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人選,預定於5月24日國民黨中常會完成徵召程序。據透露,國民黨中央將在本周正式啟動作為徵召重要依據的內參民調。黨內一般預估最遲5月17日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就會約見新北市長侯友宜、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當面協調,屆時誰能代表國民黨角逐明年「大選」即可大致明朗。
綜合島內媒體報道,郭台銘為拉抬民調支持度,從5月7日到12日在高雄市、屏東縣、台中市、新北市連辦四場群眾大會造勢,充分展現勢在必得的決心。尤其7日郭陣營在2019年「韓流」崛起的高雄市鳳山故地舉辦的首場晚會,成功吸引到上萬藍營支持者。但台灣「風傳媒」指出,當前國民黨內氛圍卻依舊看好侯友宜。一位藍營輔選要角認為,郭台銘卯足勁在全台南北大造勢,「民調結果贏侯友宜調查誤差值3個百分點以上,也不令人太意外」,但問題是民調並非國民黨中央徵召的唯一參考依據,還要加上藍營縣市長、「立委」參選人及黨務系統評估選戰耐打度等綜合意見。目前看起來,侯友宜出線幾率仍比郭台銘高。
郭台銘在4月5日為四年前負氣退黨,鞠躬向國民黨及藍營支持者道歉,並開始爭取國民黨提名參選2024,這一個多月來二人民調差距持續縮小。據台灣「聯合報」日前公布的民調顯示,在與台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三強鼎立」的戰局下,郭台銘與侯友宜支持度已平分秋色。即使是國民黨智庫長期進行的滾動式民調也透露,到4月底時,侯的優勢也只剩1、2個百分點。
「風傳媒」報道指出,同時間侯友宜受限於新北市長角色,又要專心因應議會攻防,除了口頭釋放「願意承擔」的訊息外,遲遲沒有展開下鄉拜會等參選布局動作。這讓本已認定侯友宜就是2024人選的藍營中南部地方派系及支持者情緒上有所不滿,這也給了郭台銘機會,透過親自走訪基層搏感情的策略動搖中南部地方挺侯的盤勢。有藍營人士盤點藍營中南部近日浮現的挺郭力量,除了明確表態支持的彰化縣議長謝典林、南投縣議長何勝豐、屏東縣議長周典論,以及前雲林縣長張榮味外,還有「暗挺」的雲林縣副議長蔡詠鍀、嘉義東石林家、前台南市議長李全教,及與朱立倫關係密切的「立委」傅崐萁等人。
但了解真實情況的國民黨要角坦言,「這還遠遠不足以讓朱立倫下定決心徵召郭台銘」。且不論郭台銘造勢期間上揚的民調數據,可能僅是反映短期的新聞熱度,並不能代表長期趨勢,就以近來有關台灣中南部藍營地方勢力「挺郭」的傳聞來看,其實也是有點言過其實了。真相是多數藍營地方派系,都預留轉圜空間,盡量兩不得罪。
「風傳媒」報道指出,這位派系領袖私下仍評估,「侯友宜的本土色彩比較適合選2024,研判國民黨應該還是會徵召他」。而且據說該地方派系頭人與郭台銘見面時也把話講得很白,若最後是侯友宜被提名,他還是會全力支持黨的人選,意思就是不可能為郭台銘與國民黨翻臉。
另外據了解,泛藍縣市長以及「區域立委」參選人,尤其是拼連任的現任「立委」,絕大多數都支持徵召侯友宜。真正挺郭的縣市長,就只有郭台銘子弟兵、新竹市長高虹安及苗栗縣長鍾東錦。至於外傳挺郭的國民黨新竹縣長楊文科、南投縣長許淑華,其實都抱持中立態度,對郭台銘友善但也不反侯友宜,基本立場是國民黨徵召誰就全力相挺。其他藍營縣市長,則明顯傾向2024年應由侯友宜出戰。
一位國民黨資深黨務人士強調,藍營縣市長及「區域立委」參選人,包括黨的輔選系統,之所以普遍認為侯友宜是比郭台銘適合的人選,純粹是從是否有利選舉的角度來考量。因為要當好稱職的「母雞」,最好是穩健可預測且有選戰經驗,尤其與「立委」綁在一起的「大選」,犯錯少的一方勝出機會就高。否則若「母雞」經常失言、「放火」,衝擊「大選」選情,連帶「立委」選舉也會被拖垮,「由侯友宜當『母雞』,會比郭台銘安全得多」。(海峽導報記者 林靜嫻 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