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最大的熱搜收割機,非《狐妖小紅娘》莫屬。
這個大ip自官宣起,自帶耗不完的熱度。
但於我,對它的期待並不在流量。
而在這一久違的影視劇形象——女妖精。
「建國後不許成精」本是笑談。
但不知不覺中,國產劇里的妖精角色,真的就快絕跡了。
觀眾有多饑渴呢。
就說《司藤》里從妖精被改良成外星人的女主。
僅是帶了點若有似無的妖氣,已經把大批人迷得五迷三道。
我總吐槽國產劇儘是妖魔鬼怪。
未曾細想,其實「妖魔鬼怪」都已經成了稀缺物種。
於是手癢了。
又想來一波「厚古薄今」。
那麼,今天就聊聊過去那些。
足以教當下全體國產劇做人的,女妖精們。
細緻點的話,「妖」和「精」還是不一樣的。
「精」是取天地靈氣,幻化人形的物類。
換句話說,凡有成精資質的,哪怕是一顆報恩榴槤,都可歸屬此類。
而「妖」要複雜一點了。
《說文》講,「妖,異也」。
它是怪誕的、不詳的,站在暗處的。
相較而言,更強調它比「精」多了些作惡的歹念。
當然,咬文嚼字不太直觀。
倒不如直接用眼睛感受——這叫「精」。
《福星高照豬八戒》錦毛鼠
這種,則叫「妖」。
《春光燦爛豬八戒》九命貓妖
一個個聊吧。
先說「精」系,這其實是如今基本絕版的一類人設。
它妙在哪裡?
非人。
精是從天地萬物中而來,沒受過人類世界侵染。
在精靈界屬於有點修為的優等生,但放在人間又純屬初來乍到。
她們大多是靈力超群,同時還保有鬼馬天真的野生少女路數。
這解決了國產女主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即,「高能」和「低齡」怎麼匹配上。
就拿《星漢燦爛》的嫋嫋(趙露思 飾)舉例吧。這個角色的設定,是一個15歲的全能小妮子。
沒上過學的她,基本等於文盲。
卻一來心智超群,把所有人都算計得妥帖;二來能造機械懂拆遷,可謂工科大牛。
乃至能在沒見過的前提下,就仿出號令天下的虎符!
在原版小說里,嫋嫋實際上是個穿越的理工天才。
可不搞迷信的劇版要怎麼解釋這種早慧呢?
……無解。
好像,也只能理解成中國版達芬奇了。
可這種不合理擱到「精」身上,就會合理。
「精」系天花板,我首推《天地傳說之魚美人》的小蓮(徐懷鈺 飾)。
說起來也好笑。
她是明代戲本《魚籃記》里出來的本土妖精,在當年唐人的腦洞中,卻成了美人魚的造型。
足足領先迪士尼真人版22年!
不過造型上跑偏些,無妨。
這依舊是個中國人才寫得出來的,24K純東方傳奇。
相府有條鯉魚成了精。
因為好奇,便時常化作府上千金牡丹(孫莉 飾)的模樣上岸玩。
說好聽就是「體驗生活」了。
結果,一個本被封建制訓得服服帖帖的大小姐,愣被她糟踐得顏面無存。
學習走路,她猶如傷員復健。
宴席上誤食魚肉,她化身豌豆射手。
見過弱智少女嗎?修鍊了五百年的那種。
國產劇純真魔女的劇本,基本被小蓮玩到頭了。
本事通天,卻又依舊笨拙得合情合理,爽感、喜感無障礙兼收。
瘋批起來,能叫千金當場給你表演一段武術。
《魚美人》的底子其實很老套。
相府小姐牡丹與窮書生子游(郭晉安 飾)意外結緣,私定終身。
然而她早就被爹娘許配給了將軍之子。
嗯,「才子佳人」永恆模板,咱很熟。
可小蓮,就是天降來破這個局的。
她,五百歲少女,天生脾氣爆,不好惹。
沒辦法看到自己的CP這麼快BE,況且這倆人都對她有恩。
於是,她選擇了直接替女主營業。
見過妖精嗑CP嗎?
附身女主,逼書獃子私奔的那種。
別人頂多寫寫同人。
她安排他們當場睡給自己看(不是)。
但又怎麼說這故事夠「東方」呢。
最直觀的,報恩情結。
你對我有恩,我便化作人以身相報。
這是東方傳奇中最樸素也最雋永的主題。
《白蛇傳·情》
而更深一層,還在於它在很用心地講痴。
《魚美人》的走向很不尋常,它猛地拐到替身文學。
牡丹在出嫁當天病逝,一時腦熱的小蓮附到了她身上。
她決定代替牡丹完成這段愛情。
為此,甚至放棄了修仙的機會。
古典文學的敘事里其實多有一種頑固和我執。
精衛填海,愚公移山。
雷峰塔倒,西湖水干。
孟姜女要把長城哭倒,牛郎織女要橫越銀河。
在這些故事裏,痴種往往是偉岸的,他們將情推向極致,用生命實現奔赴。
這是東方式的「愛情神話」。
當然,食五穀的人懂得計算利害,多數做不到一往而深。
可人不使得,妖精卻反倒使得。
《白蛇傳·情》
「妖精」角色的珍貴,由此便可見。
再說回小蓮吧。
不難猜測,她以牡丹的身份和子游日夜相處,久而久之便動了真情。
她要拋下道行,轉生為人。
即便會終生忍受噬骨之痛。
即便這幸福只有幾十年。
但最大的代價還不在此。
這也是《魚美人》最冷血的設定。
若得不到愛,她也是會死的。
可惜,子游是一個極致版的「許仙」。
享受着對方的痴情,卻連自己的情感都怯於面對。
在愛情面前,他滿腦子想的卻是故紙堆。
多的我不劇透了,但,這是一段註定的愛情悲劇。
小蓮用生命再續了一段東方神話。
只是,又比這多邁了一步。
她告訴我們,偉大的並不是愛情本身。
而是,信仰愛情的她。
再來個未必恰當的比喻。
「妖」和「精」在我眼裡,大致可以對應成青衣與花旦。
後者珍貴的是天真浪漫。
用情時,她往往比世間人要真摯百倍。
而這純凈放回人間,反倒會覺得失真。
妖呢?
其實很類似的。
她們往往也動人在有情,且一往而深。
只是,她們更帶了青衣式的凄清。
明明已經懂得人間不值得,卻依然要飛蛾撲火。
《青蛇》
既然談到「妖」,怎麼能跳過她們的老大呢。
萬妖女王。
幾乎是糊咖女演員張慧儀,唯一一個出名的角色。
但這個瑪麗蘇氣息極重的名字,卻把「反派魅力」演繹到了極致。
萬妖女王的配置,在所有《西遊記》衍生作品中,應該都算得上絕頂。
擁有萬年道行,統領魔道的萬妖國,是《天地爭霸美猴王》的終極幕後Boss。
蜘蛛精?白骨精?黃眉老祖?
這些原著里難啃的硬骨頭,都只是她的馬仔。
她可能還是唯一真吃到唐僧肉的妖精。
但這位女魔頭,卻也在同一個坑裡絆了腳。
嗯,男人。
前文說,「妖」要比「精」多些惡念。
但她和她的姘頭通臂猿猴,原本都是大善人,只是後來一念成魔。
通臂猿猴入魔,是因為恨。
他因嫉妒悟空的風光而生出仇恨,本已經是彌勒佛座下的神猴,卻偏偏下凡作惡。
總結來說,是個因為眼紅把自己搭進去的超級幼稚鬼。
而萬妖女王,則是因為愛。
她原是欽慕神猴的一隻鳥仙。
但在神猴升天后,她被萬年蛇怪糾纏。
不單受到詛咒變成蛇精,還被迫嫁給了蛇怪。
牛的是,她愣是把不幸改寫成了仰天大笑的黑寡婦文學。
謀殺親夫,繼承遺產。
有這種手段的女人,本不該栽在男人手裡的。
但在情人重見的那一剎那,她就什麼都顧不得了。
旁白吐槽得到位。
妹心向明月
明月照陰溝
她給了夫郎自己的道行、權力、江山。
原本治理有方的萬妖國,兒戲一般地扔給幼稚男。
結果就是他又帶着原本挺安分的一群妖怪,去跟孫悟空打無謂的仗。
古來總是「美人誤江山」。
在萬妖女王這兒,是美人把江山送給男的誤。
打眼看吧,她真傻得可以。
通臂猿猴並非不愛她。
只是,他對孫悟空的恨遠遠超出了對她的愛。
萬妖女王是註定要絕望地單向奔赴的。
她不懂這個嗎?
懂,但她不介意。
愛入骨髓,人便瘋魔。
於是,在愛人死後,萬妖女王接替他成為了大Boss。
僅僅因為她愛,也便無理由地接過了他的恨。
可最諷刺的是什麼?
當她賭上一切,機關算盡。
犯下彌天大錯,只為一報殺夫之仇。
有人就出來教訓她「執着」了。
連幼稚男自己,都莫名先通達了萬法皆空。
於是,罪過的突然就成了那個愛得最深的人。
所有人都瞬間頓悟了紅塵。
只留她在紅塵里撞得頭破血流。
原來我處心積慮
費盡心機
也只不過是一場夢
不過,與其說是編劇不做人,倒不如說造化往往就是這樣弄人。
萬妖女王的迷人也就在於,當所有人都自覺清醒通透,她卻願意痴傻一回。
哪來那麼多真理,是能在撞南牆之前就參透的呢?
她其實比劇中口口聲聲念「眾生皆苦」的神佛們更懂眾生,也更懂苦。
他們高傲地無情着,她倒寧願一頭扎入濁世。
作為一個如今國產劇絕跡的超級惡女,萬妖女王恰恰動人在,足夠遵從自己的慾望和靈魂。
明知是懸崖,也不捨得勒馬。
我想到《青蛇》里,小青淌下的那行淚。
她不是為愛情哭慘,而是發現,人間註定是要傷心的。
且,她終於明白。
白素貞為何看得透,卻仍對這片傷心地如此心嚮往之。
從儒家到近現代,中國的主流思想一直都是破鬼神的。
即便是佛道兩教,也總在叫你驅惡鬼,斗心魔。
我們一直想驅逐的是什麼呢?
佛家的話講,是貪嗔痴這三毒。
但想想,這三樣東西不就是人間最本質的模樣嗎?
《青蛇》
所以,為什麼「子不語怪力亂神」,可東方美學又偏偏離不開鬼神。
原因就在,看似光怪陸離,但妖魔比人更像人。
不信數數。
國產影視中最鮮活的女性角色,那幾個古典ip里的女妖,得佔掉多少?
《西遊記》。
《大話西遊》白晶晶
《白蛇傳》。
《新白娘子傳奇》白素貞
《封神演義》。
《封神榜》妲己
還有鬼氣森森的《聊齋》。
《畫皮》小唯
我對妖精情有獨鐘的點,也就在這裡了。
人類太虛偽。
而世界有許多東西,要借了鬼神才說得透徹。
更有許多不被允許存在的形象,也是藉此才能顯明的。
就比方說,蘇妲己。
大眾對她的印象大致不會超過「妖言惑眾」這樣的描述。
但有兩版妲己,真正把這個狐狸精描摹出了人性的深度。
《哪吒傳奇》的妲己,也是愛情至上的情痴。
一見鍾情後,便願意為意中人挨上一箭。
為了化身人類,她更嘗遍毒草尋找靈藥,九條命丟了六條。
最難得的是,這一版蘇妲己雖行惡。
但並非惡得毫無來由。
當時石磯娘娘逼迫妲己勾引紂王,讓他變得昏庸殘暴。
她的第一反應是。
可這樣不是愛他
而是害他呀
可見,她並非生就紅顏禍水,莫名其妙就要出來毀了一個國家。
而只是深情且天真。
她覺得只要能讓她相伴紂王左右,賠上全天下也值得。
紂王也是。
在叛軍攻入朝歌城時,宮內已經逃得空無一人,連樂師都不見人影。
而他看着江山在眼前淪陷,只沉溺於彈劍為美人的舞蹈伴奏。
年少只識「我們的英雄,小哪吒」。
待年紀大些,卻有許多人被這對cp甜到。
《哪吒傳奇》少見地反叛了「美人誤國」敘事。
紂王和妲己,變成了兩個有自毀傾向的情種,自私也真摯的雙向奔赴。
妲己最終告訴了紂王真相。但紂王說,他早就知道她是妖精。
他們選擇牽着手,一同步入熊熊烈焰中,為朝歌陪葬。
很壯麗,很浪漫,很不正確。
但離了這種瘋批設定,只在偉光正的背景里談愛情,顯然只會無聊透頂。
假人做主角的影視劇,哪敢告訴你這真相?
有的愛情,本質就是相互毀滅。
而若《哪吒傳奇》的妲己精彩在這種堅定的糊塗。
那,01年版《封神榜》的妲己(溫碧霞 飾),則贏在了絕對的清醒。
她算是空前絕後,國產劇頭一號的野心家。
她痛斥柳琵琶為了留住丈夫錯過早朝,是丟盡女人臉面。
手握大權後,紂王邀她飲酒作樂,她只醉心治理朝政。
甚至,她還是全劇最大的紂王黑子。
罵他沉迷酒色、昏庸無能,一點面子都不留的。
《封神榜》的妲己是不幸的。
她作為一個女性,生在了一個太錯誤的時代。
光是有這種念頭,便已經算得上興妖作亂了。
但也藉著妖的身份,她可以正正噹噹地大逆不道。
高尚慧黠的鳳要屈居其下
你不覺得會很不服氣嗎?
在一個壓抑個性和自由的世界裏,她一點也不怵展露自己的野心。
做人那麼多限制,那就大大方方做女妖吧。
說到這,你應該get到我為什麼懷念那個鬼神橫行的娛樂圈。
「妖魔鬼怪」是一個太好用的詞。
它隨隨便便就能框定一個人的言行,強制將其越出人倫的毛刺修剪圓潤。
但這些毛刺多珍貴啊。
貪饞痴怨恨慢疑。
人性里種種被認為錯誤的東西,經由妖精們都能放大到極致。
我們從未這麼清楚地照見過自己。
《青蛇》
而現在呢。
我們在真善美里麻痹了味覺,再也嗅不到妖氣。
那股飄逸在正統之外,卻十足帶着人世間味道的妖氣。
兒時看妖精,只覺得怪奇新鮮,並不懂她們真正的妙處。
但如今已見不到她們,才忽然發現。
我們在一年數十萬計的影視作品裏,都拼湊不出個真切的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