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島內的地方縣市長選舉已經落幕多時,國民黨籍縣市長候選人的表現普遍不錯。國民黨派出角逐高雄市長的女性政客柯志恩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高雄拿下了四成以上的選票,算是雖敗猶榮。而她也因此成為了趙少康的座上賓,經常在趙少康的政論節目中擔任嘉賓。近期柯志恩在節目中探討大陸遊客時竟然公開妄稱:「大家對於陸客都是又愛又恨,他們的到來的確能夠帶動經濟,但是也會影響旅遊的品質」。在2019年之前,台灣島每年都會迎來成千上萬的大陸遊客。這些陸客為台灣島內的旅遊業和觀光產業帶來了大量的利潤,但是柯志恩等政客卻忘恩負義,反咬一口,只能說是拉低了台灣人的整體素質。
柯志恩
曾經繁榮的兩岸旅遊業
2005年,兩岸的旅遊部門開始協商開放大陸遊客赴台灣旅行的相關事宜,還成立了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2008年6月13日,國民黨馬英九上台一個月後就與大陸簽署了《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協議當中規定從2008年7月開始,大陸居民旅行團就可以正式前往台灣旅遊。2008年7月4日,首發團就乘坐包機飛向了寶島台灣。2009年,台灣島內又修改了相關規定進一步放寬了標準,降低組團人數為5人以上,延長旅客在台停留期間至15日。2011年6月28日,台灣正式允許大陸居民自由行,以北京、上海、廈門作為第一批試點城市。2012年4月28日,天津、重慶、南京、廣州、杭州、成都、濟南、西安、福州、深圳等10個城市成為了第二批試點城市。從2008年到2013年4月,共計有541萬9503人次的大陸遊客前往台灣觀光,島內的旅遊業也賺得盆滿缽滿。
大陸遊客首發團
根據台灣島內經濟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自從2008年開放大陸遊客前往台灣觀光,到2012年擴大放開自由行。大陸遊客在台灣創造了相當於3844億元新台幣的外匯收入,團體旅客帶來約2218億元新台幣的外匯收入。這說明開放大陸遊客自由行僅僅一年的時間,大陸民眾就為台灣島創造了1626億元新台幣的收入。而2012年的台灣地區預算分配之中,用於防務方面的預算為3096億元,相當於大陸自由行一年的收益就頂得上台灣全年防務預算的半數以上。大陸遊客對於台灣經濟發展的帶動力自然是顯而易見的,大陸遊客也成為了台灣觀光產業和零售業的「搖錢樹」。大量的禮品和土特產商店都擠滿了大陸的遊客,甚至出現了貨品供不應求的局面。台灣有名的小吃鳳梨酥在2010年之前的產值只有20億元新台幣,陸客蜂擁而至後立刻躥升到了250億元新台幣,穩居台灣特色禮品第一名的寶座。
台灣禮品
馬英九上台後,兩岸之間的關係良好,也正好趕上了大陸經濟騰飛的黃金時代。陸客在台灣的消費水平甚至連商店老闆都為之瞠目結舌,出手之闊綽更像是來集體掃貨。位於高雄的海產店老闆伍進昌自述:「陸客到店裡買魚膠及網鮑等高檔貨,一買就是十幾萬元。東南亞旅客哪有這種消費實力?」2015年,大陸遊客在台灣帶來的累計外匯收入超過了一萬億新台幣。而大陸可以赴台個人游的試點城市也上升到了47個,大批的大陸民眾前往台灣觀光,旅遊業一派繁榮景象。可是島內的風向也是在這一時間段內開始轉變,台灣的某些媒體刻意放大陸客在台灣的負面報道,從而影響了整個台灣社會。
大陸遊客赴台個人游
台灣島內的社會成分混雜,旅遊業和受惠於大陸遊客的台灣人只佔一部分。剩下的台灣人對於大陸遊客的印象還是來自於媒體和自身生活的感知。大陸人蜂擁而來,在台灣島內出手闊綽,自然就會造成島內商場的擁擠現象。這和台灣人之前的購物體驗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台灣人就會感到不適。同時,島內長期宣傳大陸的生活水準不如台灣,可是當他們看到了大陸人真正的實力之後,心中的「酸葡萄」心理就開始發酵。這讓一些媒體看到了可乘之機,開始大肆報道大陸人的負面新聞。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很多大陸遊客在台灣公共場所內大聲喧嘩,隨地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現象的確出現在陸客旅遊團中。這自然會招致反感,加上媒體的刻意煽動,很多台灣人對於大陸遊客的印象並不好。「認為他們拉低了台灣旅遊品質」的論調實際上在十幾年前就存在於台灣的輿論場合中。
兩岸旅遊業繁榮景象
這種不良的媒體論調慢慢演變成社會心理,開始植根於台灣人的心中。特別是媒體的報道之中有真也有假,但他們並沒有加以甄別,一股腦地將全部的黑鍋都推到了大陸的頭上。比如島內媒體經常會報道大陸遊客在台灣島內亂扔垃圾,致使觀光遊覽區垃圾滿地,更有人踐踏草坪破壞花卉。可是在兩岸終止自由行之後,陸客人潮不再,台灣島內的不文明現象仍然存在。2021年的台灣省嘉義縣圓仔花海種植區就特意樹立了警戒線,禁止台灣本地的觀光客進入踐踏。實事求是地說,大陸遊客當中確實存在不文明的情況。比如根據資料顯示:「2014年有5名大陸遊客在台北101大廈鼎泰豐餐廳用餐時,1名隨行男童內急,家長竟讓他直接在餐廳兒童椅上便溺於塑料瓶中」。雖然陸客旅行團中存在這種現象,但這不應該成為政客操弄政治話題的手段。
2021年的嘉義花海
當陸客成為政壇角力的話題
蔡英文上台後,兩岸關係很快就跌到了谷底,旅遊業首當其衝。在這短短的幾年間,大陸遊客越來越少,島內的相關從業者叫苦不迭。2016年7月19日,來自遼寧的陸客觀光團在台灣桃園發生火燒車事件。車上24名大陸遊客、一名台灣司機和一名台灣導遊共26人全部遇難。事故發生的原因至今眾說紛紜,但無論真實的結果如何,司機都是毫無疑問的罪魁禍首。可是蔡英文在事後的弔唁活動中竟然還給司機送上了「典範長昭」的輓聯,而對於大陸罹難的遊客不聞不問。台灣島內民眾對於大陸的敵意還在其他的方面得以顯現,2016年大陸遊客在台灣花蓮的一家小吃店內因為所點菜品遲遲沒有做好而與店家發生了爭執。店家竟然大吼:「出去,把錢退給他,強國人有什麼了不起」。種種現象都說明島內的民眾並沒有對於為台灣外匯做出切實貢獻的大陸遊客心存感激,反而還有敵視情緒。
蔡英文送出的輓聯
2019年,台灣島內的選舉臨近,民進黨倒行逆施不得人心,以至於想要把黑手伸向大陸以刺激兩岸關係。整個台灣社會也開始躁動起來,民進黨的蔡英文更是在2019年7月趁機「過境」美國紐約、夏威夷等地。2019年7月31日,民進黨的高層還舉辦了「應對紅色滲透」的專題報告會。民進黨磨刀霍霍,心懷不軌。他們為了政治利益向來是毫無底線可言,2018年台灣當局就曾經拒絕批准兩岸在春節期間的176個航班,從而導致約5萬台胞「有家難回」。為了避免他們對於陸客動手,大陸自然也要出台措施。2019年7月31日,大陸有關方面發佈了一則通知。通知的內容很簡短,即:「鑒於當前兩岸關係,大陸47個城市的居民赴台個人游試點暫停。」這則通知的出台完全是民進黨咎由自取的結果,但最終為其買單的則是島內的旅遊工作者。
柯志恩大放厥詞
時至今日,兩岸之間的個人游依舊沒有恢復。而國民黨的柯志恩此時舊事重提,倒是值得玩味。柯志恩在趙少康的政論節目中探討關於陸客在海外旅遊受阻時話鋒一轉,重新提及當年陸客到台灣的旅遊情況。她還說:「大家對於陸客是又愛又恨,愛的是他們一來就可以帶動所有的經濟,討厭的是他們會影響旅遊的品質。」兩岸關係和睦,島內旅遊業蓬勃發展時期,國民黨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柯志恩是國民黨的資深成員,但是卻揣着明白裝糊塗,始終以有色眼鏡來看待大陸,毫無飲水思源的品質可言。這已經不是柯志恩第一次如此行事,在兩岸往來繁榮的時期,柯志恩在台灣省淡江大學擔任教務長。2014年,一名來自浙江的女生蔡博藝想要參選淡江大學的學生會主席,在島內引發了軒然大波。
蔡博藝
蔡博藝品學兼優,在台灣省的淡江大學交流期間想要參與學生會主席的選舉,但卻遭到了種種不公和刁難。有人質疑她擁有「共青團員」的身份,有人懷疑這是大陸的「統戰策略」。其他的候選人更是因此而揪住不放,不惜以退選為要挾。最後因為投票率只有15%,蔡博藝落選。而身為台灣大學教務長的柯志恩則說:「選舉結果也許代表淡江大學還沒準備好接受一個特別的學生會會長。」2021年,台灣省的釋迦果因為檢測出了有害寄生蟲而被大陸禁止輸入。柯志恩則滿不在乎地說:「釋迦果一般都是黑黑的,沒有吃過一個全部都是綠的。再說外面有蟲也沒什麼了不起,中國大陸應該檢討一下。」這番言論既無專業性也沒有基本的素質,完全就是用有色眼鏡來看待大陸。殘留有寄生蟲的水果,憑什麼大陸要照單全收。
柯志恩要大陸檢討
台灣島內的民進黨和國民黨常常向大陸叫囂,要求給予他們所謂的「平等」。但是近十幾年的兩岸交流又何曾平等過?大陸學生在島內遭到刁難,大陸遊客為台灣的旅遊業貢獻了巨額利潤還要被視為「冤大頭」,被扣上了數不清的黑鍋。大陸一直都在隱忍,放低自己的身段,想要和台灣搞好關係。可到頭來卻是痴心錯付,台灣絲毫也沒有領情。即使大陸遊客為他們輸送了上萬億新台幣,依舊緣木求魚。這也告訴我們,單純依靠經濟手段根本無法換回台灣的人心,飲水思源、投桃報李這種品格似乎並未在島內紮根。兩岸繁榮時期,台灣的商家與其說是歡迎陸客,倒不如說是歡迎陸客錢包當中的鈔票。貿易歸貿易,政治歸政治,台灣島內的社會對於這兩點區分得非常清楚。即使我們投入再多,也依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換回的只能是他們「又愛又恨」的扭曲心態,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