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企業的實際控制人相同,那麼往往能在這些企業身上找到相似的印記和特點。重慶宇隆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隆光電)在1月13日預披露招股書,欲登陸滬市主板,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王亞龍、李紅燕。要知道,這對夫婦旗下的萊特光電(688150.SH)剛於2022年3月登陸科創版,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們又帶領宇隆光電奔赴主板,IPO的效率之高令人驚嘆。
最大客戶京東方或虧損20億元
投資者或許會好奇,王亞龍夫婦為何能夠做到在短時間內高效推動兩家企業的上市進程?看看這兩家公司的業務以及上下游關係,不難找到答案。
宇隆光電主營精密控制板和精密功能器件,主要應用於顯示面板,主要客戶包括京東方、和輝光電、華星光電、維信諾等;同時公司產品進一步向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拓展,已通過金康賽力斯的合格供應商認證並實現供貨。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宇隆光電營業收入分別為2.98億元、4.94億元、7.21億元、3.4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790.43萬元、1.07億元、1.16億元、4912.44萬元。
而萊特光電主營OLED有機材料,產品包括OLED終端材料和OLED中間體,由此可以看出王亞龍夫婦旗下這兩家公司同屬面板產業鏈,彼此的業務存在一定相關性。談及此處,也就引出萊特光電、宇隆光電背後的重要角色——京東方(002725.SZ)。如果沒有京東方做「靠山」,這兩家企業或許難以企及如今的高度。在信披材料中,兩家公司都承認對京東方存在較大依賴。
萊特光電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上半年,向京東方銷售收入分別占公司主業務收入的75.81%、86.16%、74.22%和 62.88%。而宇隆光電對京東方的依賴則更為誇張,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京東方占其營收的比重分別高達94.38%、95.29%、95.42%和86.51%。
也就是說,如果與京東方的合作出現問題,或者京東方本身的需求產生變化,這兩家公司的業績都將受到重大影響。根據京東方A在2023年1月31日發佈的《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5億元至77億元,同比下滑70%至71%;扣非凈利潤則轉盈為虧,預計虧損18億元至20億元,同比下降107%至108%。
京東方表示,業績的下滑其中原因之一是「受終端消費需求明顯下降、下游品牌客戶保守採購策略及行業低價競爭態勢等方面影響,2022年半導體顯示產品供需失衡,主流產品價格持續下降,部分產品價格降幅明顯,半導體顯示業務經營業績面臨巨大壓力」。
在最大客戶京東方盈利狀況不佳、產品需求明顯下降的情況下,身為其供應商的宇隆光電、萊特光電或難以獨善其身。
宇隆光電也在招股書中表示,若未來因全球宏觀經濟衰退、國際地緣衝突、疫情反覆、國際貿易摩擦等因素導致終端需求疲軟,公司作為產業鏈上游供應商,可能面臨下游需求不足、銷售價格下降進而導致業績下滑超過50%的風險。
王亞龍夫婦故技重施已套現超2億元
宇隆光電和萊特光電的另一個相似之處就是股東王亞龍夫婦的提前套現。從招股書看,宇隆光電本次預披露之前,王亞龍夫婦在就在2022年3月至8月通過股權轉讓套現超過2億元。
2022年3月至6月,王亞龍先後向鼎祥投資、榮新基金、金通四號、西高投基石基金等各方合計轉讓了約1630萬股宇隆光電股份,共計金額2.17億元,王亞龍的直接持股比例也從47.08%降至42.83%;同年8月,王亞龍又將52.47萬股以約700萬元轉讓給張磊,截至目前王亞龍對宇隆光電直接持股42.3%。
同樣的事情在當年萊特光電IPO之前也上演過。萊特光電於2021年6月獲受理,在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王亞龍多次通過轉讓萊特光電股權套現,合計金額為1.34億元。
最大客戶京東方2022年業績不及預期、實控人夫婦先行大筆轉讓股權,這些又會對宇隆光電IPO產生怎樣的影響?筆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