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CCTV6銳評最近火熱的國產動畫《三體》。不愧是六公主,一番中肯的點評,句句在理,罵人都是光明正大,指名道姓,還客客氣氣不帶一個髒字。可把很多網友給看樂了。
央視點評中,主要指出了《三體》動畫失利的原因:
重場面,輕文戲。很多設定沒有交代清。
人物塑造過度娛樂臉譜化。
大場面做得爛,沒有衝擊力。
作為一部超級IP的國產動畫,能被央媽在節目上拉出來鞭打八分鐘,有此殊榮,《三體》動畫可能已經是國產動畫界的一個里程碑式作品了。
央視雖然點評出了動畫失利的原因,但《三體》動畫該如何改進,該做成什麼樣?央媽也無法給出具體的建議和答案。
而從商業的角度上來說,《三體》動畫其實就是國產動畫一次失敗的勇敢嘗試。
近幾年,國產動畫但凡有一兩部拿得出手的作品,普通大眾那叫一個驕傲高興,國漫崛起大喊三天三夜,然後不久之後才又發現,國漫其實一直在做仰卧起坐。
而國產漫畫已經躺屍很多年了 卻沒人問津……
作畫:寒舞C
動畫也好,小說也好,電影也好,都屬於文娛商業作品。那它們都逃不出一個底層最基本的邏輯問題:如何變現賺錢?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對比下日漫。
眾所周知,日漫發展了幾十年,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商業體系。一部日本動畫,它可以面向全世界各個國家賣動畫版權,賣BD碟片,賣周邊,賣原作,有的作品火了,還可以賣動畫歌曲,賣聲優演唱會,賣劇場版BD,賣動畫電影票。
起碼好的動畫作品是不愁不賺錢的。
那麼問題來了,國產動畫靠什麼賺錢?日漫那些賺錢的門路,我們似乎都沒有,或者說相關的行業還不夠成熟……
一部好點的動畫,一集製作費十幾萬,按12集算那就是一部動畫一百多萬的成本費。請問國產動畫靠什麼回本?
國產動畫,跟其他影視劇一樣,目前還只能停留在靠賣視頻會員的商業模式里。這個模式很不穩定,而且水分極大。對於巨資投入的作品而言,這點回報簡直是杯水車薪……
《三體》動畫這次就大膽地嘗試了一條門路,以前不少動畫人想走但不敢大大方方走的路:靠廣告植入。據說頭部廣告贊助商的廣告費都是2000萬起……
而三體動畫這次無孔不入的廣告植入的最終效果,大家可能也看到了。錢是賺到了,但把動畫公司招牌和作品口碑都賠進去了……
一線頂流作品賺大錢不稀奇。但只有大量中端的動畫公司,動畫人賺到錢,產業才算健康,這條路才能持續走得下去!浪里淘沙 持久之下才能湧現金品。
如果作者都沒錢吃飯,想認真做好個作品,還得自己賣房子賣車子倒貼。你還指望這個行業能精品倍出,彎道超車,閃耀國際嗎?
大資本的加持下,導演和編劇的部分話語權必然被剝奪,《三體》動畫可能已經成了國產動畫,一次大膽商業突破嘗試的犧牲品。但問題還在那裡,如何保持初心還能健康盈利?國產動畫的出路在哪裡?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現如今嚴峻的內憂外患的大環境下,這可能需要我們動畫人長時間反覆艱辛的踏實摸索……
願不久之後,無論你,我,還是動畫,我們都能迎來一個光明的未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