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作為我國大陸技術最強、發展空間最大的晶圓代工廠,相比台積電、三星這種國際巨頭來說,還是有些差距的。
台積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力壓同行,拿下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芯片代工訂單。由於台積電過於強勢的技術底蘊,其利潤率達到了35%左右。在全球500強中,還沒有哪個製造企業的利潤率能高過台積電,這完全刷新了人們對於代工企業的認知。
台積電強勢的背後,繞不開的就是高技術人才。曾經胡正明和梁孟松都在台積電任職,他倆是師徒關係。這師徒二人聯手,讓台積電成功突破技術瓶頸,從150nm發展到了130nm的製程工藝,直接在代工技術上面打敗了IBM,讓台積電坐上了半導體代工廠老大的位置。
三星曾經在一段時間內反超了台積電,但是後來台積電以技術專利為由,把三星告上了國際法庭,最後台積電勝訴,三星又被台積電超過去了。
說起台積電、三星、中芯國際這三家的發展,跟梁孟松這個人有直接關係,可以說這三家公司如果沒有他,或很難有如今的成就。在過去的20多年,梁孟松分別在台積電、三星任職過,現在已入職中芯國際。
在幫助台積電打趴下IBM之後,梁孟松帶領着台積電一路侵略如火,甩開了國際上面所有的競爭對手。後來台積電內部有個職位,這個職位在所有人看來,非梁孟松莫屬,但是董事會卻提拔了其他人,這讓梁孟松感覺到自己的付出跟公司的回報不成正比。隨着後來跟董事會的積怨越來越深,梁孟松選擇了辭職。
辭職之後,他跳槽到了三星。三星電子直接給梁孟鬆開出了高於台積電3倍的薪資作為基本待遇,並且迅速提拔他為三星半導體的領導人。
對於三星集團來說,尤其是三星電子業務,自從李健熙執掌三星電子之後,三星的消費電子業務和半導體業務迅速起飛。為了拉攏到行業內頂級的人才,李健熙下令,不惜一切代價砸下重金,也要招攬到國際上有硬實力的芯片專家。
再多說一句,當年華為發展通訊業務的時候,就採用了跟李健熙類似的領導方案。在其他廠商搶專利、搶設備的時候,華為什麼都不要,只要人。華為認為,只有搶到了那些可以創造技術專利的人才,才可以給公司源源不斷地輸送新技術,從而在發展空間上面領跑同行。
回到主題,梁孟松帶領着三星團隊從28納米工藝直接跨越到了14納米工藝,讓三星有了抗衡台積電的資本。剛才提到了,台積電把三星告上了國際法庭,梁孟松也因此被法庭駁回了回到三星工作的要求,無奈之下,梁孟松離開了三星。
2017年,梁孟松受邀加入中芯國際,並擔任中芯國際CEO。在他加入中芯國際298天之後,中芯國際不但把28nm的良品率提升到了85%以上,並且成功讓中芯的技術從28nm越級發展到14nm。對於先進制程工藝的技術,在梁孟松加入中芯的4年之後,中芯國際也成功掌握了7nm技術。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梁孟松,中芯國際很有可能仍然停留在28nm工藝的水平,他的到來,讓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製造行業看到了前進的方向。然而令人意外的是,2020年12月,梁孟松向中芯國際遞交辭呈,這件事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業界紛紛猜測是因為蔣尚義突然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這個問題。
之前在台積電,梁孟松跟蔣尚義就不太對付。在沒有讓梁孟松知曉的情況下,中芯國際擅自把蔣尚義捧上了高管的職位,這讓梁孟松感覺到不被尊重。梁孟松辭職這件事,直接讓中芯的股價暴跌,中芯國際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準備用高官厚祿來挽留他。
中心國際將梁孟松的工資從原來的34萬美元,提升到了493萬美元的總酬金。另外,中心國際還向梁孟松贈送了一套價值約2250萬元的房子,這棟房子的價格,已經包含在493萬美金裏面了。
對於中芯國際砸錢留下樑孟松這個人,業界普遍認為是值得的。在他的辭職信當中,寫到過這些內容:
我徠中國大陸本來就不是為了高官厚祿,只是單純的想為大陸的高端集成電路盡一份心力。
對於梁孟松這個人來說,別看他之前在海外的大廠工作,但是他的個人實力和家國情懷還是很值得肯定的。美團的CEO王興曾經公開致敬過梁孟松,說他把自己在中芯國際的收入全部捐贈給了大陸教育基金會,不為了賺錢,就為了給中國爭氣。
據網友們分析,梁孟松應該是把薪資捐獻給了【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在2019年的時候,「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芯國際孟寧獎助學金項目捐贈儀式」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舉行,梁孟松的夫人李寧男女士專程到了杭電參加了捐贈儀式。
梁孟松夫婦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中國的半導體行業進行人才挖掘,從而讓國內的半導體行業有發展的希望。
所以說,梁孟松一個人帶動起中國半導體製造行業的發展,這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大廠的崛起,拉攏人才是必須的。不管是華為,還是三星電子,還是現在的中芯國際,只有聚攏高技術人才,才能在後來的發展中掌握主動權。#科技之巔尋找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