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2023年05月12日20:48:21 熱門 1086

人們常說,林深時見鹿。

現在,你見到的可能不止麋鹿、溪流、蘑菇和漿果,還有一家世界上最環保的傢具廠。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這家佇立在密林之中的最新地標建築,將由丹麥建築事務所 BIG 和挪威傢具製造商 Vestre 一起打造,名為 The Plus。

它將是被北歐第一個獲得 BREAM Outstanding 認證的工業建築,這是綠色建築領域的最高成就,The Plus 也希望成為可持續建築和高效生產的全球先鋒典範。

但它想做的可不止是「可持續」生產傢具,它的野心是做每一個人腳下的工廠。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很快這裡就會發展成一個未來的新型社區,除了人人都能來參觀打卡,你甚至還能在這白天徒步健身、沉浸式看展,深夜探險露營、聚會辦沙龍。

去森林深處的未來工廠看一看

挪威人丁稀少的馬格諾鎮旁,有一片遠離喧囂的松樹林。

這個 6500 平方米的超級工廠,就建立在它的中心區域。

它將由四個部分呈放射狀構成:一個倉庫、一個油漆車間、一個木材車間,和一個裝配車間,四大部分交叉成一個「+」號,意為 The Plus。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工廠內部是一個傾斜的吊頂結構,旁邊是 3 米寬的服務走廊,21 米自由跨度的正交層積木,構成了獨特的無柱空間,因此所有內部工作全在眼底俯首可見,員工也彷彿置身於樹海之中,工作累了向外遠眺,視野所及皆是鬱鬱蔥蔥的森林。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四部分交叉的核心樞紐,是一個公共圓形庭院,這裡有個物流辦公室,連接着四大區域,方便員工以最高效率處理業務,裏面還有一個展覽中心,隨時展示着當季的最新傢具。

高效、靈活、透明。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那它的環保到底厲害在哪?

首先,這裡的所有建築材料都是由當地木材、低碳混凝土、可回收鋼筋製造,每部分都基於可再生原則,確保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比同類工廠低 50%。

不止是建築本身,如果從天空視角來看 The Plus,你會發現覆蓋在它身上的,除了綠樹成蔭,就是閃着銀光、密集而整齊排列着的光伏板。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它們一共有 1200 塊,鋪滿了四個區域的屋頂,結合地熱井,維持着整個工廠的運轉和能量儲存,BIG 預計這將使它的能耗比同類工廠減少 90%。剩下的多餘能量,就會被用來給建築物供熱,畢竟身處北歐的挪威有着漫長的冬季。

另外,工廠還會採用工業 4.0 解決方案,使用智能機械人、自動駕駛卡車、平板電腦等管理整個工廠,一批全電動特斯拉卡車,就將在各設施之間運送物料。

這些獨特設計和尖端技術的採用,都能促使 Vestre 通過 The Plus 穩固自身在環保產品上的領導地位,保證挪威在全球的市場競爭力。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實現技術、設計、商業的和諧共處,已經是 Vestre 的慣常操作了。

挪威建築百年紀念版 Byggekunst 100år 曾對其評價稱:

Vestre 的新銳之處,不僅是因為其在國際商業上的成功,更因為它使大膽的設計看起來司空見慣 。

藉助人氣建築事務所 BIG 的力量,這種新銳更有了普及的機會。兩家公司一拍即合,設計了一個空間,讓每個普通人都有機會參與其中。

所以接下來要講的,就是這個傢具廠最特別的地方了 ——

在傢具廠的「+」號中心,藏了一個 300 英畝的森林公園。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一次「可持續」的短途旅行

還記得哥本哈斯那個能滑雪、攀岩、健身的垃圾發電廠 CopenHill 嗎?

它也是 BIG 工作室的作品之一,和 CopenHil 一樣,The Plus 同樣設計了一個大型的公眾開放空間,但和 CopenHil 相比,它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了。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CopenHill

沿着馬格諾鎮森林蜿蜒的馬路行走,到達中心地帶,就是 The Plus 了。

在工廠兩個車間的側邊,設計了長長的公共徒步通道,你可以沿着車間的邊緣走上去。

每一部分的工作環境都透明對外呈現,當你從落地玻璃窗外經過時,工廠生產過程的全景一覽無遺。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如果你想進入工廠內部遊覽,200 多種顏色鋪滿裏面每一條道路和每一台機器,引導你了解設備以及工作流程,並順利行走到中心。

走一圈下來,就像在遊覽一個色彩繽紛的沉浸式博物館。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沿着外部通道走到頂端,「傢具博物館」就變成「森林公園」了。

Vestre 生產的大型戶外傢具,都會像雕塑作品一般散布在中心區各個角落。松樹環繞着傢具,讓它們充滿着原始而自然的氛圍。

公園裡設置了讓輪椅和嬰兒車也能順利行駛的坡道,直通屋頂的露台。人們在屋頂露台可以俯瞰到園區內部的工作情況,也可以在露台上遊玩、休息、舉行沙龍。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和奧斯陸歌劇院有點異曲同工,都是在屋頂上「興風作浪」。

在奧斯陸歌劇院潔白的花崗石和閃閃發光的玻璃結構上,市民們也能走到最高處跳舞、看劇、參加表演、舉行音樂會。

但 The Plus 略勝一籌之處,就在於它地兒夠大,所以核心區周圍,會演變成一個大型公園。

Vestre 表示,他們會在裏面建立各種藝術裝置、教育和歷史展覽。

同時,遊樂場、觀景塔、野餐區、咖啡館都會建立起來,Vrangselv 河上還有一條獨特的橋樑,那亮眼的一道橙光如同歐若拉,如此美妙,照亮我們想要的未來。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另外,Vestre 還計劃讓學校團體和公司組織都來參觀工廠生產和智能技術,在開放和透明環境中,公眾將提高對可持續發展的興趣,比如在 Vestre 的能源中心,就能了解能源生產、回收的過程,了解水處理和材料的生命周期等。

從工廠到公園到核心地帶,生產線、人行道、自然區,整個內部空間都無縫連接在一塊,BIG 關於未來傢具廠的想像,全融合在了森林深處這個巨大的加號之中。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預計 The Plus 下個月就開始動工, 耗資 3100 萬美元。

這將是挪威家具行業數十年來最大一筆投資。

BIG 建築事務所 = 實用烏托邦

如果你還不夠了解 BIG(Bjarke Ingels Group)的話,除了發電廠 CopenHill,傢具廠 The Plus,他們早就以天馬行空和「反叛式」的設計,成了建築界風生水起的當紅翹楚。

你的朋友圈,很可能就被這座「漂浮城市」刷過屏: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它是為了應對氣候變暖的海平面危機而生的 「現代版諾亞方舟」。6 個六邊形社區組成一個小城市,一個個漂浮的城市匯聚成了可以住 10000 多個人的群島。

去年,他們也在挪威設計了一個「扭曲博物館」Twist。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這個扭曲的空間橫跨了博物館、橋樑、可居住建築三大傳統類別,裏面不僅有一個垂直畫廊和一個水平畫廊,在 90 度的扭曲之下,還可以欣賞到 Randselva 河的全景。

它們還在丹麥奧爾胡斯的城市中心建過一個海濱浴場,50 米長的健身泳池和木棧道上,人們盡情展示着黝黑的胴體,享受着慵懶的日光浴和海邊的迷人風景。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為了解決保護動物權益和滿足人類訴求的矛盾,它們在哥本哈根設計了一個「反向動物園」,動物處在開放的視角,人處在了「籠子」之中。不過這樣的設計,反而更讓遊客擁有一種獨特的沉浸式體驗。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最近,他們正在日本富士山與豐田汽車公司打造一個「編織之城」,把太陽能、地熱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投入利用到其中,試圖構建一個交通多樣性的碳中和社會模板。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可以看得出,BIG 一直都在嘗試以突破性的創新形式,來打造一個承載更多功能的生態建築。

這些建築既因為包容開放的理念,體現了想像力的自由,又因為關注社會問題,解剖着當代人放縱的生活,同時在先鋒的視覺之下,加速了人的流動,折射出未來的文化。

用 BIG 自己的話來說,它們就是在造一個個「實用烏托邦」。

這家成立於 2005 年的事務所,在人們總是將理想和現實割裂的時候,用「反常」的想法找到了其中巧妙的平衡。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不必非得從生活在花園還是城市中做出選擇,我們可以兩者皆得。

BIG 創始人 Bjarke Ingels 在 TED 演講中說道。他被稱為建築界的馬斯克,TIME 雜誌曾評其為最具影響力的 100 人之一。

他們還真的接受迪拜政府需求,探索過如何建造一座「火星科學城市」—— 讓機械人挖掘可用空間,用火星土 3D 打印房子,用複合防護罩阻擋輻射營造維持生命的生態圈……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但 BIG 所認為的「實用」,也一直都在爭議中起起落落。

「適應」當下和未來的建築

建築師們很容易在政府和開發商的需求下委屈妥協或斷然拒絕,而 BIG 總能對他們說:

yes。

Bjarke Ingels 表示自己會洞悉他們的心理,將那些平庸的、不合理的要求,變成推動項目發展的必要條件。

最低成本可以,多項目並行可以,不同凡響的設計更可以,BIG 總能將衝突變成創意,變成他們還沒想像到,實際內心又在極度渴望着的事物,並將之作為自身項目中出色的亮點。

這成了 BIG 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Bjarke Ingels 信奉的理念,就是「yes is more」。可以說,這也是一種折中的理想主義。

不過它們這樣「飛」着做方案,也被人詬病喜歡「玩概念」。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 圖片來自:紀錄片《BIG TIME》

畢竟支撐傳染建築體系的空間結構語彙,在這裡已經低於創意、理念、精神的地位,但 BIG 的想法無疑是符合業主和大眾期待的。

因此它們的項目經常在公開競賽的民眾投票中拿第一,但是在專業評審里卻落得下風。

對於過於「概念性」的一點,BIG 曾坦言自己會反覆回收利用沒有付諸實踐的方案。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 圖片來自:The Vm House

他們表示會將討論中產生的靈感和概念模型一直保留,這次被淘汰的想法,下次說不定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經濟預算、不同委託人的審美下就能實現。

相比於革命,我們更感興趣的是進化。

事實也確實如此,2009 年丹麥哥本哈根設計的形似莫比烏斯環的立體社區,後來成為了上海世博會的丹麥館、瑞士鐘錶商 Audemars Piguet 總部的設計原型。

漂浮城市、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裏蓋工廠了 - 天天要聞

▲ 上海世博會的丹麥館(左,2010 年),瑞士鐘錶商 Audemars Piguet 總部(右,2014 年)

不過在重重爭議下,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總能抓住並做到最關鍵的一點:適應。

創新的設計過程中,BIG 始終都在嘗試如何適應環境、適應市場、適應他人、適應內心,適應理想和現實,適應當下和未來。

這種適應,看起來似乎像是對時下流行的穿鑿附會,但也不失為一種關於現狀的熱切思考。

結果不全是對的,但出現一定是好的。

在象徵著穩固和長久的建築,也開始成為快速消費的載體時,BIG 正用更多類似 The Plus 這樣的作品,構建起人和建築、人和環境、人和未來之間斷連的巴別塔。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