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這就是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
在古代,將大寒分為了三種物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雖然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而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母雞也開始孵化小雞了,萬物都有了新的開始。
大寒至立春的這段時間裏,有很多重要的習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
大寒習俗之尾牙祭
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輕鬆的節氣。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
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第二年要解僱誰。因此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大寒習俗之吃臘八粥
大寒時天氣雖然寒冷,但是也快接近春天,所以也不會像冬至一樣酷冷。按照我國的大寒習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年到大寒節時,人們便開始忙着除舊布新,腌制肉類,準備年貨。
對於北方人「臘八」是非常重要的日子,這一天,人們都會用大米、花生、綠豆、紅豆、蓮子等熬成美味的臘八粥,也是一年之中不可缺少的主食。
大寒習俗之喝雞湯
寒冬季節,南京人通常會燉湯和羹。大寒是農曆四九前後,一九一隻雞習俗還是被很多家庭推崇,這時,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里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但是燉雞湯不宜使用高壓鍋,因為營養物質在小火慢燉的過程中才能慢慢釋放出來。使用高壓鍋雖然可以縮短煮熟的時間,卻達不到煲湯的效果,所以選用砂鍋燉最合適不過。
大寒習俗之吃消寒糕
「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種,這種習俗在北京已經流傳很久。它有潤肺健脾胃、溫散風寒的功效,能使身體感到暖和。
大多數人會選擇「大寒」時吃年糕,是因為吃年糕還有「年高」的意思,比喻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頭。
大寒節氣養生可以多吃「三冬」,冬棗、冬甘蔗、冬瓜。
冬棗
冬棗營養非常豐富,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C含量尤其豐富,有「活維生素丸」之美譽。可解毒保肝、防治心血管病、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冬甘蔗
冬甘蔗能補血潤燥,不但提神,還能清熱、下氣、補肺益胃。甘蔗含有大量的鐵、鈣、磷、錳、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鐵含量特別多,素有「補血果」的美稱。入冬後,很多上班族常會感到頭暈嗜睡,反應能力下降,這時吃些甘蔗就大有益處。
冬瓜
冬瓜的膳食纖維很多,可幫助降低血糖,降低體內膽固醇,降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冬瓜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低,對高血壓患者而言也是不錯的食療佳品。
需要提醒的是,冬季吃「三冬」,一次不要吃太多,都別生吃,最好是在做湯或煮粥時加點。
另外,大寒時節養生一定要注意驅寒保暖,晚上要早點睡覺,早上則可以適當的晚點起床,平時可以進行慢跑、太極拳、打籃球等體育鍛煉,但都要注意適宜、適度,同時室外活動時間不能太早,可以等日出後再運動。
聲明: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