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對於任何一對新人而言,都是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事。
普通人辦婚禮,在追求浪漫的同時,還需要基於經濟的考量;但對於富豪們而言,他們對婚禮的要求只有四個字——盡善盡美。
大眾對於豪門婚禮的印象,是凱特王妃價值40萬美元的天價婚紗;是黃曉明給Baby的588萬聘金;是李玟所佩戴的800萬定製珠寶……
然而這些讓人咋舌的數字其實只是豪門婚禮總花費的九牛一毛,富人們在婚禮上的一擲千金超乎很多人的想像。
雖然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但BBC推出的這檔紀錄片,為我們的想像插上了翅膀,用鏡頭揭開了豪門婚禮背後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的名字叫——《百萬婚禮策劃》。
紀錄片的主人公不是某位豪門新娘,而是一位婚禮策劃師——Lelian Chew。
在成為一名婚禮策劃師之前,Lelian在高盛幹了10年,在投行供職的這段時間,讓Lelian有機會接觸到眾多亞洲的富豪,她對他們的喜好和消費習慣了如指掌,並從中看到了做婚禮策劃的商機。
Lelian的婚禮策劃公司與市面上大部分的策劃公司不同,只承辦豪門婚禮,一年的訂單量只維持在12單左右。
和普通的婚慶公司相比,12單的業績少得可憐,但事實上它們的平均價值都超過了百萬美金。
Lelian的主要客戶群體以亞洲富豪為主,大多來自於中國、印尼和新加坡。這3個國家的人對婚禮的重視程度很高,一場婚禮的策劃期也往往長達18個月之久。
跟着Lelian的視覺,我們也能夠窺探到真正豪門婚禮的奢華程度。
一、大費周章的結婚場所
婚禮策劃的第一步,是挑選合適的舉辦場所。
富人們對結婚場地的偏好,可以說是千奇百怪,而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Lelian只能大費周章。
來自香港的Derek和Noel 是典型的富二代,父母對子女疼愛,也為了彌補自己年輕時經濟匱乏的遺憾,願意斥巨資為他們辦一場世紀婚禮。
老一代的人,喜歡室內婚宴的形式,所以他們把婚禮地址選在了香港君悅酒店,這是一家老牌的五星級酒店,裝潢充滿了復古奢華風,能在這裡舉辦婚禮也非常體面。
但是對於Derek和Noel來說,他們其實更向往時尚感強一些的戶外婚禮。為了同時滿足兩代人的需求,Lelian絞盡腦汁,最終提出「將花園搬進宴會廳」的方案,通過鮮花植被將婚宴大廳布置成戶外花園的模樣。
這個方案最終得到了業主的認可。
而這種程度的要求,在Lelian所接受的案例中只能算小兒科。
Prairie和Roger的父母都是華僑,他們的婚禮選在了巴厘島舉行,婚禮舉辦地選在了日均租金8萬美元的海邊懸崖度假山莊。
他們對Lelian提出的要求是,婚禮要在游泳池上舉行。
聽起來似乎不是什麼很難的要求,但是他們給Lelian布置場所的時間只有一個晚上,因為新人想給賓客們一個驚喜:前天晚上明明還是泳池的地方,第二天突然多出一條鋪了白毯的聖潔之路。
雖然客戶的要求近乎無理,但是Lelian卻毫不猶豫地給出答覆:可以。
二、「無上限」的婚紗
除了婚禮場地,婚紗絕對是一場婚禮上的重頭戲。
陪客戶挑選婚紗,也是Lelian最喜歡的工作項目之一。
富人們的婚紗,幾乎都來源於國際大牌——一套成衣的價格大約在1萬美金左右,而如果是量身定做,那麼衣服的價格隨隨便便就能飆升到百萬美元。
對於不差錢的豪門新娘而言,並不需要為挑選哪一件婚紗煩惱,她們對於婚紗價格的要求沒有上限——雖然價值不菲,但是她們往往一次性會購買多件婚紗方便婚禮上更換。有些新娘的婚紗甚至多達10套。
如此來看,光婚紗的花費就已經突破了百萬美金。
三、不設預算的婚用珠寶
挑完了婚紗,就該挑搭配婚紗的珠寶了。
紀錄片中拍攝了兩段Lelian陪客戶挑選珠寶的片段。
第一段,新娘帶走了一對鑽石耳環、一枚含3.7克拉的戒指,一條鑲嵌了40克拉鑽石的項鏈和一塊價值不菲的鑽石手錶,總花費是700萬人民幣。
第二段,更是讓人見識到了富人的購物方式:
準新郎的家庭常年向卡地亞採購大量珠寶,因此是卡地亞的VVIP客戶,所以當一對新人進店時,卡地亞早已經是「嚴陣以待」。
一對一服務的客戶經理熟知老客戶的各種喜好,早早備下了合他們口味的下午茶和香檳,能夠讓客戶更悠閑地挑選珠寶。
而這些珠寶,都是臨時從國外調運過來的,款式模仿的是英國皇家設計,只不過為了皇室珠寶的獨一無二,也為了保證客戶珠寶的獨一無二,做了些許的更改,但其端莊大氣程度與皇室一般無二。
而當被問到對此次珠寶採購的預算時,新人們的回答是:沒有預算,喜歡就會買。
四、「燒錢」的婚禮細節
除了以上這些大項,富人們對於婚禮的重視程度還體現在對於細節的把控。
因為凱特王妃結婚時捧過一把鈴蘭花,所以有新娘也想效仿,但她的要求比凱特高,要的不是一把而是一束。鈴蘭花很脆弱,碰之易折,為了幫新娘作出一束鈴蘭捧花,Lelian訂了整整300束,費用是6萬人民幣。
為了讓婚禮更有質感,Lelian調用了古董水晶燈做裝飾,而為了襯托水晶燈的美,她又需要為它們製作巨大的鮮花底座,每一個底座則需要上千朵的鮮花,重達1.5噸。
Lelian說:光是鮮花的費用就足夠普通人買一棟不錯的房子。
看到這,可能很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能辦得起百萬美元婚禮的究竟是一群怎樣的年輕人?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這些人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像Derek和Neol一樣的富二代,依靠父母的力量來支付一場百萬美元的婚禮;
而另一類則是像Prairie和Roger一樣的創業者,他們早早實現了財務自由,一場婚禮的耗費可能還不及身價的百分之一。
對於豪門婚禮的窮奢極欲,很多人都覺得沒必要,甚至連節目組也對其是否過於鋪張而有所質疑,為此,影片中有多位婚禮策劃師被問及:如何看待這些百萬婚禮?
可惜的是,沒有人願意表達真實的想法,大多數人都用「尊重客戶的個人選擇」等標準答案來搪塞。
其實,番茄君倒是覺得這些婚禮雖然耗費巨大,甚至已經到了窮奢極欲的地步,但也無法成為大家評判它們的理由——畢竟他們自己賺的錢,想怎麼花都是個人自由。
番茄君只想深深感嘆一句:有錢真好!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陽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