天,誰得罪你了?
我這樣說,她有些尷尬,找個借口說是她家裡的寵物惹她生氣。
因為那一個月,她一直板著臉,於是有一天,我乾脆告訴她:
「姐,我現在真沒辦法顧及到你,我現在里外不是人,家裡,阿姨給我發脾氣,說我把兩個孩子壓力都給了她,到你這兒,我不帶你,你也拉着臉,你也不開心,我發現我經常忙得不可開交,結果還里外不是人。家裡也得罪了,外人也得罪了, 我落不了好...... 」
從那之後,她才慢慢調整自己。
09
在面對的時候,我有很多恐懼,擔心破壞關係。
擔心破壞關係的背後,是擔心我不好,最後的根源是自己的無價值感。
那段時間,我到辦公室,她都不理我。
在辦公室里,我們兩個是前後桌,共用一個熱水壺。
之前,她就等着我燒好水,再給她倒好。看到沒水時,她理所當然地問我:「沒水,你燒了沒?」
本來是她的事情,因為我做了,就變成了我必須要負責的事情。
現在,我燒了水,只倒自己的,不再給她倒水了。
如果她開口請我給她倒,我就幫她;她不說,想喝水,自己倒,自己負責!
有一天,我沒去健身,就她要不要搭車,她還故意說:我是坐呢?還是不坐呢?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會馬上勸她:哎呀,走吧走吧,坐吧!
就好像是我求着她坐,她就順勢上來了。
但是那一次,我說:「從現在往樓下走還有5分鐘,給你5分鐘時間考慮,想坐,你就跟我走,不想坐,你就去找你走路的夥伴。」
說完,我轉身就走。
見我這樣,她也跟着我下去了,說:「走路有點累,我還是坐吧。」
從那兒之後,她就不再說類似的話了。
下了班,如果我要去健身,就告訴她:我要去健身了!她就自己走。如果不健身,就喊她:一起走吧!
10
生活中,我也不再刻意跟她走得很近。
以前,在周末,我經常會請她吃飯,一起出去坐坐,聊聊。現在,也不請她吃飯。
以前,她約我去一個大型MALL買東西,那裡的東西太貴,我一般不會買,她讓我去,只不過是想讓我當司機。
後來,她又約我去,我告訴她:「不去,去了我也沒啥買的。」
之後,她也不再約我。
工作上,我們正常來往。
我請教她,她願意說就說,不願意說,沒關係,我請教別人。
關於搭車的問題,我的定位清晰: 車是我的,是為我服務的,不是為別人服務的。當我方便的時候,我依然願意幫忙;當我不方便的時候,就不做違背自己心愿的事情。
我不帶她,我也不再覺得羞愧,覺得是我不好。
當我邊界清晰,知道我的需求是什麼,而她的需求,她自己去滿足。
這活兒,我不幹了;這鍋,我也不背了。
當我清晰之後,生活真的很輕鬆了。
當我邊界清晰時,她會留意我的反應,也在調整自己的語氣。
現在,在我面前講話,她也很注意。
對她,我依然帶着愛和善意去交往,並沒有以往她對我的攻擊而去攻擊她,即便現在,她在我面前訴說痛苦的事情,我一樣會幫助她理清。
但是,我會守着邊界,不會讓她越界。
偶爾,她還是會批評指責挑毛病,便是比起以往,頻次真的降低太多太多了。
而且,她說了之後,也會覺察到,會立馬停止。
我呢?就是笑笑不做聲,轉身走開。
她就知道自己跨界了。
經歷了一年半的時間,我才真真正正能夠釐清邊界。
現在,我上班特別輕鬆,超級輕鬆。
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出門,也不用考慮她的感受,想幾點出發就幾點出發,只要不遲到;
我也不用再聽到喋喋不休的批評和指責;
我不用再做別人的情緒垃圾桶;
我可以很輕鬆拒絕她,說出「不」。
終於,我可以卸下負擔,輕鬆自如地做自己!
案例故事來自:海藍幸福家自我幸福教練踐行生 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