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項目
主體結構完工
日前,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項目主體結構完工,目前每天大概有50餘名工人在現場作業,他們將陸續拆除用於主體結構施工的支撐架和模板等支撐物件,這項工作預計本月底完成,同步開展裝飾及機電安裝作業。成都市琴台路73號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項目正按照施工節點順利推進,除了內部裝修外,停車場主體結構外部已開始進行土方回填,同步進行地面景觀打造。
地處成都鬧市區的文化公園,附近人來人往,車來車往。公園周邊不僅集中了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中醫大附屬醫院等大型公共服務機構,還分佈了青羊宮、百花潭公園等景區,日均人流量近4萬人。不久之後,文化公園所在地將建成一座600車位規模的公共智慧停車場,緩解周邊交通擁堵和停車難等問題。
地下三層自走式停車場
建築面積超兩萬平米
可與地鐵青羊宮站實現無縫接駁
在成都地鐵5號線青羊宮站C口出站口左側,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項目仍舊被施工圍擋包圍。在項目施工現場可以看到,工人們正在拆除地下停車場中做支撐的鋼管和木料,然後進行捆綁,通過地下停車場暫時保留的一個天井,一台塔吊將這些地下的材料吊運到地面上的一個區域進行集中堆放。
「由於停車場主體結構已經完工,現場就不需要這些做支撐的物件,我們會陸續將這些物料運出去,預計5月底清理完畢。」現場施工人員表示,待停車場內的支撐物料拆除完畢後,接下來就會進行內部裝修,「主要會進行機電安裝和裝飾工程。」
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項目為地下三層自走式停車場,總建築面積22603.16平方米,車位數達600個,總投資約1.3億元。順着施工現場通往地下的樓梯走進停車場看到,主體結構中布局了電梯、樓梯間、通風口和兩處車輛入口。
...
「地下停車場層高3.8米,每一層的建築面積達7000餘平米,停車場開闢了兩個車輛入口,一個連接一環路,另一個連接青羊正街,這樣能方便不同方向的車輛駛入。」施工人員說。
就在施工現場靠近一環路的一側,一台挖掘機正在作業,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地下停車場將與地鐵青羊宮站實現聯通。「未來,你在這裡停車,可以直接進入地鐵站,也可以通過地鐵站的走道達到對面的街道,這樣就便於市民通行。」施工人員說。
通過景觀提升
打造公園場景
交通擁堵、停車難問題將得到緩解
根據規劃,地下停車場的正上方將實施景觀提升。未來,文化公園內原有綠化面積也將增加1500餘平方米,綠地內花卉面積將達到3000餘平方米,將呈現更符合市民遊客休憩、娛樂、賞景需求的公園場景。記者現場看到,停車場主體結構外表已經進行了一道防滲處理,而在後續的景觀營造階段,施工方還會進行地面防滲處理。
實際上,這個項目還有一大功能是緩解省醫院周邊交通擁堵,解決市民群眾停車難等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項目周邊日均人流量近4萬人,一直存在停車難題。
「周邊除了醫院停車場外,大型公共停車場較少,而這裡車流量較大,這是一個面向市民開放的停車場,未來,無論是到省醫院附近辦事、就醫,或在青羊宮、百花潭、文化公園遊玩,市民都能享受到便捷的停車服務。」施工人員說,附近的居民也可以在此停車。
(來源:成都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