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二戰末期,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了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於1945年結束。但是,很多日軍沒有反應過來,認為日軍投降的消息是盟軍設下的陷阱,所以有一些日軍在日本投降後仍然在荒島上生活,小野田寬郎是最後一個投降的日軍。對於他來說,二戰結束的時間並不是1945年,而是1974年。上司命令小野田寬郎:不能自殺或者投降
在二戰中,日本人的野心非常大,不僅發動了侵華戰爭,還開闢了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受軍國主義和武士道精神的影響,日本的男子紛紛走上戰場,小野田寬郎就是其中之一。軍國主義思想充滿殘酷性和反動性,在這種思想的引領下,他們認為戰爭是美好的,國家生存和發展必須依靠戰爭,實際上卻給全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1974年,一名日本探險家來到菲律賓的深山老林中,他聽當地人說林中有「野人」,想要前去一探究竟。
探險家確實遇到了「野人」,還差點被他從背後偷襲,然而當探險家本能地用日語呼救時,野人卻停止了攻擊,用嘶啞的嗓音說:「你是日本人嗎?」
經過兩人艱難的溝通,探險家才知道「野人」名叫小野田寬郎,他就是失蹤多年的日軍之一,一直不相信日本已經戰敗,隱藏在深山多年。
1922年3月,小野田寬郎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他本是一個小生意人,還曾被派到我國武漢工作,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
1942年,日軍在戰場逐漸變得力不從心,繼續擴充兵力,向全國大肆徵兵,小野田寬郎因此應徵入伍。
1944年,他進行了情報間諜訓練,學成後被派往菲律賓,小野田被分派到菲律賓的一個叫作盧邦島的小島,負責收集情報,為美軍登陸後開展游擊戰做準備。
小野田寬郎入伍時,正好錯過了日軍在戰場上最得意、最揚眉吐氣的時候,因此他心裏一直憋着一股勁,渴望建功立業,為國家做貢獻。
1944年,小野田23歲,12月的一天,他接到上司古田的命令,要求他在盧邦島開展一場針對美國人的游擊戰,古田表示:日軍將臨時撤退,但這只是緩兵之計,在這期間,小野田和其他士兵要想辦法在山裡和敵人周旋。
古田:「我禁止你自殺或者投降,三年、四年或者五年之後我將回來,這個命令只有我才能取消。」
小野田鄭重其事地接到了任務,他的人生也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45年2月28日,美軍在盧邦島登陸,大部分日本士兵都選擇了投降、自盡或者戰死,可小野田卻謹記自己的使命,把剩下的日軍分成了不同小組,他帶着伍長島田、上等兵小冢金七、一等兵赤津三人,一起隱入深山密林,繼續迂迴抵抗。
差不多6個月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然而此時藏在山裡的小野田等人對此並不知情,當時像他們這樣躲起來的日軍還有不少,美軍就讓已經投降的日軍充當「說客」,把他們派到各個島嶼上喊話勸降。
同時,美軍還印了許多傳單從空中撒下,小野田他們撿到傳單後,看到了上面印着的日本投降的消息,小野田對此是半信半疑,畢竟美軍的確強大,打敗日本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此時小野田聽見了遠處的槍聲,於是他判定戰爭根本還沒有結束,這是美軍的詭計,於是他們又藏進了更深的叢林里。
山裡的日子並不好過,沒有補給和物資,小野田等人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生存問題。
同行的島田是農家出身,因此在野外生存方面比較有經驗,在他的指引下,小野田等人會去山裡打獵,野兔、山貓、蜥蜴等小型動物都是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他們還經常趁着夜色下山,去附近農戶家裡偷一些糧食和鹽等必需品。
躲到深山的這麼多年裡,小野田寬郎以菲律賓警察和菲軍為對手,為了防止被當地居民或者菲軍抓獲,他們隔幾天換一個地方,遇上雨季沒有人上山,他們就會紮營。作為普通人,我們無法想像近30年的時間裏,日軍在深山裡如何生活。據悉,小野田寬郎學過野外生存技巧,捕野兔、殺水牛、吃蜥蜴,也會偷居民的食物維持生存。
比較幸運的是,菲律賓地處熱帶,沒有冬天,因此他們才能免受嚴寒的苦難。
另外,日軍的軍服質量比較好,足夠結實,幾年下來雖然磨損比較嚴重,但起碼還能穿,讓他們保持了最後一點體面。
雖然處境艱難,但是小野田始終沒有忘記長官交給自己的任務,他經常伺機襲擊當地的美軍雷達站、倉庫等,他還利用偷來的晶體管收音機自製了短波接收器,以此獲取信息、判斷國際形勢。
小野田還經常觀察島嶼周邊美國軍艦和飛機的活動情況,為幻想中的日軍反擊做準備。
小野田這時年齡只有20多歲,但他的意志力卻十分堅韌,如果沒有他,這個小隊伍早就堅持不下去了。
小野田非常警覺,儘管他們已經藏在密林里,但由於保險起見,他們幾乎每隔幾天就會「搬家」,不留下一點行蹤。
在山裡打獵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因為害怕暴露,他們也不敢開槍,所以經常飢一頓飽一頓,為了保持體力和熱量,小野田等人把香蕉切片後晒乾,充當乾糧。
另外,為了讓手下人保持紀律和警覺,小野田經常對他們進行訓練,還在藏身之處的牆上掛着「把戰爭進行到底」的標語,他還把日本天皇的肖像刻在香蕉葉上,時刻提醒自己為國盡忠。
這樣的生活維持了五年,儘管小野田苦心孤詣地維持着,但其他人沒有他意志頑強,幾乎快被逼瘋了。
1950年,赤津終於受不了了,主動跑下山向菲律賓警察投降,人們這才知道山中竟然還藏有幾個日本兵。
赤津投降後,終於知道日本早已投降,自己這幾年的堅持變成了一個笑話,於是他帶着菲律賓警察進山勸降。
當小野田等人撿到赤津撒在山裡的傳單時,他認為這是一個圈套,赤津不僅背叛了國家,還想出賣自己,於是小野田帶着其餘人躲到了更深的山裡,讓赤津無法找到他們的行蹤。
值得一提的是,赤津投降後並沒有回國,而是在當地定居,還在菲律賓當了警察,與當地人結了婚,生活美滿。
接下來的幾年裡,菲律賓政府一直想把這幾名日軍引出來,他們不斷地把小野田等人的家書,還有日本的報紙撒到山裡。
但此時小野田已經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引誘他們投降的手段,拒絕相信,他還在等着長官能回來親口和他說「任務取消」。
朝鮮戰爭期間,小野田觀察到美軍的飛機飛往朝鮮方向,卻以為這是為了反擊盤踞在滿洲的日軍。
山中無日月,小野田等人在山林中又生活了幾年,他們對周邊的居民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幾乎每次搶劫農民的食物時都會發生流血事件。
長期下來,周邊人對這幾個行蹤成謎的日軍恨得牙痒痒,軍隊也開始重視起來,必要時採取措施。
1954年,島田在一場衝突中死亡,小野田的隊伍又少了一人,只剩下了他和小冢金七。
上世紀50年代末,美軍介入越戰,小野田觀察到菲律賓美軍駐地的飛機頻繁起降,然而他卻天真地認為這是日軍即將重返太平洋,所以美軍才嚴陣以待。
1958年,菲律賓在盧邦島修建雷達站,再加上附近海域美軍軍艦活動頻繁,小野田判斷這是日軍的反擊很順利,他還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決定在敵後破壞美軍的部署,和他幻想的大部隊「打配合」。
1959年1月,小野田和小冢在傍晚悄悄接近雷達站,槍殺了幾名哨兵,這一舉動激怒了菲律賓政府,下令對日軍殘軍格殺勿論,而小野田對此毫不知情,還在等着日軍的接應。
他們發現美軍大批戰機飛往北方,以為這是日軍反攻到越南,殊不知這是美軍插手越南戰爭。
小野田等啊等,一直等到70年代還沒有等來日軍大部隊,當初他帶來、搶來的武器都已耗盡,但他別無選擇,只能繼續等待。
1974年,小野田等人被當地警察發現,隨後雙方爆發槍戰,小冢中彈身亡,小野田則逃入山中。
小冢的死訊傳到日本,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視和社會的極大關注,他們迫切想找到倖存的小野田,派人到山中搜尋他的蹤影,還留下了報紙、雜誌等,希望小野田看到後能主動下山,但是小野田實在是太過固執,他就是認為這一切都是圈套。通過歌頌軍人貢獻,讚揚軍人的社會地位,從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滲透軍人至高無上的地位,從控制人們的思想開始一步步控制人們的行動,最後將國家完全置於軍事的控制之下,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戰爭。
這樣的一種思想漸漸形成一種制度,人們的熱情逐漸激增,成為戰爭背後強大的支持者。日本投降 27 年後,人員的傷亡引起了日本的高度重視,馬上派人到東南亞尋找藏在森林中的日軍士兵。
1974 年,一個發誓找到小野田寬郎的日本探險家鈴木紀夫出現了,小野田說:"我必須得到司令的指令才能撤退!" 功夫不負有心人,鈴木把小野田的老上司谷田義美帶到了約定的地方。幾天之後。小野田寬郎來到指定的地方,司令一聲令下,打了近30年游擊戰的日本人終於投降
經過簡單交談,小野田心裏相信了日本投降的事實,但他仍然堅持必須有指揮官的命令自己才會投降,並要將保存良好的軍刀親自交給天皇,鈴木答應會為他轉達,還給他拍了照片。
鈴木回國後,公開了小野田的事迹,震驚了全日本,在日本投降27年後,竟然還有一名士兵藏在異國,鈴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幾經輾轉終於找到了當年小野田的上司古田。
此時,古田早已改頭換面成了一名書商,他聽說了小野田的事情後十分動容,表示願意親自去一趟菲律賓。
1974年3月,鈴木帶着古田來到小野田的藏身之地,昔日的青年士兵早已年老,小野田舉起手,用最標準的動作對古田敬禮,古田身穿當年的軍裝,對站得筆直的小野田下了投降的命令。
3月10日凌晨,小野田走進盧邦島警察局,他向人們深深鞠躬,鄭重地把步槍放到地上,說:「我是少尉小野田,我奉上級的命令向你們投降。」
3月12日,小野田終於踏上了日本的國土,他受到了英雄的待遇,然而多年來與社會脫離,讓他難以適應現在的生活,電視機、洗衣機等電器都會讓他心驚膽戰。
僅僅一年後,小野田就離開了日本,在巴西定居,他承包了一個大農場,靠養牛為生。
在菲律賓的27年里,他射殺了至少30人,還造成100多人受傷,晚年時小野田再次回到菲律賓盧邦島,也許是出於愧疚,他臨走前向當地捐了1萬美元。
2014年,小野田在東京病逝,享年92歲。
我們很難評判小野田的行為,他忠於自己的國家,卻給其他國家無辜的人民造成了傷害,而自己的一生也因為戰爭幾乎被毀了。
歸根結底,小野田既是軍國主義的一把刀,也是戰爭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