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赤壁之戰後,天下逐漸形成三分之勢。曹操一統中國北方,實力最強。孫權統領江東六郡八十一州,虎視荊襄之地。最艱辛的就數劉備了,從寄人籬下到占荊州,奪西川,戰漢中,一步步發展壯大。不但要與曹操死磕,還要時刻防備着江東來討荊州。但一步步做大的同時,實力也一步步壯大,尤其西川武將的加入,給了劉備鼎立天下的實力。
下面盤點蜀國24將能力如何,結局又都是什麼樣的:
1,關羽
關羽是蜀國頭號大將,位列五虎上將之首。自隨劉備起兵開始,便不必艱辛,護衛左右,矢志不渝,以忠義無雙,武藝過人被後世尊崇為「武聖」。關羽早期戰績斐然,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千里尋兄。後期長沙戰黃忠,樊城戰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一時風光無兩。
只可惜關羽高傲自大,藐視江東呂蒙,陸遜等人,在攻打襄樊時被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關羽腹背受敵的情況下,突圍麥城時,在臨沮小路被潘璋副將馬忠擒獲,關公寧死不降,被孫權殺害。
2,張飛
張飛是桃園結義中的老三,長得「豹頭環眼,聲若驚雷,勢若奔馬」,掌中丈八蛇矛,坐下烏騅馬,有萬夫不當之勇。長板橋頭張飛一聲斷喝,嚇退曹操百萬大軍,巴郡義釋嚴顏,巴西之戰三敗張郃,盡顯名將風範。但張飛暴虐無恩,在劉備東征的前夕,因鞭打士卒,被范強張達殺害。
3,趙雲
趙雲是劉備麾下早期大將之一,官渡之戰前夕在卧牛山歸順。趙雲很早就與劉備相見,握手灑淚而別。趙雲忠義無雙,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出阿斗,甘夫人以及簡雍等人,倍受劉備器重。在漢水之戰,趙雲一桿長槍殺得張郃徐晃等輩膽戰心驚。由於趙雲武藝高強,做事穩重,一直活躍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只可惜第二次北伐前,趙雲病逝家中。
5,黃忠
黃忠是長沙之戰登場的大將,與關羽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箭法更是舉世無雙,箭射關羽盔纓,將關羽逼退。黃忠歸順劉備後,老當益壯,在入川之時大展神威,勇冠三軍。定軍山一戰斬殺曹將夏侯淵,因功被封為五虎上將。
劉備東征時,關興張苞二小將奮勇立功,黃忠不服老,到陣前與吳將交鋒。在追殺潘璋時,中了東吳埋伏,腋下中了馬忠冷箭,當夜隕於營中。成為繼關羽,張飛後,第三位陣亡的虎將。
6,馬超
馬超是西涼太守馬騰之子,馬騰被害後,馬超聯合韓遂一起公開反對曹操。在潼關之戰,馬超連敗張郃,于禁等人,殺得曹操割須棄袍險些喪命。只可惜馬超用而無謀,被曹操用反間計擊敗。投奔到漢中張魯處又處處受制,最後不得已歸順劉備。馬超兵進成都,成為劉備取川功臣。只可惜馬超在蜀國照樣心驚膽戰,在劉備稱帝第二年抑鬱而終。
7,魏延
長沙之戰,魏延見韓玄殘暴不仁,毅然刀救黃忠,斬殺韓玄,大開城門迎關羽入城。後與黃忠為大將隨劉備入川作戰,立功無數。在取得漢中後,魏延更是被破格提拔為漢中太守。在諸葛亮時代,魏延南征北戰,成了蜀國第一武將。只可惜魏延剛而自矜,不懂自保,諸葛亮死後被楊儀殺害。
8,李嚴
李嚴在綿竹之戰登場,與老將黃忠大戰「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後因政治需要,被劉備安排為託孤重臣,並留守永安抵禦東吳。本可與諸葛亮同手輔助漢室,但為人貪心不足,並在諸葛亮北伐時,籌措軍糧不利,誘騙諸葛亮撤軍。最終被諸葛亮貶為庶人,在諸葛亮病逝後,李嚴自感啟用無望,抑鬱而亡。
9,關平
關平是關公義子,在關定庄拜關羽為義父,此後隨關羽南征北戰。在襄樊之戰時,更是力敵勇將龐德「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在關羽出戰期間,關平眼觀六路,護佑關羽周全。可以說關平已經成長為荊州獨當一面的大將。只可惜關羽毀敗,關平隨父捨生取義,實在可惜!
10,關興
關興是關羽長子,關公遇害後,在劉備面前請命為先鋒。與張苞結為兄弟後,在東征期間大展神威,破孫桓,韓當周泰等輩,被劉備稱為:「虎父無犬子!」諸葛亮南征期間,關興與張苞留守後方抵禦曹魏。第六次北伐時,關興病逝,諸葛亮大哭一場,可憐忠義之人天不與壽!
11,張苞
張苞是張飛長子, 曾為爭先鋒與關興比試武藝。劉備東征時張苞與關興大破吳軍,成為蜀軍主幹力量。在諸葛亮北伐時,張苞追殺郭淮孫禮時,不小心跌落山澗,額頭重傷,回到成都不久後病故。諸葛亮聽聞張苞病故,痛哭直至吐血昏厥。
12,張嶷
在諸葛亮南征孟獲,與祝融夫人廝殺時,張嶷登場,可惜與馬忠雙雙被擒。在諸葛亮北伐時,張嶷與王平,張翼等人同列。在姜維時代,張嶷為了救姜維突圍,死於魏軍亂箭之中。
13,周倉
周倉是關羽在過五關後收留的大將。周倉忠義無比,始終護衛在關羽身旁,從無二心。襄樊之戰時,周倉更是在水中生擒龐德,水性可見一斑。只可惜如此忠義之人,關羽敗亡後自刎而亡。
14,王甫
諸葛亮入川時,留王甫等人輔助關羽鎮守荊州。王甫雖然名不經傳,但對荊州局面卻了如指掌。首先看出糜芳,傅士仁,潘俊不足以受重用。又建議關羽小心提防東吳,嚴防荊州被襲。關羽麥城突圍時,又建議關羽走大路,可惜又被關羽否決。關羽被害後,王甫大叫一聲墜城而亡。
15,廖化
在劉備入川時,廖化來降,劉備命其輔助關羽鎮守荊州。廖化在襄樊之戰時,與關平為先鋒。被徐晃擊敗後,隨關公敗走麥城。後突圍到上庸劉封處求援,被拒後單騎入西川面見劉備。廖化是蜀國的活化石,一直活到蜀國滅亡。
17,傅彤
劉備東征時,以傅彤,馮習,張南為將。陸遜為帥後,火燒連營時,傅彤突圍不得,大罵「吳狗」,死於亂軍之中。
18,吳班
吳班為張飛副將,張飛死後,隨劉備東征。夷陵大敗後,吳班被趙雲所救。諸葛亮北伐時,吳班多與吳懿為搭檔。在最後一次北伐時,吳班在火燒浮橋時,被魏軍亂箭射死。
19,張翼
張翼在雒城之戰時登場,一刀砍死劉璝,迎接劉備入城。在姜維時代,張翼與廖化為蜀國大將,輔助姜維北伐。後在姜維策反鍾會時,死於亂軍之中。
20,劉封
劉封是劉備義子,為人器宇軒昂,勇猛過人。在隨劉備入川時時,與關平為小將同行。漢中之戰後,與孟達攻取上庸諸郡。在關羽敗走麥城時,聽信孟達讒言,致使關羽被擒而亡。最後劉備採納諸葛亮的建議,將劉封賜死。
21,孟達
孟達與法正同為迎劉備入川的功臣,只可惜與法正相比,孟達就落寞很多。後因獻讒致劉封發兵救援關羽,恐懼劉備問罪而投降曹魏。因其才被曹丕所厚待,在諸葛亮北伐時,見蜀軍連連取勝,孟達又暗通蜀軍造反,最後被司馬懿消滅。
22,傅僉
傅彤之子,在姜維北伐時,因膽勇過人,被姜維所敬重。長城之戰時,傅僉擊殺魏將李鵬,活捉王真,不減當年「小霸王」孫策之勇。
公元263年,鍾會大舉進攻傅僉鎮守的陽安關,傅僉本想以逸待勞,擊潰魏軍,誰知守將蔣舒趁機投降魏國,緊閉城門不放傅僉入城。傅僉無奈殺回,最終死於亂軍之中。
23,諸葛瞻,諸葛尚
鄧艾偷渡陰平後,蜀國大亂,諸葛瞻臨危受命,率軍在綿竹抵禦魏軍。諸葛尚年方十八,一人獨退鄧忠師繤二將,殺得魏軍大敗而回。只可惜諸葛瞻不識兵法,中了鄧艾埋伏,兵困城中。諸葛瞻,諸葛尚父子皆死於亂軍之中。
24,姜維
如果說蜀國最後一位大將是誰,那一定是姜維姜伯約了。姜維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登場,天水之戰,姜維力挫老年趙雲,又率軍偷襲了諸葛亮營寨,被諸葛亮稱為將才。歸順諸葛亮後,姜維多次設計大敗魏軍。諸葛亮死後,蜀國姜維,費禕執政,等到姜維掌權後,便開啟了數次北伐之路。可惜遇到了一生之敵鄧艾,兩人互有勝負,但姜維始終難以取勝。
公元263年,鄧艾偷渡陰平,蜀國滅亡。姜維於是設計投降鍾會,策動鍾會造反,趁機恢復漢室。只可惜事情敗露,姜維自感無力回天,自裁而亡。
總結:從以上諸將結局來看,少有壽終正寢之人,可見蜀國國力弱小,爭霸機會最渺茫,又有復興漢室的責任,所以每個人壓力都很大。之所以不是36將,而是24將盤點,也可說明相比魏國人才濟濟,蜀國確實實力相差懸殊!至於王平,馬岱,關索等人並未交代結局,所以不在其列。
以上資料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