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程表也是國民黨與侯友宜決定是否達成'非綠聯盟'、是否宣布參選的時程表。」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4月5日宣布「有意投入2024大選,並爭取中國國民黨提名」,為台灣政壇投下震撼彈,郭台銘的動作除了催促藍營目前最強棒的新北市長侯友宜須「儘快表態」,目前仍是無黨籍的郭台銘最大的籌碼在可能促成「非綠聯盟」。

郭台銘(右)4年前自動退出中國國民黨,此時宣布爭取黨內提名,依據相關規定及時程明顯「資格不符」,無疑把球丟回給黨中央,考驗黨主席朱立倫(左)的智慧,也帶給目前對2024不方便表態的侯友宜(中)更大壓力。
1 拋軟中帶硬"殺手鐧"
郭台銘就是衝著侯友宜而來
香港中評社評論指出,仔細觀察郭台銘5日的記者會發言,可以發現他其實是使出軟中帶硬的殺手鐧,且是衝著最大競爭對手侯友宜而來。除了「向藍營支持者鞠躬道歉」「承諾若侯友宜獲提名也會全力支持」的軟身段外,郭台銘提出台灣避戰解方,包括化解美中對抗、不能讓民進黨執政;更強調自己是懷有全球視野,擁有多方關係的國際企業人,能解決傳統政治人物不能解決的危機。
過去這段時間,國民黨2024熱門人選侯友宜,除了因遲未表態遭詬病,其國際視野和兩岸議題處理等等,也被認為是弱項;這些卻都是「大選」的必考題,而郭台銘這些發言,都是在向外界或者說是藍營支持者證明,自己是比侯有更佳優勢的候選人。
新北市府高層透露,郭台銘董事長表態角逐2024,可說是意料中的事,侯市長對他相當敬重,由於國民黨中央已經定調採「徵召」方式產生2024候選人,內部進行民調等相關程序,相信最快4月底、5月初就會有結果,侯市長對此保持正面樂觀態度,依舊專心市政與人民需求,若未來有為台灣人民做事的機會,侯友宜必當全力以赴,目前「一切坐等民調結果出爐再說!」
台灣綠營媒體則指出,侯友宜面對郭台銘步步進逼,預料也不會坐以待斃,綠營地方人士預測4月底前侯友宜必有反撲動作,否則恐迎來民調黃金交叉。
2 郭爭取國民黨提名的最大籌碼
在於可能促成「非綠聯盟」
藍營目前最強棒不外乎是侯友宜,但侯近期在多份民調錶現上並不理想。而郭台銘5日的舉動,對不明確表態「要或不要」的侯友宜來說,會是一個巨大壓力,因為若侯不想選2024,拖着不明講等於是傷害國民黨或郭台銘的選情,民心如水,載舟、覆舟一夕之間。
其實,郭台銘的民調並不如侯友宜強,在《中廣蓋洛普》3月24日民調中,三足鼎立下,賴清德32.25%、柯文哲20.88、侯友宜20.71%;賴清德34.17%、柯文哲20.22%、郭台銘18.93%。但郭台銘敢爭取國民黨的提名,最大的籌碼在於可能促成「非綠聯盟」。

郭台銘、柯文哲(右)
在2020「大選」期間,郭台銘、時任台北市長的柯文哲、台立法機構前負責人王金平三方結盟拼「大選」的傳聞不斷,柯文哲甚至對外表達「郭台銘要選,就讓郭台銘選」、「若郭台銘要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自己出出主意,掛個榮譽總幹事可以」,力挺郭台銘之意溢於言表。而在郭台銘5日宣布「有意投入2024」後,柯文哲辦公室發言人陳智菡對外回應,「會在該合作的時候合作,該競爭的時候競爭」,並未將是否合作一事說死,等於從旁應證了郭台銘的談判籌碼。
台灣民眾黨日前決議自4月27日至5月8日開放台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領表登記,並預計在5月17日公告2024民眾黨提名人。這個時程表同時也是國民黨與侯友宜決定是否達成「非綠聯盟」、是否宣布參選的時程表,再晚,柯文哲就自己選了,屆時侯友宜打不過賴清德,是國民黨自己的事。同時,這也會讓即將在4月8日啟動「訪美」的柯文哲成為媒體焦點之一。未來,國民黨、侯友宜、郭台銘、柯文哲之間的互動變化,值得觀察。
欄目主編:趙翰露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台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