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對長三角的馬拉松愛好者來說是一個大日子,2019年無錫、徐州、崑山三場重量級馬拉松在同一天開跑。
單從比賽結果來看,三地馬拉松都傳來好消息:無錫馬拉松有740名全程項目參賽選手跑進了3小時大關,這個數字創下了國內馬拉松比賽記錄;在徐州馬拉松上,我國選手多布傑以2小時10分29秒奪冠,這也是近11年來中國馬拉松男子選手的最好成績。和錫馬、徐馬等老牌賽事一樣,年輕的海峽兩岸(崑山)馬拉松(以下簡稱為「昆馬」)也傳來捷報,賽事冠軍成績與首屆相比提高了近10分鐘。

來自肯雅的選手Tumdavidkip Plagat以2小時29分20秒的成績勇奪男子全馬冠軍
雖然才舉辦至第二個年頭,不過憑藉極具特色的賽事組織和對跑者極度友好的賽道,昆馬已經被評為中國田協銅牌賽事,今年更是吸引了共計10000名選手報名。昆馬的特色在哪裡?作為參賽選手,筆者在賽道上一探究竟。
兩岸一家親,賽事融入大量中國台灣特色
在國內,絕大多數馬拉松賽的簡稱都與城市名稱的簡寫相關,然而昆馬卻還有另外一個簡稱:「海峽馬」,顧名思義,除了服務居住在崑山和長三角地區的跑者,昆馬的目光還投向了我國台灣地區的跑者,通過一項體育賽事架起兩岸文化溝通交流的橋樑,才是昆馬的目的所在。筆者從賽事主辦方了解到,本屆比賽有513名台灣跑者參加比賽,中國台北選手雷理莎還以1小時25分06秒的成績奪得女子半馬亞軍。

女子半程賽事亞軍,中國台灣選手雷理莎
從比賽前一天領取裝備,到主辦方提供的補給品,昆馬每一個環節都在向跑者展示大量台灣元素。崑山國際會展中心是昆馬賽事的裝備領取場館,同樣也是半程馬拉松比賽終點和昆馬嘉年華的舉辦地。在進入場館領取裝備時,筆者就聞到了場館內濃郁的美食香氣,仔細一看發現場館之中還在舉辦台灣美食節,大腸包小腸、夜市蚵仔煎、滷肉飯等極具台灣特色的美食悉數登場。攤主老梁是台灣人,來崑山已經有八九個年頭,從事餐飲行業,這次他帶着「台灣臭豆腐」出現在嘉年華現場,「我們去年就來過,台灣美食我都會做,絕對正宗!」既然要吃,就要吃好,昆馬還在賽道上給跑者提供了鳳梨酥作為能量補充,更讓跑者感到驚喜的是,完成全程項目的選手還能獲得滷肉飯和珍珠奶茶作為賽後補給。筆者在全國各地跑過不少場馬拉松,大多數賽事主辦方都會在賽後補給中提供具有賽事特色的補給品,比如南京馬拉松會提供真空包裝的鴨腿,但是像昆馬這樣實在又大方的組織方,還是並不多見。

跑者完賽後到老梁小吃攤品嘗台灣美食
良好的賽道環境,跑者拿下PB並非難事
力爭創造「PB」(個人完賽最好成績),是每一位馬拉松愛好者都會定下的目標,合適的天氣氣溫、相對平坦的賽道都更容易刺激跑者發揮出最好比賽水平。從官方給出的賽事手冊來看,昆馬整條賽道不存在大幅度的上下坡,平均海拔也在2米左右。為了讓參賽選手跑出好成績,昆馬組委會還精心挑選了一批領跑者,只要依據自己的速度跟在合適的領跑者後面就可以輕鬆完賽。和很多跑者一樣,筆者也在此次賽事中輕鬆跑出PB。對於跑者來說,完成比賽的同時還跑出PB,會有巨大的成就感;對於一項年輕的賽事來說,「能跑出PB」更會極大地提升比賽的知名度,在未來吸引更多的選手參賽。
2019昆馬賽道設置也充分展示了「美麗崑山」建設成效。賽道就像一條項鏈,串起了城市的「顆顆珍珠」,跑者一路途徑夏駕河景觀帶、城市廣場、亭林園、森林公園、大漁灣、體育中心等充滿江南韻味和勃勃生機的城市景觀。
賽道簡單易跑,賽後服務也是細緻入微。在全程和半程賽事終點,主辦方都提供了專業拉伸和冰池泡腳服務。據筆者觀察,大部分跑者都會在完賽後到拉伸區享受一下專業服務。這些細節也很容易提升跑者對昆馬的好感。

昆馬完賽拉伸服務區
想從長三角賽事中脫穎而出,昆馬還要做什麼
作為一項年輕的賽事,昆馬還有地方可以提升。比如,未來或許可以考慮根據報名選手最佳完賽成績細分出發區域。目前昆馬起跑區僅僅分為全馬、半馬和健康跑三大塊區域,10000名跑者同時起跑,畫面雖然很壯觀,但也容易造成跑道擁堵,這時候後排出發的高水平跑者要是想儘快趕到前面,就有一定困難。
除了起跑環節,最考驗主辦方賽事服務的就是賽道補給站設置。與國內其他馬拉松賽事各賽段補給區域動輒超過100米相比,昆馬的補給資源還是顯得不夠豐富,每塊補給區域長度大約在50米左右,也沒有提供能量膠和鹽丸,很難滿足高水平參賽選手需求。
當然,瑕不掩瑜。崑山為來自海峽兩岸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長跑愛好者提供了良好的賽事體驗,相信每一位參賽者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孔令君 題圖來源:主辦方提供 圖片編輯: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