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動畫短片集,可能有觀眾會說起網飛出品的《愛,死亡和機械人》。但是從豆瓣評分上看(第一季9.2分,第二季6.8分,第三季8.5分),其觀眾口碑參差,剔除國外濾鏡也能看出其質量良莠不齊。而前段時間,B站就推出了相同形式的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並一開分就拿下豆瓣9.5的高分,甚至超過《愛,死亡和機械人》最高的一季9.2分。《中國奇譚》到底有什麼魔力,居然能讓挑剔的觀眾給予如此高的口碑?
(《中國奇譚》豆瓣評分)
看一下《中國奇譚》的出品方就能略知一二,一個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推出過《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這樣首屈一指的世界級質量動畫的公司。而另一個是國內最大的動畫社區平台B站,聚集了最了解動畫的用戶群體,又推出過《伍六七》、《時光代理人》等在海外動漫評分網站MyAnimeList全球動畫作品歷史總榜上刷新記錄的動漫作品。強強聯手,怪不得一出手就推出叫好又叫座的精品。除了豆瓣9.5的高分,《中國奇譚》已上線的三集取得了超7000萬播放量、300萬追番人次的亮眼成績。
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舊瓶裝新酒,將唐僧師徒四人放在後景,而別出心裁地將一個小豬妖安排為主角,側面重述了中國傳統故事《西遊記》。又把職場、打工人、家庭羈絆等現代人的生活主題放入傳說故事,將映射現實的劇情通過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來,引人入勝,讓表達又新穎又具現實感。故事結構又一波三折,兩重結局讓觀眾又驚又喜。該片在畫風上借用中國潑墨和青綠山水的意蘊,融合出具有中國韻味的獨特畫風,結合故事,立刻將觀眾帶入腦海里關於幼時動畫片的童年回憶。
(《小妖怪的夏天》中的打工妖)
而最詭譎的一集《鵝鵝鵝》則畫風突變,呈現聊齋式的中式志怪故事。講述了一個貨郎在送鵝途中遇到的離奇故事。人物設計上頗具中國傳統風格,如最後出現的女子極容易讓人想起中國名畫《唐宮仕女圖》,而狐狸書生的動作設計又是對經典動畫《天書奇譚》的致敬。《鵝鵝鵝》將中國水墨的寫意風格極大突出,只用黑白灰三色描繪背景里的山巒、草木、雲海、鳥獸等,只在重要的細節點幾筆赤色,呈現出國畫中的水墨丹青之韻。劇作上,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只用第二人稱字幕推進情節,用默片的形式最大程度加強故事的驚奇感。
(《鵝鵝鵝》中的中國水墨風)
最新一集《林林》中,通過少女狼林林的人形與狼形變化、人踩出狼腳印、狼踩出人腳印等細節,讓一個「殘酷青春物語」類的故事映射出身份認同的大主題。而片中隱含的關於身份、誘惑、母愛、父權的多種討論,讓故事呈現出豐富的內涵。與前兩集相同,這一集同樣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取材,如從少數民族的鄂倫春族與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裏汲取靈感,插曲直接化用《詩經》,又將中國繪畫和審美的意蘊融入三維效果,以低飽和、強質感控制營造一種中式「寫意」。導演還以抽幀技術將三維動態與迪士尼、皮克斯等主流三維動畫做出差異,讓三維動態具備一定程度的手工感,更接近中國傳統中的偶戲。
(《林林》中的CG細節)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前輩們勇探民族風格之路,開創了「中國動畫學派」,形成了水墨、剪紙、木偶、摺紙等極具中國特色的動畫製作形式。中國動畫始終繼承傳統並大膽創新,《中國奇譚》就是中國動畫民族化的優良代表,傳承上美影「不模仿別人,不重複自己」的創作理念進行的創新和嘗試,探索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新形式、新道路,力求彰顯中華民族精神和東方美學風格。
近年來,中國動畫不論是票房收視,亦或是內容革新上的亮眼表現,都足以證明中國動畫產業發展的崛起。正是《中國奇譚》這樣高水準的動畫作品對動畫內容的不斷創新,上美影公司對創作傳統的不斷堅持,以及B站這樣的平台對國產動畫的大力推動,才有中國動畫工業的繁榮發展。也期待《中國奇譚》後五集的故事和它所發揮的長尾效應,更期待中國動畫產業能推出更多優質動畫,輝映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