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海東青
說起突擊步槍的發展史,有這麼兩支名槍是絕對繞不開的,即德國STG44突擊步槍——世界上第一種大量裝備部隊的突擊步槍,以及蘇聯AK系列——世界上產量最高、使用國家最多、服役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突擊步槍。儘管這兩支槍並沒有在二戰戰場上相遇,但是卻在後世無數軍迷的口中成為了一對「紙上冤家」,被無數人拿來對比,其中最經典的兩個問題莫過於AK47有沒有抄襲STG44和這兩支槍誰更優秀。
▲德國STG44突擊步槍。
關於AK47有沒有抄襲STG44其實不需要太多解釋,二者從內部結構到外部結構迥然不同,沒見過抄襲能抄成這樣的。那麼主要問題就在於,這兩支槍究竟誰性能更加優秀?
AK47在歷史上有好幾個型號,我們這裡取產量最大的AK47 mod3作為代表,先說結論,AK47在大部分指標上均優於STG44,僅有小部分指標不如。
首先AK47使用了槍機迴轉式閉鎖,這一點就比STG44的槍機偏移式閉鎖更加先進,看看現代各國的突擊步槍,從M16/M4到QBZ-81/95/191再到AUG/SCAR/HK416/G36,它們無一例外使用的都是槍機迴轉式閉鎖,這證明了在突擊步槍方面槍機迴轉式閉鎖就是大勢所趨,而槍機偏移式閉鎖則是歷史的故紙堆了。
▲AK47突擊步槍,從圖中的全包式準星護圈來看,這大概率是中國仿製版本的56式。
槍機偏移式閉鎖比較簡單一些,它是依靠槍機自身的抬起、下落等偏移動作來實現開鎖與閉鎖,閉鎖時槍機必須頂住某個堅固的受力點才能防止子彈炸殼,而大多數槍機偏移式的槍械都是直接在機匣挖一個閉鎖斜面來作為受力點,這就意味着機匣必須足夠堅固厚實,因此機匣必須使用切削加工(比如ZB26輕機槍的機匣就是整體切削加工的),不能用衝壓加工,這不僅增加了重量,也增加了成本。
而德國人就不一樣,他們耍了點小聰明,STG44的閉鎖斜面並不在機匣上,設計師選擇了從槍管的尾端延伸出了一個碩大的槍管節套,把閉鎖斜面開在了這個節套上,這樣機匣就可以使用衝壓加工了,大幅降低了成本(STG44的成本比98K步槍還要便宜)。但是由此付出的代價就是全槍其重無比,空重達到了驚人的4.62kg,對比之下AK47 mod3空重3.8kg,AKM則只有3.3kg。
▲槍機偏移式閉鎖的開鎖與閉鎖結構原理圖。
AK47的槍機迴轉式閉鎖說起來也很容易理解,大家可以看看高壓鍋鍋蓋與鍋身扣合的卡筍就明白了,像栓動步槍就是典型的槍機迴轉式閉鎖,這也是為什麼這些栓動步槍打一槍之後要把槍栓轉一下再往後拉,而自動步槍則是在槍機外面套了一個槍機框,槍機框前後運動時框裏面的螺旋槽就會帶動槍機一邊旋轉一邊前後運動來實現開鎖閉鎖。正如前面所說,因為槍機偏移式閉鎖對機匣有較高的強度要求(德國人耍小聰明的手段終究是非主流),因此已經基本被槍機迴轉式閉鎖取代。
不過,AK47的槍機迴轉式閉鎖還不僅僅是普通的槍機迴轉式閉鎖那麼簡單,其中還暗藏玄機,比普通的槍機迴轉式閉鎖還要高級一等,這也是AK47結構中最為精妙絕倫的地方,那就是AK47的閉鎖結構徹底消除了楔緊問題。所謂楔緊問題就是因主動件對從動件的斜面傳動,使得運動件與導向件之間產生附加摩擦阻力的現象。
▲槍機迴轉式閉鎖結構原理圖。
說得簡單易理解一點就是槍機閉鎖與開鎖時產生的有害阻力,這種阻力會阻礙槍機運動進程,進而導致槍械出現故障,在自動武器發展史上,楔緊問題就像一道魔咒一樣讓無數槍械設計師頭疼不已,而AK47最精妙的地方就在於,卡拉什尼科夫通過在槍機框得螺旋槽起始段設置里一個小平面,一舉消除了楔緊問題,這也是AK47可靠性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就自動機設計水平而言,AK47比STG44高出太多太多,簡直可以稱為降維打擊。
除了這個最大的問題以外,STG44還有一個讓人頗為頭疼的設計,那就是它的彈匣實在是太長了,在卧姿射擊時這個缺點體現的尤為明顯,7.92X33mm子彈雖然錐度小,不能像蘇聯7.62X39mm子彈那搞一個大弧度彎彈匣,但是小錐度子彈也完全可以通過其他辦法來減少彈匣長度,比如美國M16的直-彎-直彈匣,德國人偏偏選擇了這樣一個最擺爛的設計,只能認為德國人在設計彈匣的時候壓根沒有走心。
▲STG44的超長彈匣導致其在卧姿射擊以及露出戰壕射擊時必然會非常難受。
當然STG44也不能說是全無優點,首先其機匣是衝壓加工的,成本很低,而AK47 mod3則是切削加工,直到AKM才改成衝壓。另外STG44的自動機設計,其實融入了一點現在頗為時髦的恆定后座原理的理念,這有效降低了射擊時的後坐力,改善了操控性(然而蘇聯對繳獲STG44進行測試後,對其射擊精度的評價是一塌糊塗,可見後坐力與精度並不一定就是絕對的關係),而且這種設計有一個顯著的缺陷就是STG44的復進簧直接伸到了槍托裏面,徹底告別了摺疊槍托,進一步惡化了攜行性,對於士兵來說,攜帶一支空重高達4.62kg、全長940mm並且槍托不能摺疊或伸縮的步槍絕對是一件苦差事。
▲STG44的槍托必須容納復進簧,因此不能使用摺疊或搜索、伸縮槍托。
因此,正如前文所說,STG44相比於AK47,在大部分性能指標方面都遠遠不如,只有小部分性能指標才能反超,總體來說相比AK47還是差了不少,當然這可不能怪德國人不走心,畢竟STG44不僅是軍用突擊步槍的先行者,同時也是在不受官方支持的情況下只能打着衝鋒槍的幌子研製的,設計上有很多缺點非常正常,而AK47作為蘇聯步槍選型激烈競爭的勝利者以及早期突擊步槍的集大成者,設計上自然是巧奪天工,能有今天的影響力不僅是靠蘇聯,也是靠着自身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