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2日上午,嘉興市南湖區農村宅基地及住房確權登記發證首發儀式在大橋鎮舉行,6名大橋鎮雲東村村民拿到了不動產權證書。

這個大紅本實現了「一證寫兩地」,即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同在一個數據平台發放,替代過去「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和「集體土地使用權證」分別制發的模式。證書的標識內容更全面,功能更齊全,位置更精準。
不動產權證書的「權利類型」一欄中標註了「宅基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意味着房地合一,其中既有宅基地信息,也有房產信息。
嘉興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沈金德表示,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是農民的重要物權,關係到每個農戶的切身利益。農村宅基地及住房確權登記發證,對於促進農村的和諧穩定、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深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記者了解到,證書頒發標誌着明晰了農民住房產權,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為擴大農民財產性收入提供法律政策依據,為農民住房產權抵押貸款提供了產權依據,還為推進城鎮化和戶籍改革提供了現實條件。

首批拿證的村民王明光的家在大橋鎮雲東村雙雲小區一期,2007年造的三層小樓,「今天非常高興,拿到這本證心裏更踏實了,據說以後能和商品房一樣進行抵押貸款,可以派大用場的。」
目前,南湖區已在全市率先完成農房測繪和權屬調查工作,並就未批先建、超面積、房屋私下轉讓等問題研究具體的處理方法,相關的登記實施細則正在研究中。
據嘉興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南湖區分中心主任周傑介紹,南湖區目前有農戶約3.5萬戶,根據省市要求,南湖區擬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轄區農村宅基地及住房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今年計劃完成符合登記條件的發證率在60%以上,基本完成城鄉一體新社區符合發證條件的確權登記工作。

另外,首發儀式還在大橋鎮授牌設立嘉興市域首家鄉鎮「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點」,後續還將陸續開設鳳橋鎮、新豐鎮、余新鎮不動產業務辦理點,依託「一個中心四辦理點」,將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服務延伸到鄉、鎮、街道層級,極大滿足和方便群眾就近辦理不動產登記的需求意願,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