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裕豐老人講,三姐妹之父宋查理自幼是個性格倔犟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不願因循守舊,反傳統觀念極強。關於過繼堂舅的事,他堅持生不改姓,死不更名。他認為,過繼就繼了,何必要改姓呢!過繼後,因他反傳統觀念極強,和舅母鬧點小矛盾,再加上他受美國民族精神中的進取性和冒險性的熏陶,不再滿足於堂舅安排的幫助絲茶店經銷的命運,開始追求更遠大的目標。
在一個夜幕降臨前的黃昏,宋查理偷偷地爬上了開往波士頓的貨輪「科爾法克斯」號離開港口30海里後,這個自以為得計的「小犯人」被人發現了,一個膀大腰粗的船員揪着他的頭髮拖了出來,帶到大個子船長面前。
韓教准在船長的冷笑聲中,身子不住地發抖。片刻,他眨了眨眼睛,心裏稍平靜一下,然後撲到瓊斯船長那油光鋥亮的黑尖牛皮鞋前,伸手抱住了他的雙腿,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苦苦向船長哀求:「船長大人,我知道你要拿我喂蟹,那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可是……」
「可是什麼?」船長提高了嗓門。
「可是若拿我餵了蟹,你將缺少一個擦皮鞋的夥計,還得勞累你的雙手。」
瓊斯船長驚愕了,眼前這個貌不出眾的小頑童,如此機靈,並透有幾分貼心之意,他不得不恢復理智重新審視着他。但見這孩子虎頭虎腦,圓圓的小臉蛋,透出幾分俊氣;鼓鼓的小嘴巴,金魚似的,純真可愛;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鑲嵌着烏黑閃亮的長睫毛,眨動之間,透出一股聰明伶俐勁兒。和他所見過的東方孩子所不同的是這孩子膽量過人。他以前是收過幾個船員夥計的,可是和這孩子比較,遜色千尺。這時的瓊斯船長,立即把口氣緩和下來。
就這樣,宋查理以「特別生」走進了聖三一學院。開始,讓他先上預備班,把其他學生要用十年學完的讀、寫和算術壓縮到只用幾個月學完,然後集中力量教他學好英語,並使他完全沉浸在《聖經》里。
宋查理是一個有志氣的小夥子,他不願完全依賴別人的施捨。他向船上的一個水手學會了編織吊床的手藝,就用出售編製吊床賺來的錢,補助自己的生活費和學費。在假期里,他挨家挨戶地賣書,並出售吊床。
1881年6月25日,宋查理終於用英語寫出了第一批信。其中有一封信是寫給他海南島的父親的,附在另一封給上海的美國南方衛理公會佈道團團長的傳教士楊·艾倫(林樂知)博士的信上,要求他將此信轉給他的父親。這兩封信分別敘述了他思念家鄉的深情和來美的經過。信中還以感激的心情講了教會和卡爾夫婦給他的幫助。
1885年5月,宋查理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了,回國傳教。宋查理滿腔熱情地從大洋彼岸回到國內後,並不像他想像的那樣順利。他受到衛理公會的頂頭上司林樂知博士的白眼,幾經交涉,他被安排在上海近郊的吳淞口佈道,月薪不到15美元。他還要在本教會的學校負責教授孩子,不然15美元也發不全。
學生是來自鄉下一些無法無天的粗魯兒童,喜歡捉弄教師的胡適就是宋查理教的一個學生,他後來上了美國康奈爾大學,成了中國赫赫有名的哲學家。當時他就是調皮「孩子王」。當查理出現在講台上時,他寬闊的身體、剪短了的頭髮和樸實的華南人面容,都會引起學生們嗤嗤竊笑。宋查理很不滿意上司林樂知的安排,他幾次找到林樂知,林樂知口氣生硬,不屑一顧。更使宋查理不能容忍的是,這種現象還肆無忌憚地發生在天天標榜「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教會內部,直接歧視到他這位在美國受到過高等教育的神職人員身上。
宋查理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他要求調往日本工作,再次被林樂知拒絕,於是,他與林樂知的矛盾急劇惡化起來。洋人不把他看成自己的人,而中國人又把他看成了洋人。他心裏十分痛苦。因為對普通中國人來說,他的穿戴和舉止又是使人發笑的。大街上的中國人都穿黑布長衫,或褪色的藍上衣和褲子,頭髮梳成辮子,而查理穿的卻是洋鬼子的西服,短髮梳的是整齊光滑的西式背頭,顯得很精神,富有朝氣。他的臉從不掩飾他的感情,而是西方式的坦率活潑。他身材短小精悍,兩隻眼睛深邃而明亮。兒童們在街上看見他便叫喊「洋鬼子」,他們的父母則叫他「小矮子」。
時來鐵也生輝,運退黃金失色。時來運轉。這一天,他在屋子裡簡直悶死了。於是他為散心,來到上海的黃浦灘。他的兩腿似墜着兩個沙丘,徘徊在那裡。
「查理,是你?」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從他背後傳來。查理轉過頭去,只見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立在他的面前。他高個兒,寬額,大眼,五官端正,容貌俊美;略欠強壯的體態,但顯得挺拔、瀟洒。他不是別人,正是查理在美國時相識的同學牛尚周。
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尚周張開雙臂朝着查理撲去。他們盡情地擁抱,許久許久,查理首先鬆開了尚周,並向他說了自己的苦楚、心酸。
也許是查理斂拳感動了牛尚周,牛尚周果真自告奮勇充當了傳統的中國式媒人,並通過他的愛妻,把他那19歲的小姨子介紹給查理老弟。
他們的閃電式的結婚,也合乎了查理的典型性格。他辦事情一向是痛快的,絕不拖泥帶水。他有「一急四快」之稱,即性子急,吃飯快,走路快,說話快,辦事快。他胸有大謀,從不甘心寂寞,按心理學分類,他屬於膽汁質型,情感強烈、持久,並易爆發。
婚後,他又秘密加入了反清組織三合會,後加入孫中山的同盟會,入股經營美華書館,並改進擴大書館業務,使書館除《聖經》外,還可以印製教科書等各種書籍以及一些報刊。
與此同時,他在教會中的地位也開始得到改善。1888年,他被提升為正式的牧師;1890年他終止了巡迴佈道的辛苦,成為上海郊區川沙地區中心傳教士。宋查理機敏地利用這些條件,更快地發展了自己的事業。他給美國聖經協會當代理人,替它出售《聖經》及其他宗教書刊。接着,又大量翻印這種書刊,甚至從好幾個傳教團體和林樂知的《萬國公報》得到優厚的傭金,為他們承印包括西方歷史、科技方面的書籍。在這類業務的掩護下,他還秘密為反清團體印刷傳單,為主張君主立憲的教育家、姻兄溫秉忠印刷西方教科書等。另外,宋查理還擔任上海一家大麵粉廠(福豐麵粉廠)的經理,為他們進口、安裝機器,並且擁有這個廠的股份。據說,他是上海「第一個代辦外國機器的商人」,「為中國人擁有的工廠進口重型工業機械的第一批中國人中的一個」。這樣,在宋慶齡出生前一年,宋家經濟已經開始好轉,完全可以不靠教會的施捨過日子了。
宋查理由於經營企業頗獲成功,成為上海灘赫赫有名的人物,才使得孫中山領導的共和革命派注意他,並和他成了摯友。很快,宋查理的印刷廠,不光印刷宗教方面的材料,還印刷革命派方面的傳單。以宗教和實業為掩護,秘密地進行革命活動,幫助孫中山推進民主革命事業,這成了他人生的一大追求。
作為一代家族王朝的奠基人,宋查理最傑出的貢獻,是在中國男權傳統觀念依然十分濃厚的19世紀末期,敢於蔑視男尊女卑的世俗偏見,為自己的三個女兒提供了與男子一樣多的學習機會和一樣好的學習條件,使他們能夠接受西方現代科技文明和價值觀念的教育,並且刻意訓練她們能夠獨立面對生活挑戰的能力。20年後,宋查理的這一舉動,使他的三個女兒有如雲中仙鶴,很快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領袖及風雲人物們所矚目、崇拜和追求的女性。宋氏三姐妹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里,無疑是幸運的。
◎中國民主革命的早期參與者、宋氏王朝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宋查理(宋嘉樹),他的偉大孕育在他似侏儒的身材里,他不但養育了世人皆知的宋氏三姐妹,同時還養育了三個留美經濟學博士的兒子,撬動了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因而他也名副其實地成為「民國岳父」和「共和國名譽主席之父」。作為父親,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國人心目中,他是一個不解之謎。
【轉自:微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