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6年1月5日,國民政府發佈了一則公告。公告中說道:
「外蒙古人民於1945年10月20日舉行公民投票,中央曾派內政部次長雷法章前往觀察,近據外蒙古主持投票事務人員之報告,公民投票結果已證實外蒙古人民贊成獨立,茲照國防最高委員會之審議,決定承認外蒙古之獨立,除由行政院轉飭內政部將此項決議正式通知外蒙古政府外,特此公告」
隨後,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政府表示支持蒙古加入聯合國。不久,國民黨政府正式與蒙古建立外交關係。
毛主席正在看報
外蒙古獨立的消息傳到毛主席的耳邊時,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沒有說話,然後點燃了一根煙,一個人抽了起來。
此時毛主席的心情複雜萬千,可是為了解放全國,在立場上不得不公開支持蘇聯和外蒙,而這件事情成為了毛主席的一塊心病。
蔣介石為了一己私慾,致使外蒙走向獨立
眾所周知,外蒙處於中俄兩國之間,北面與西伯利亞接壤,可以直接威脅到赤塔、新西伯利亞工業區;西面與中國相鄰,呈弓歐形橫跨中國正北方,從二連浩特遙首相望的扎門烏德出發,到北京僅僅只有600多公里。它的戰略位置相當重要,那麼它又是怎麼丟失的呢?
如今的外蒙
說起蒙古,就不得不提到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成吉思汗了。他被眾人認為是世界上最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而大蒙古國也是由他一手建立的。
成吉思汗通過武力征服了整個蒙古草原的所有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國,這也是元朝的前身。從元朝建立以後,外蒙這片廣闊的土地正式納入了中國的領土範圍。
到了清朝的時候,為了加強對外蒙的統治,清廷採用了分而治之、讓蒙古各部與中原文化融合的措施,但沒有起到效果。當時蒙古各部與清政府之間有過多次的武裝衝突,由於蒙古自身實力較弱,每一次戰爭都以失敗告終。
時間轉眼來到了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整個中國陷入了巨大的社會危機和民族危機。帝國主義國家把魔爪伸向中國,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底層的老百姓
在眾多的列強之中,對中國威脅最大的無非就是北方的沙俄了。沙俄趁着我國面臨內憂外患的時候,不斷地蠶食中國北方的領土,之後他們把魔爪伸向了蒙古。
1911年,孫中山先生髮動了武昌起義,之後清帝宣布退位,中國從此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正當中國處於內外交困之際,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成立了大蒙古國,從此開始了蒙古的獨立之路。
北洋政府上台後,任命徐樹錚將軍為西北籌邊使,負責經略蒙古事務。徐樹錚利用蒙古各部之間的矛盾,再次將蒙古全境歸於中國政府的統治之下。
可好景不長,外蒙的分裂主義勢力在蘇聯的支持下,於1924年再一次走向了獨立。此後中國一直處于軍閥混戰的局面,不管是北洋政府還是國民黨,都無暇顧及蒙古的問題,從此外蒙徹底脫離了中國政府的控制。
20世紀初的蒙古人民
1945年春天,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雅爾塔召開了秘密會議。為了換取蘇聯的對日作戰,美英蘇三方出賣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承認了外蒙古的獨立現狀。
蔣介石得知中國的利益被美國人出賣後,當即派出宋子文、蔣經國等人前往蘇聯進行談判。面對中國的請求,斯大林以強硬的口氣回應道:「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軍事戰略角度上去考慮的。倘若有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從外蒙古方向對蘇聯發起進攻,西伯利亞鐵路被切斷,那蘇聯就完了。」
經過多次的談判,國民政府得到蘇聯不支持中共的承諾後,蔣介石經過權衡利弊,最終同意了蘇聯的條件,允許外蒙古獨立。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就關於獨立的問題進行了投票。在蘇聯政府的操控下,大約有97.8%的公民贊成外蒙古獨立,外蒙古獨立在國際法上所需要的手續就此完成。
蘇聯操控下的外蒙公投
1946年1月5日,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發佈公告,宣布承認外蒙獨立。從此,這片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式脫離中國。
毛主席得知外蒙獨立的時候,內心更是痛心疾首,可為了眼前的大局,不得不做出讓步。
毛主席欲收回外蒙,卻百般無果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三大戰役,逐步消滅了國民黨的有生力量。隨着局勢的穩定,毛主席想要前往蘇聯會見斯大林,商談建國等一系列重要問題,其中就包括了關於外蒙的領土主權歸屬問題。
可斯大林拒絕了,他覺得中國共產黨還沒有建立政府,如果現在接見中國代表團,會讓與蘇聯剛剛與簽訂《中蘇友好條約》不到三年的國民政府不滿,甚至還會影響到蘇聯在中國的利益。
斯大林的特使米高揚
不過,眼看中國共產黨在國內戰場上佔據了上風,斯大林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決定讓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米高揚擔任自己的特使,啟程前往中國,與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就具體問題展開磋商。
為了更好地與蘇聯談判,黨中央對米高揚的到來十分重視,還特意派出朱德等中央領導人前往石家莊機場迎接。
來到西柏坡後,毛主席為其舉行了接風宴。得知他喜歡喝酒後,毛主席特意準備了上好的汾酒,來款待米高揚。在談話的過程中,毛主席特意詢問道:「現在你們是怎麼看待內蒙和外蒙統一的?」
米高揚從蘇聯自身的利益出發,不贊成毛主席的觀點,他回答道:「現在外蒙已經有自己的軍隊和文化了,已經成為了世界所公認的合法國家,而且國民政府也已經承認了外蒙的獨立。」
毛主席
毛主席多次強調外蒙對中國的重要性,即便如此,蘇聯在外蒙問題上依舊沒有鬆口。
1949年6月,劉少奇帶領中共代表團訪問蘇聯,再一次提到了外蒙的歸屬問題。可這件事情已成定局,斯大林也一直沒有鬆口。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宣布廢除了之前的中國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不再承認西方各國在中國大地上的各種非法權益。
不過,這項規定沒有直接包括蘇聯,因為我們剛剛建國,需要得到蘇聯政府的支持。
新中國成立(油畫)
隨後,在蘇聯的帶頭下,先後有十多個國家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權在世界舞台上站穩了腳跟,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也十分高興。
不久後,毛主席接到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邀請。原來12月是斯大林的七十大壽,這對於蘇聯人民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他特意邀請世界各國共產黨的代表團前去訪問,而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受到了邀請。
這時離新中國成立僅僅兩個多月,中國內部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處理。為了中蘇關係的發展,毛主席親自挑選禮物,花了不少心思。
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率領代表團啟程。作為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領導人的首次出訪,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關注。
蘇聯方面迎接毛主席
對於毛主席的到來,斯大林給予了特別地重視。斯大林特意派出副主席莫洛托夫和貝爾加寧元帥前往車站迎接,同時還準備了最高規格的歡迎儀式。
在蘇聯的安排下,毛主席住進了莫斯科郊區的一棟別墅里。晚上六點,毛主席來到了克里姆林宮,斯大林親自在門口迎接。
看到毛主席後,斯大林遠遠地伸出了手,他對着毛主席說道:「祝賀你們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您對中國人民的貢獻很大,我們真誠地祝賀您身體健康。」
經過一番簡單地寒暄後,雙方開始進行了會談,但是關於談判的中心問題,雙方一直爭執不下。
在會談的過程中,毛主席提議由中國收回外蒙。斯大林卻嚴厲地拒絕道:「如果內外蒙真的要合併在一起,那也是內蒙劃入外蒙,建立一個統一的、獨立的大蒙古國。因為只有省併入國,卻沒有國併入省。」
斯大林
隨後,斯大林再次強調了中蘇關係,他將外蒙的獨立地位視為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的前提。斯大林在蒙古問題上強硬的立場,使得新中國的領導人在國家統一與社會發展、社會主義大家庭之間左右為難。
在之後的一段時間,毛主席在蘇聯受到了冷落。毛主席決定採取以靜制動的做法,開始在別墅內閉門不出,對於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毛主席也是拒而不見。
毛主席訪問蘇聯的消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可是卻沒有消息,於是,西方媒體紛紛指責蘇聯扣押了毛主席。
同時毛主席還故意放出風聲,表明印度、英國等國家有意承認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準備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面對巨大的國際壓力,斯大林決定主動與新中國簽訂條約。經過一番商談後,中國拿回了旅順港、大連港以及中長鐵路,可是對於蒙古的歸屬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毛主席出席斯大林的七十大壽
其實蒙古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有着更深層次的原因,一方面,此時的新中國急需要大量的援助,只能緊緊跟隨「老大哥」的步伐;另一方面,中國作為一個新生的政權無法抗衡蘇聯這一超級大國。
在外蒙古獨立已成事實的前提下,中蘇兩國政府於1950年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國被迫承認了「蒙古人民共和國」。
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赫魯曉夫上台,毛主席試圖與蘇聯進一步交涉來解決外蒙古的歸屬問題。
1954年,赫魯曉夫訪問中國,並參加了新中國成立五周年的慶祝活動。通過一系列談判,蘇聯歸還了旅大軍港,還歸還了東北鐵路的管理權。
毛主席和赫魯曉夫
就在這時,毛主席再次提到了外蒙古的歸屬問題。在談判的過程中,赫魯曉夫一直反對外蒙併入中國,並隱晦地提醒中方,如果中國想要強行收回外蒙,蘇聯也會出兵干涉。就這樣,毛主席想要第二次收回外蒙的願望落空了。
20世紀五十年代末,中蘇關係惡化,蘇聯不斷地在中蒙邊境上增兵,對中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而外蒙古一直緊緊跟隨着蘇聯的步伐。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裏,蒙古相當於「蘇聯的第16個加盟共和國」,中蒙關係也等同於中蘇關係。
鄧小平
到了八九十年代,戈爾巴喬夫為了緩和與中國的關係,同中方展開了談判。鄧小平提出了中蘇關係的「三大障礙」,其中之一就是從蒙古邊界上撤兵。到了1992年,蘇聯的所有軍隊全部撤出了外蒙。
可外蒙終究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再也無法回到祖國的懷抱了。
蒙古獨立後經濟發展遭遇困境,任重而道遠
脫離後的外蒙加入了聯合國,成為了其中的一個成員國,可是在經濟發展方面卻沒有起色。
儘管外蒙境內的礦產資源達到了八十多種,成為了世界上擁有礦產資源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可是他們工業水平不足,即使擁有太多的礦產資源也無濟於事,最終還是便宜了其他國家,只能通過簡單地出口來推動國內經濟的發展。
如今的外蒙
而且他們在歷史上一直依靠着蘇聯的援助,沒有自己的特色。自從蘇聯解體後,外蒙的經濟急轉直下,人民的生活質量更是長期得不到改善。
現在中國和俄羅斯是蒙古最大的貿易夥伴,如果讓政治因素影響到經濟發展的話,那麼蒙古的經濟也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儘管蒙古成功地建國,可是得不到長期的發展,這一切歸根到底,還是蒙古一手造成的。
所以蒙古要想發展,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法,如果再這樣持續下去,受到影響的最終還是蒙古人民。
不管蒙古國以後能否回歸中國,但始終無法擺脫中國的影響。為了中蒙關係的發展,我們更需要多做一些努力,希望早日實現祖輩們的夢想。
如今的外蒙
外蒙古的獨立,總的來說是由舊中國國力較弱造成的。只有中華兒女共同努力,爭取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不會讓這樣的歷史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