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民與小女兒通話
「我得了癌症現在即將是將死之人,只想見我的親生女兒最後一眼」
「也不知道她現在過的好不好,爸爸想你啊」
這段話是54歲的楊建民,在鏡頭前所表達的話。
那麼我們肯定好奇的,他的女兒現在在何處。
為何一個父親,想見自己的親生女兒會這麼難?
楊建民落淚
在經過記者一番詢問下,我們也終於知道。
其實這個女兒已經送人了。
當初楊建民在生下女兒後,便與妻子決定,將女嬰送給他一起礦上打工的好友。
在送給自己的好友時。
好友也多次詢問過楊建民:
「你當真不反悔?」
「一旦給我們撫養後,在孩子成年之前你是不能見孩子的」
而楊建民夫妻二人也親口答應。
為何現在卻要想着見女兒?
難道是自己得了癌症想讓女兒照顧。
還是在臨走前想見女兒最後一眼?
這中間到底隱藏着什麼秘密?
於是在記者的調查下,真相一步步浮出水面
楊建民與大女兒
據楊建民講述。
自己是廣東人,但由於經濟條件不好。
也是長期打着零工衛生。
當妻子懷上小女兒時,二人都努力着打拚。
希望可以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可事與願違,結果是家裡的原因。
遇上了很多花錢的地方。
趕到妻子生孩子時,住院的錢都是借的。
更別提去撫養孩子了。
楊建民的妻子哭泣
後來,楊建民無奈之下就想到了自己的工友。
因為之前在幹活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工友講:
「現在家裡有個兒子,老想要個小女孩了,可是最近又一直懷不上。」
楊建民看着家裡本就揭不開鍋的一家。
於是含淚將小女兒送給了工友一家。
而當時楊建民送完後也後悔過。
可是當初自己窮啊,自己的孩子也跟着遭罪。
而楊建民的小女兒,也是在剛出生沒幾個月送走的。
為了避免後期不必要的麻煩。
工友也提出了「孩子未成年之前不見面的要求」
為了就是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不想讓孩子心裏有負擔。
楊建民還表示,現在自己也做到了。
真的沒有去打擾孩子的養父養母一家。
現在孩子也20多歲了,確實無奈才想要見一面。
大女兒與母親
那麼至於孩子的養父養母,夫妻二人不知該如何開口。
所以才想讓記者幫忙的。
而楊建民的大女兒也表示:
「關於我這個妹妹,我對她的記憶不是很深,因為那個時候我只有五六歲」
「不過爸爸現在是胃癌晚期,不管出於什麼身份,我都希望她願意見一面。」
化療單據
那麼現在小女兒的養父養母,是否同意意見呢?
於是記者跟着楊建民一行人,一起前往了老家湖南。
在路上的時候,楊建民還跟記者講着:
「我現在很高興,因為馬上就能見到我小女兒了」
「一想到這,我的胃都不疼了」
我們可以見得,楊建民此時是真的打心眼裡的高興。
於是楊建民憑藉著當年的模糊記憶。
在前往的途中
來到了工友曾經居住的村子。
但楊建民看到這個村子時,眼眶紅了。
因為他覺得,實在是對不起女兒。
自己不奢求女兒可以原諒自己,只要見一面就好了。
由於過了幾十年,村子也和之前大變樣了。
楊建民夫妻二人也四處打聽着。
不到一會就打聽到了,畢竟當年他們給孩子的事情誰都略知一二。
在親戚家四處打聽
此時一個大娘表示自己知情。
當時這個女嬰的一家是他們隔壁。
大娘表示:
「女孩的養父養母心很好,對小女孩不錯我們都看在眼裡」
現在的女孩名叫徐智恩,當年的她也很懂事。
後來在她19歲那年,無意間聽到村裡人議論。
她才知道自己是被親生父母,送人了。
從那以後她也不愛怎麼講話了。
楊建民多次尋找
聽到這話的楊建民,也感到了十分愧疚。
不過大娘也說了,現在一家人早就搬走了。
聽說到城裡居住了。
因此現在他們曾經住房子,只是一棟空房子。
此時的楊建民看得出來很失落。
難道現在是找不到他們了嗎?
楊建民多次哽咽
在記者多次詢問下,終於有了希望。
村裡的一位嬸子,剛好有小女孩徐智恩父母的電話。
於是也好心地給到了記者面前。
在交談中記者也得到了很多信息。
嬸子稱:
「一家子人很好,他們從把小女孩抱回家的時候,就特別親」
「每次去買東西,除了給兒子買以外,女兒的也不落下,而且一直在供孩子讀書,現在應該讀大學了吧。」
四處打聽小女兒下落
不得不說,這樣的養父養母真的很讓人稱讚。
畢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如此地步。
在了解下後,記者也將電話,打給了女孩徐智恩的父母。
接通電話的是徐智恩的養母。
在溝通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養母並不是一個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等記者說明來意,養母也同意雙方見面。
並率先將現在的居住地,告訴了楊建民一家。
記者在與小女兒養母致電
於是一行人,又來到了徐智恩養父養母的工作地方。
到了後,二人正在工作。
他們現在的工作來源主要是靠運輸煤球。
而在早期的時候,他們也是靠煤球產業。
積少成多地將二個孩子拉扯大的。
雖然二人現在的生活質量,算不上富裕的家庭。
但是靠二人的辛苦勞動,孩子也不愁吃不愁穿。
徐智恩的養父在工作
在徐智恩養父養母的口中,我們也得知了。
現在的徐智恩正在上大學。
在學校期間,徐智恩也很努力的學習。
生活上也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孩子。
現在的一家人,雖然日子過得沒有那麼富裕。
但是也很快樂。
就在簡單的溝通中,還沒等楊建民表明來意。
徐智恩的養母蘇麗霞就開口了。
養母蘇麗霞
蘇麗霞表示在記者聯繫她的當天,她就與女兒通過電話。
也將生父想見自己的事情,主動與徐智恩說了。
可徐智恩卻表現的很冷淡。
據蘇麗霞稱女兒在電話中,明確的表示自己不想見。
自己並不反對女兒的想法。
因為畢竟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
可孩子的意願確實如此。
蘇麗霞在鏡頭前也同意,讓記者再次與女兒進行詢問。
記者對話蘇麗霞
當記者撥打了女兒徐智恩的電話時。
女兒開始的情緒是抵觸的。
在記者多次解釋下,徐智恩也同意了與楊建民夫婦通話。
而這次通話,可以說是楊建民這輩子與女兒第一次通話。
在第一句話時,楊建民眼淚就綳不住了。
楊建民在電話中表示:
「孩子,我真的很想見你一面,其實我也有苦衷啊」
「現在的我得了癌症,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命喪黃泉,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可以見你一面,哪怕我們父女倆不說話,只是相互對視一下,我死也知足了」
楊建民與小女兒徐智恩對話
而電話那頭的徐智恩久久沒有回話。
此時的我們,都不知道她現在在想什麼。
30秒後,徐智恩回話了。
「你當初既然要把我送人,肯定是你決定好的,而在你把我送人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經不是你的孩子了」
聽到徐智恩這樣說的生母孫梅香表示:
「我也不想啊,可是當初真的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如果再選一次,哪怕砸鍋賣鐵我不會將你送人了」
提到這我們不驚感嘆。
事上的遺憾事多了去了,而做錯事後悔的人也不少。
奈爾這世間本就無後悔葯可言。
如果沒個人犯了錯,都想再重來一次。
這世間不就亂套了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要警察還有何用呢?
楊建民和妻子與小女兒通話
見徐智恩還是不為所動。
於是徐智恩的親姐姐楊小萍,表示要和妹妹對話。
在對話中,徐智恩就像是與陌生人談話一般。
當即表示:
「你好,還有什麼事情嗎?」
「我知道現在的你心情很不好,但是事實我們要接受,現在爸爸生病了,而這次不見,就是一輩子了,爸爸現在別的不求,只希望你回來看一眼,可以嗎?」
徐智恩就像是發泄一般的講道:
「如果他沒有患病呢?是不是一輩子也不會來看我,為什麼現在患病了才想看我,而且我現在只有一個爸爸媽媽,就是養我到成年的他們,我也很希望你們別在找我了,我不想給家裡添麻煩,我父母上班很辛苦,你們別再打擾他們了!」
現在看來,徐智恩是真的不想見了。
聽到這個話的楊建民哭了起來。
而對於徐智恩的做法,我們無法去評價。
因為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無法感同身受。
而在此之前,記者也聽說當初送人另有原因。
楊建民與妻子
是因為楊建民的家裡重男輕女,家裡實在不想要女娃等等..
那麼現在看來一切都不重要了。
不管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現在只是曾經了。
楊建民親女兒楊小萍
在老一輩人也有一句話「生孩子不養孩子,豈不是妄為父母」
那麼在感情面前,沒有對錯,不是每個人都會感同身受,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麼當然了東西存在即合理。
親情宣傳圖
再次也呼籲大家,在親情面前,最重要的就是陪伴,陪伴往往只會拉近彼此感情的距離,因此也希望大家可以常回家看看,畢竟親情大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