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重慶大足警方公布一起針對老年人的「收藏品」詐騙案,涉案金額高達7000餘萬元。

據介紹,58歲的大足居民羅先生一直對收藏品比較感興趣,2021年7月,他在瀏覽一個賣收藏品的網站時,看中了一隻「雞缸杯」,網頁介紹該「雞缸杯」未來增值空間大,收藏價值高,現在活動價只要99元。羅先生當時就心動了,立即填寫自己的身份信息參與活動。隨後,一個自稱是蘇州盛品文化公司的「郝經理」聯繫了羅先生,在「郝經理」的進一步推銷下,羅先生花99元購買了這隻「雞缸杯」。
羅先生收到「雞缸杯」後的幾個月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接到該公司「經理」的電話。
冬奧會、毛主席誕辰130周年、建軍95周年……對方經常推薦一些與當時重要節點相關的紀念品、字畫、瓷器等,表示現在這些收藏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尤其是字畫和瓷器都是出自名家之手,且都是孤品,今後一定會大幅漲價,並表示公司會定期組織舉行拍賣會,屆時一些有錢人會來高價買入,從而賺取差價,公司只需收取10%的提成,剩餘的錢歸羅先生。
剛開始,羅先生拋出了心中的疑惑,這種好事為什麼會找到自己,而不是對方自己購買或推薦親戚去買。對方則表示,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內部員工是不允許購買的,親戚朋友沒有國家收藏網的積分也是不能購買的,只有像羅先生這種此前在網上購買過收藏品、獲得了收藏積分的人才能購買。
「我沒有鑒定真假的能力,買這些東西完全是相信他們。」後來,在對方的介紹下,羅先生先後花費近40萬元購買了「東奧徽寶」等收藏品,以及一些國畫。
羅先生每次自己表示手頭沒錢時,對方就會主動為他爭取「優惠名額」,甚至請自稱是前收藏協會馮會長等公司更高層領導來協調價格,每次爭取到的價格又比原價低出不少,羅先生見對方「誠意滿滿」,心中多了幾分信任,實在沒錢了便找親戚借錢來購買。
然而,每次拍賣會臨近,對方便以各種理由將拍賣會一拖再拖,到後來該公司經理、馮會長等人的電話再也打不通,羅先生才發現被騙,於是報了警。接警後,民警立即將受害人購買的「收藏品」進行鑒定。

「這些書畫不過小學生水平。」經專家鑒定,羅先生購買的書畫、瓷器等收藏品的作者雖然在網上能查到,但均不算是名家,這些作品市場價值不到100元,不具有收藏價值。且通常名家不會多次創作同一作品,然而該公司推出的瓷器、書畫等作品竟是成百上千的「批量生產」。
由此警方判斷這是一起典型的以投資收藏品為名的養老詐騙案。大足警方高度重視,立即立案偵查,經過串併案,發現全國被騙人數多達3000餘人,受害人年齡集中在50至80歲,涉案金額共計7000餘萬元。

2022年7月31日,大足警方成立「7.4」專案組,專案組通過大量調查走訪和分析研判,警方很快鎖定了隱藏在江蘇省,以魏某為首的犯罪團伙。
辦案民警楊航介紹,該團伙按公司化運行,設有商務部、財務室、人事部等部門。前期該公司在網上獲取了大量人員信息,這些人大多為中老年人,且有過購買藝術品或收藏品的記錄。公司為每一個所謂的「收藏品」都編寫了對應的銷售話術,並組織開展培訓,讓員工能夠靈活運用話術向受害人進行推銷。作案時,銷售員會通過公司開發的「呼叫中心運營平台」,用冒充當地收藏協會會長、收藏專家、虛假承諾等方式,引誘受害人購買價格虛高的「收藏品」。
2022年8月2日,大足區公安局調集優勢警力,分別前往蘇州市、南京市布控,抓捕行動也隨即展開。8月3日,在當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各抓捕組聞令而動,同步對2個窩點實施收網,一舉抓獲魏某為首的嫌疑人60餘名,搗毀倉庫1個,查扣凍結資金1000餘萬,查封房產3套,扣押車輛6輛和涉案贓物字畫、電腦等若干。
經過突擊審訊,魏某等人對其以投資「收藏品」為誘餌實施詐騙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目前,該案進一步辦理中。
上游新聞記者 宋劍
編輯:楊虹
責編:林祺
審核:周尚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