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2月18日訊(記者 楊珊珊 施辰靜)鋪漿、保溫成膜、結皮分段……隨着流水線持續滾動,新鮮的豆漿「搖身一變」成為腐竹。經過產線工人麻利地打包後,進一步成為人們在各大商超中所熟悉的銀祥牌盒裝腐竹。
17日上午,走進位於同安輕工食品工業園的廈門銀祥集團有限公司,豆製品生產車間正全速運轉着。這條忙碌的豆製品生產線只是銀祥從春節前至今搶生產、趕訂單的一角。
「今年以來我們預製菜的銷售量同比去年增長了四五成,預計全年也會有顯著的增長。」廈門銀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福祥介紹,預製菜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超出了他們的想像,去年他們的薑母鴨甚至賣斷了貨,企業肉製品、豆製品等車間的工人們從春節前一直忙到現在。對今年的市場他們同樣信心滿滿。


銀祥的豆製品生產車間正全速運轉着,工人們正在流水線上製作腐竹
薑母鴨、同安封肉、紅燒套腸、烤羊排,乃至西式的意麵、豬肘……在銀祥的產品展示廳內,眾多包裝吸睛的預製菜品令人目不暇接。
陳福祥介紹,近年來企業加緊布局預製菜產業。「我們每年研發不低於30種新產品,僅預製菜的研發團隊就有30多人,」他說,目前他們不斷根據消費者需求研發新品,一方面創新研發傳統閩味,一方面致力於成為「全球風味料理專家」,已經和多個全球知名品牌進行合作。
擁有預製菜相關企業共91家,7家企業入選福建省首批預製菜創新企業榜單,佔全省(45家)斤16%、佔全市近6成;湧現綠進、樂餚居、如意三煲、古龍、銀祥等一批龍頭企業;2021年同安區預製菜產業鏈產值達157.14億元……
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同安區預製菜產業集群已初見雛形,打造出覆蓋「原材料供應-預製菜加工生產-市場銷售」等較為完備的產業鏈體系。站在預製菜這個萬億產業的發展風口,同安正在積極打造東南預製菜產業基地。
「在銜接市裡『4+4+6』現代化產業體系之下,同安提出在『十四五』重點發展『4+4+1』產業體系,並格外重視新能源和新消費兩個賽道發展,預製菜產業在新消費領域形成了一個新的窗口,」同安區發改局局長費薇介紹。為此同安區於去年9月搶抓窗口期,率先全市發佈加快推進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12條產業政策,做好產業規劃,全鏈接助力預製菜企業發展,去年,同安還成立了廈門首個預製菜產業協會,助力企業互利共贏。
來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