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觀察|中山的「金飯碗」是什麼?

2022年12月04日23:03:13 熱門 1542

10月20日,中山市委第十四屆九次全會召開,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堅定不移加快重塑中山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南方+記者注意到,在全會報告中,「深圳」成為被提及最多的城市,共出現12次。「深中」一詞也被提及6次。報告中特別提到,「進一步優化要素資源、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布局,加快深中一體化銜接、同城化發展」。

在伶仃洋對岸,深圳經濟特區剛剛舉行40周年慶祝大會。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雙區」建設大背景下,與深圳隔海相望的中山,有着許多期待。

從此次全會釋放的信號來看,重大平台建設被提到「頭號工程」的高度。全會報告提出,中山要以重大平台建設為突破口,着力打造承接深圳「黃金資源」的「金飯碗」。這是中山做實深中擴展走廊的進一步行動。

南方觀察|中山的「金飯碗」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中山報告里的深中故事

深圳與中山的故事實際上很早就已着筆。

1997年6月,虎門大橋正式通車。這是首座跨越珠江口東西兩岸的大橋。它的出現,改寫了粵港澳三地「一水隔天涯」的格局,支撐起珠三角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通過此橋,三地陸路交通更快捷、更有效地連接,三地各自的產業優勢和互補作用因橋而強化。

珠江兩岸當然不會僅僅滿足於一座大橋。圍繞珠江口兩側——這片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區域,大橋與通道的構想在不斷提出。

關於深中通道的期盼最早始於1998年,中山市規劃局出於珠三角地區東西交往不暢的考慮,提出建設一條跨江直接通道,而深圳也在當時有類似想法,很早將之提上議程。

直到2008年,國務院頒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深中通道確定為其中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這一年,深中通道開展工程可行性研究。

南方+記者梳理近年來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發現,從2009年起,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出現「深中通道」。當年的報告中寫到「把握廣珠輕軌開通、深中通道規劃建設等機遇,主動參與珠三角區域交通能源、公共安全、要素市場、產業協作、公共服務的一體化進程。

在此後幾年的表述里,深圳未作為單獨條文出現,更多以城市群形式包含於報告中。如2010年、2011年的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分別表述為「在環珠江口區域合作中爭取主動,積極承接港澳穗深輻射」、「加強與穗深港澳在技術、金融、物流、創意、人才、服務外包等領域合作,積極與環珠三角經濟帶合作發展」等。

2014年,深中通道A3方案通過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工可報告專家評審會。2015年深中通道項目獲得國家立項,深圳、中山兩側連接線動工。2016年12月,深中通道主體工程正式動工建設。

南方觀察|中山的「金飯碗」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深中通道進入實質建設階段後,深圳在中山的規劃藍圖中佔據越來越多的份量。例如,2019年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深圳被單列出條目,具體表述為「加強與深圳對接,在科技創新、交通建設等領域,謀劃推進一批重點合作事項。」今年5月中山市兩會上,進一步出現「大力建設深圳—中山產業拓展走廊」的提法。

而在10月20日的中山市委第十四屆九次全會上,中山提出更全面與深入對接目標。全會提出,「進一步優化要素資源、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布局,加快深中一體化銜接、同城化發展」。

梳理具體舉措,包括「全面對接深圳西協戰略。堅定不移推進城市環灣布局向東發展,集中優勢資源連片打造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岐江新城3個核心平台,構建深中產業拓展走廊核心區,全力支持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承接深圳製造業產業梯度轉移」等。

從接受輻射,到同城化、一體化,這其中不僅是表述之變,也是思路之變、動向之變,更是行動方向。

南方觀察|中山的「金飯碗」是什麼? - 天天要聞

近了,又近了

世界灣區發展史顯示,跨海通道將極大地重塑區域之間的資源配置和產業分工。站在區域融合發展的角度來討論中山和深中通道的關係,會發現這不僅是對中山區位價值的重新發現,更是對中山區域功能角色的重塑與再造。

我們可以從「水上深中通道」的聯通找到實例。2017年,「水上深中通道」率先通航,結束了中山、深圳水上無直航的歷史。自航班開通以來,客運量逐漸攀升。從2018年11月30日起,「中山—深圳」水上客運航班從原來「四進四齣」增加至「七進七出」14個單航班,形成公交化模式。

自深中通道主體工程動工以來,中山圍繞打造珠江西岸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目標的道路規劃和規劃調整一直在推進。梳理近年來的中山交通工程動態,可以發現又一個明顯的趨勢是樞紐「東移」——走近深圳。

港口的東移。中山港從火炬開發區的橫門水道向東部伶仃洋靠攏。待馬鞍島新客運碼頭投用後,「水上深中通道」的通航時間將從45分鐘壓縮至25分鐘。

公交的東延。中山公交接駁開始密集往東部片區開拓,中山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深中通道建成後,還將謀劃開通中山至深圳跨市公交線路。

軌道的接駁。中山積極謀劃與珠江東岸城市的軌道交通對接,深茂鐵路將在中山北站、橫欄站設立站點,與城區中山站遙相呼應,成為另一重要客運樞紐。

南方觀察|中山的「金飯碗」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可以發現,以深中通道為代表的跨海大交通項目,極大加速了珠江東、西兩岸交通路網工程進度。中山在東部片區布局交通樞紐和重要節點,也是對這一趨勢的積極呼應。隨着深中通道的建設,讓處於珠江口「A」字形中間位置的兩個城市「距離」日漸拉近。

一個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中山如何打造若干優勢突出、承載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承接平台,吸引深圳高端產業、優質項目等向承接平台加速集中,促進產業轉移精準化、產業承接集聚化、園區建設專業化?

一個明顯的信號是,中山已將東部沿海片區與中心城區一體規劃建設,從市級層面通盤考慮東部沿海片區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提出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灣區頂尖的現代化濱海新城。

當前,落戶翠亨新區、總投資14.6億元的深圳醫療器械科技園,是中山積極對接深圳醫療健康產業的重要平台,進一步夯實了中山健康醫藥產業的基礎,推動深中兩地醫療器械協同發展。

深圳、中山兩地合作打造的中深科技創新產業園則預計今年11月在翠亨新區動工,項目總投資約27.1億元,重點打造高端創新、功能完善的智慧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未來將建設為灣區標誌性產業園、示範園,深圳經驗有望複製到中山。

思想「破冰」後才能「突圍」

機遇固然振奮人心,但虹吸效應同樣值得中山重視。

中山毗鄰珠海、深圳兩大特區,周邊有五大機場、四大深水港、三大自貿片區環繞。這既是中山良好的區位優勢,也是其面臨激烈競爭的體現。在重大歷史機遇面前,也有不少專家關注中山所面臨的挑戰。深中通道一橋飛架,在改寫東西兩岸資源流通速度的同時,如何避免淪為「過道經濟」也是中山不得不重視的議題。

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越來越近的深中通道,讓中山已然感受到緊迫性。

與顯性的交通基礎設施相比,隱性的戰略規劃步伐中山同樣需加快進度。強調區域性樞紐位置,中山的訴求與野心絕不止於交通過道那麼簡單,而是利用這一區位優勢,開拓展這個城市空間與資本、技術、信息、人才的對話關係。有關這方面的討論,中山並未形成像交通基礎設施那樣明確而系統的建設邏輯。

打開向珠江東、西兩岸的對話關係,中山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需進一步強化。相對構建「交通通道」,打造促進創新要素流動的「戰略通道」涉及到更為複雜、多元的層面,這需要更有預見性、更積極主動、時間節點上更早謀劃。如此,「深中同城」才具備更充分的說服力。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認為,中山可能在整體實力上有一定的優勢。從珠三角多個城市來看,專業鎮發展而來的中山具有古鎮燈飾、南頭家電、小欖五金等優勢產業,還有早期的國家級高新區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擁有國家健康產業基地。對於深中通道,中山肯定佔有區位優勢的,但如果此時的中山以「樂享其成」的態度面對,而非卯足勁去準備,中山可能反而錯過了「這趟車」。

10月20日召開的中山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提出,夯實東部環灣創新發展帶,全面對接深圳「西協」戰略、構建深中產業拓展走廊核心區,全面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珠西)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建設。通過做大增量、盤活存量、改造升級,努力實現新增一個產業中山、改出一個產業中山,奮力再造兩個產業新中山。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議進一步提出,重大平台是中山參與灣區競爭的「勝負手」,要着眼深中一體化,推動重大平台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打造承接「黃金資源」的「金飯碗」。

全會報告中提出,實施重大平台「頭號工程」,按照「三年定格局、五年大突破、十年成示範」的目標,從2021年開始集中力量開展「重大平台建設三年行動」,加快推進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岐江新城三個核心平台開發建設,穩步推進四個萬畝級產業平台前期工作,努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重大平台的樣板。

南方觀察|中山的「金飯碗」是什麼? - 天天要聞

36年前的一樁往事,可看出中山當年對速度、效率的追求。1984年,中山市組織了「祖國頌」全國第一個萬元大獎攝影比賽,轟動全國,其中獲得「威力杯」大獎的作品題為《潮流》,以深圳這個著名的「時間就是金錢 效率就是生命」 標語牌為背景進行創作。

而如今,處於關鍵之時的中山,亟需再次對標與拾起對岸深圳的特區精神。正如這次中山市委全會所表述的,灣區時代,百舸爭流,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必須胸懷全局、善觀大勢,在激烈的城市競爭中找准發展路徑,借勢借力「雙區驅動」,全方位加強與深圳融合發展,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

【撰文】吳帆 曾艷春 羅麗娟

【攝影】葉志文

【製圖】李姍恆

【策劃】龔晶

【作者】 吳帆;葉志文;曾艷春;李姍恆;羅麗娟

興中道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