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hone15有望開始搭載潛望鏡頭
大家知道,蘋果手機與安卓陣營存在較大差距的一點就是攝像方面。在這方面,iphone 15做出了重大的追趕。
蘋果也開始搭載潛望式鏡頭,有望引領行業風向標。
2023年1月6日據外媒9 to 5Mac報道,擬於今年9月發佈的iPhone15 Ultra將配備一顆1200萬像素潛望式長焦鏡頭,其將成為第一款配備潛望鏡頭的iPhone手機。該潛望式鏡頭將為iPhone15Ultra提供6倍光學變焦,而iPhone14 Pro僅支持3倍光學變焦。早在2022年1月知名蘋果分析師Jeff Pu聲稱iPhone15系列至少有一款產品將配備潛望鏡拍照系統,同年10月iPhone鏡頭重要供應商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也透露次年新機型將配置鏡頭與稜鏡組合。儘管潛望式鏡頭在安卓系列已有搭載但熱度階段性減退,我們認為蘋果iPhone系列首搭載潛望式鏡頭有望重新引領手機攝像頭行業風向標,並通過技術、成本、體驗等全方位改善,推動潛望式鏡頭重新成為未來發展方向。
iPhone15 Pro的CAD模型圖顯示,它的機身變得更厚,而且後置鏡頭攝像模組變得更凸出,每顆鏡頭的直徑也變得更大。了解智能手機的朋友都知道造成手機機身變厚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內置了更大的電池容量,一個是內置了更大的鏡頭光學元件。
從當前蘋果對iPhone15 Pro系列的功能追求來看,增大內置的電池容量是不可能的,那主要引起這一變化的就是鏡頭的光學元件了。而導致鏡頭模組更凸出的原因是更直觀的,就是鏡頭的物理光學元件更大了。當前在售的iPhone14Pro系列已經有了:超廣角鏡頭、長焦鏡頭、原深感鏡頭,缺少的就是擁有更強變焦能力的潛望式長焦鏡頭。
外媒曝光的根據iPhone15 Pro CAD模型圖設計的概念渲染圖顯示,蘋果iPhone15 Pro有顆鏡頭鏡片開口直徑呈矩形的設計,確實是潛望式長焦攝像頭所具有的鏡頭特質。進一步實錘了iPhone15 Pro加持潛望式長鏡頭的事實。潛望式長焦鏡頭為智能手機帶來的最大的影像提升就是超強的變焦能力,不僅是光學變焦還有數字變焦。
用戶使用的真實感受就是,身處"千里之外",一樣能看清遠處的景色,當然還有更強的成片解析力。讓畫面的細節更有表現力。潛望式長焦鏡頭對專業的影像師更重要,對影像的構圖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使用過華為、榮耀旗艦智能手機的用戶都有深刻的感受。相信蘋果會挖掘出潛望式長焦攝像頭更大的潛能。
隨着iPhone15 Pro系列更多的信息被曝光,給蘋果iPhone13 Pro系列、iPhone14 Pro系列旗艦智能手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iPhone13 Pro系列、iPhone14 Pro系列直接開啟了瘋狂的降價促銷,降價力度是史無前例的。iPhone13 Pro系列128GB直降1000元,512GB、1TB直降1200元,整個iPhone14 Pro系列直降800元,降價優惠力度是罕見的。
二、潛望鏡頭產業鏈空間和核心受益標的
潛望式長焦攝像頭穩健發展,滲透率逐漸提升。華為和OPPO是全球潛望式攝像行業主要應用廠商,其中華為是第一大廠商。根據觀研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潛望式攝像頭在華為手機中的應用數量佔全球潛望鏡總出貨量的51.2%;其次為OPPO,其應用在全球出貨量中佔16.5%;vivo以應用數量佔全球潛望鏡總出貨量13.4%位列第三。
截至2022年5月,已有52款手機搭載潛望式鏡頭,均為安卓系品牌。目前,華為和VIVO旗下配置潛望式鏡頭的機型最多,但總體搭載率仍不足5%。隨着蘋果加入潛望式鏡頭陣營,整個市場的滲透率將大幅度提升。按照行業預測。全球潛望式攝像頭市場前景廣闊,2025年預計可達44億美元。根據IDC與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3.7億台,其中高端機型出貨量為2.5億台,佔比18%。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年潛望式攝像頭出貨量為1300萬顆,其在高端機型中滲透率為5%。根據產業調研數據,2019年中端規格潛望式攝像頭模組ASP為30-40美元,此處取40美元/顆。假定一台高端機型手機搭載一個潛望式攝像頭2019年全球潛望式攝像頭市場規模為5億美元。根據Strategy Analytics數據,202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恢復至疫情前水平14億台,其中高端機型佔比有望穩定至22%,故預計其出貨量為3.1億台。伴隨高變焦倍數成為手機廠商競爭熱點,潛望式攝像頭滲透率逐步提升,假定到2025年高端機型潛望式鏡頭滲透率為43%,2019-2025E年高端機型中潛望式鏡頭相應滲透率CAGR達42%,故2025年球潛望式攝像頭出貨量有望達13184萬顆,2019-2025E相應出貨量CAGR達47%。伴隨研發技術逐步成熟與產品良率持續提升,假定2025年潛望式鏡頭模組ASP YoY為-3%,預計潛望式鏡頭模組ASP有望降至33美元,故預計全球市場規模增至44億美元,2019-2025E CAGR為26%
產業鏈價值量:
包括稜鏡(藍特光學、水晶光電)、鏡頭(舜宇光學、玉晶光電)、CIS(索尼、三星、韋爾股份)、VCM(三美電機、中藍電子)等環節。相比於普通鏡頭,潛望式鏡頭新增了稜鏡模塊,從華為P30 Pro拆解結果來看,稜鏡模塊佔據單個潛望式鏡頭50%的價值量
中游(占成本的20%):由模組封裝廠商和設備廠商構成,模組封裝廠商主要有藍特光學、歐菲光、丘鈦微等企業。
目前產業鏈主要上市公司:
昀冢科技:IM、CIM工藝在攝像頭領域內公司處於寡頭地位。第三代CMI新品已獨供榮耀新旗艦機的潛望式攝像頭,ASP達8-12元,相比於普通CMI(ASP2-4元)實現大幅提升,未來伴隨着潛望鏡放量其業績彈性巨大。
水晶光電:領先光學方案商,汽車電子及 AR 業務前景廣闊。智能手機主業圍繞大客戶持續拓展產品線及 ASP,有望受益於潛望式鏡頭等光學零 組件技術創新升級
藍特光學:國內光學元件領軍者,多領域布局構築長期增長力。公司已經形成光學稜鏡、玻璃非球面透鏡以及玻璃晶圓三大產品系列布局。核心客 戶有望搭載潛望式,公司掌握微稜鏡研磨、拋光與膠合工序核心技術,工藝水平行業領 先,成為核心客戶 A 客戶新機型潛望式攝像頭微稜鏡供應商
附:
這裡重點介紹下昀冢科技
昀冢科技憑藉優良的產品設計研發能力和產品質量與諸多龍頭企業建立了長期密切的戰略合作關係。公司主要服務於消費電子領域的客戶,是TDK、三美、新思考、舜宇、歐菲光、丘鈦科技等著名馬達廠和模組廠的長期合作供應商
公司最早實現了金屬塑料一次成形工藝,在VCM馬達上大幅度推廣,實現了價值量的3倍增長,毛利率從20-30的躍遷。後續公司將SMT與封裝與金屬注塑工藝再次集成,實現了CIM工藝,價值量實現了進一步的10倍提升,毛利率也上升到50%以上。從產業鏈了解情況看,公司產品可大幅降低馬達廠商以及CCM廠商的難度,在提升質量的情況下降低成本。
公司為行業先驅,在消費電子市場持續內卷的情況下實現高盈利狀態,主要原因是不斷創新,同時擁有工藝的深度理解與設備自研能力,疊加完整的專利保護,從而獲得高額利潤。從目前情況看,IM、CIM工藝在攝像頭領域內公司處於寡頭地位,也正是因為大幅的創新,公司現有產品線的增長潛力依舊很大。
開環馬達結構簡單,VCM馬達廠通過採購單獨小件廠的底座、外殼、彈片、磁鐵等等進行組裝就可以得到馬達。零組件廠商的競爭激烈,價格與盈利能力都較為一般,目前開環馬達主力供應商已經基本為國內企業。當進入閉環馬達階段,問題就開始凸顯,在硬件加工環節,需要在馬達內部加裝感應芯片(SMT),同時牽扯多個地方繞線,器件的複雜度快速提升。之前通過外采單獨零組件來組裝成馬達的方式由於零部件多,複雜度高,導致良率始終提不上去,這也是國內企業進展較慢的原因。
昀冢利用獨創的交叉工藝大幅簡化了閉環馬達的組裝工藝,成本可降低10-30%。昀冢CMI工藝將芯片直接SMT在塑料金屬一次成形的底座上,從而將很多元件進行組合變為類模組。這樣可大幅度降低VCM廠家的投資成本,同時由於組件數量有大幅的降低,可降低組裝成本,兩個層面的應用會助推公司產品得到大幅度的接受。
目前其第三代CMI新品已獨供榮耀新旗艦機的潛望式攝像頭,ASP達8-12元,相比於普通CMI(ASP2-4元)實現大幅提升,未來伴隨着潛望鏡放量其業績彈性巨大。
國泰君安預計昀冢科技有80%的修復空間,如果潛望鏡頭真的大面積使用,昀冢科技將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