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成的攝影作品-75%的蒙古可能變成沙漠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導讀
35%的蒙古人仍然是游牧民族
李大成(Daesung Lee)的「 未來考古」項目涉及蒙古的游牧民族。儘管近幾十年來蒙古的現代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但仍有約 35% 的蒙古人過着傳統的游牧生活,依靠廣袤的土地和與土地的關係生存。
蒙古的土地幾乎不能用於耕種。游牧生活方式是在使用很少資源的情況下對環境做出反應的反應。然而,隨着土地正面臨荒漠化的風險,環境變化已將他們的生活方式置於嚴重危險之中。
增加現有挑戰的是環境污染,它直接影響牲畜飼養的水和農田。蒙古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石油、黃金、銅、鐵、煤等。開採這些資源是污染的主要原因。
羊絨行業也助長了現有問題。絨山羊,一種生產絨毛的山羊,吃草的根,進一步加速荒漠化。
蒙古的環境變化
縱觀歷史,游牧生活一直是蒙古傳統文化的核心。隨着社會和經濟的變化,除了不可否認的環境和氣候變化之外,追求傳統的生活方式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而且會越來越困難。對環境的影響正在導致土地本身發生變化。
一些組織試圖通過在定居點周圍植樹來阻止荒漠化進程來應對挑戰。然而,蒙古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自然會限制這些舉措可能產生的影響。
蒙古約有850個湖泊和2,000條河流和溪流枯竭,其後的缺水後果導致了蒙古的沙漠化。
75%的蒙古化為沙漠
據說蒙古約有75%的土地可能面臨沙漠化的危險1。土地和環境的這些變化直接威脅到蒙古族傳統的游牧生活方式,這是群體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
游牧生活不需要很多錢。然而,由於事態發展,許多人被迫搬到首都烏蘭巴托。這已經開始引起社會挑戰。
許多新來的居民被迫通過收集廢物進行回收來謀生。以前的游牧民族很難適應城市生活。他們往往缺乏從事傳統工作所需的技能。
這些生活方式已經世代相傳了數千年,在傳統身份,祖傳歷史和自我觀念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大成照片的含義
李大成的項目試圖重現博物館立體模型,但是,在沒有使用工作室和模型的情況下,李大成在真實的鄉村,蒙古荒漠化的土地上使用了真實的人,他們的牲畜。李大成創建了田園風格的背景,並將這些圖像打印在廣告牌上。
然後,他將廣告牌與實際景觀的地平線對齊。通過這樣做,李傳達了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發生在他們正在消失的風景和博物館空間之間的現實。
這迫使觀眾認識到正在發生的變化正在迫使傳統方式走向滅絕,並且可能有一天只存在於博物館中。
相片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李大成(Daesung Lee)–未來考古學
所有圖像:李大成,除非另有說明。
注釋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nvironmental_issues_in_Mongolia#Deser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