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灣中時報道,蔡當局擬推出振興券促進消費,國民黨上午開「振興券難振興」記者會,點出「給太少、發太慢、太複雜、太沒力」等四大問題,並以先前「紓困方案」細節太多,項目太雜,讓申請的民眾抱怨連連為例,指「振興方案」重蹈覆轍,不僅人民實拿金額不多,發放時程拖太久,領取及使用的方式更是繁瑣複雜。國民黨批判從酷碰券到振興券,凸顯蔡當局無能,呼籲振興措施應以「快速、直接、簡單、有效」為原則,才能真正促進消費、振興經濟。
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說,振興券初步規劃是每人花1000元可換3000元振興券,沒有排富及年齡限制,但實際折抵後,每人僅實拿2000元消費補貼,對比馬英九當局時期推出3600元消費券,相差快一倍,若依民進黨批評3600元消費券效果有限的邏輯,補貼金額更少的振興券能有多少效益?
她指出,因疫情衝擊,島內消費市場幾近萎縮,促進消費是振興經濟的當務之急,不僅國民黨倡議應排富發現金6000元,全民消費救經濟,多位工商團體領袖也呼籲加碼到5000元。蔡當局希望民眾多消費,就應提供更大誘因,提高民眾消費意願,振興經濟才有效果。
此外,據蔡當局初步規劃時程,振興券6月初宣布規劃,6月中啟動預約,預計7月暑假正式上路,但按「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若6月7日仍零本土病例,將擴大開放島內正常生活」,顯示6月初島內疫情應能平緩,民眾生活限制可望解禁,進入振興經濟階段,蔡當局卻要7月才啟用振興券,根本緩不濟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