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要「站着把錢掙了」的姜文,一直給人以內地硬漢的印象。
無論是他演繹的角色,還是他執導的電影,都透着一股硬氣,但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剛剛出道那幾年,也演過如宦官李蓮英這樣的陰柔角色。
皮哥以前也介紹過這部由田壯壯執導,姜文和劉曉慶合作的影片《李蓮英》。
在此之後,他就接到了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的劇本,但在這部劇開拍之前,也許是為了找回「硬漢」的感覺,他出演了由導演周曉文執導的犯罪片《狹路英豪》。
「掃地僧」周曉文導演的作品皮哥以前也介紹過很多了,他是內地少有從80年代就開始探索商業片的實幹型導演。
《狹路英豪》上映於1993年,是一部合拍片,由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與香港的港龍電影有限公司合作拍攝,導演除了周曉文之外,還有香港的文雋。
電影的劇本亦是由文雋和內地編劇倪震合作完成,因此帶着很濃重的內地特色。
演員方面除了內地的姜文和於莉之外,還有香港的萬梓良和曾江,從幕後到演員都是內地香港各佔一半,是90年代合拍片的標準配置。
這也是姜文和萬梓良,兩大硬漢的第一次對決,也是兩人合作的唯一一部電影,姜文演的是警察,萬梓良演的是嫌疑犯。
雖為犯罪片,對案件本身的展現卻並無過多筆墨,其內核實為公路片,如何既粗又野的展現火爆動作,以及兩個男人的「愛恨情仇」,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
一、
故事簡單粗暴
電影的故事挺簡單,港商陳子良(萬梓良飾演)在大陸做羊毛生意六七年,如今涉及一起2000萬巨資的詐騙案,由北京警官雷小寶(姜文飾演)接手這個案子,負責往內蒙古將他捉拿歸案。
雷小寶來到錫盟草原的阿拉木達旗,正趕上蒙古人的那達慕大會,在人群中找到了陳子良。
陳子良一開始很配合,因為他知道自己是清白的,但當他聽到自己的案子很重,雷小寶又不讓他給女朋友雷小健(於莉飾演)打電話時,就萌生了逃跑的想法。
他先是想用錢收買雷小寶,後又乘雷小寶去買早餐時逃跑,但還是被雷小寶抓了回來。
兩人回到了北京,雷小寶的上司顧處長又讓他把陳子良押送到深圳交差。
然而這次任務並不太平,陷害陳子良的幕後黑手汪忠(曾江飾演)收買了殺手老郝,要在中途把陳子良殺掉。
殺手老郝從北京就對陳子良下手,在去往廣州的火車上又派手下女殺手暗殺陳子良。
在這個過程中,雷小寶和陳子良這一「兵」一「犯」漸漸產生了對彼此的信任,雷小寶也陳子良是被人陷害,主動表示願意幫他洗脫罪名。
在雷小寶的幫助下,陳子良聯繫上了女友雷小健,讓她從公司的職員Simon手中拿到了能夠證明自己清白的關鍵證據——公司的賬本。此時汪忠也來到了深圳,準備親自出手殺掉陳子良,拿回賬本。
雙方最終在從化縣江埔鎮遭遇,經過一輪激烈槍戰,雷小寶打敗了汪忠一夥,陳子良也終於能夠洗脫罪名。
雷小健其實是雷小寶的親妹妹,陳子良這個萍水相逢的「嫌疑犯」,最後卻成了雷小寶的妹夫。
二、
文戲三個特別之處與武戲的四場打鬥
內地人與香港人的「聯姻」,也突出了兩地人民血濃於水的主題。
正是因為圍繞着這個高大上主題,《狹路英豪》可以稱得上是那個年代合拍片中的優秀作品。
然而由於時代的原因,這部電影至今也沒有進行過修復,被淹沒在90年代內地眾多商業好片里。
皮哥大費周章,也只能找到一個較為清晰的央視版片源,但這並不能否定它在內地商業片中的模範式意義。
在皮哥眼裡,這是合拍片中少有能夠做到文武戲均衡,既火爆刺激,又妙趣橫生的好電影。
接下來皮哥就從文戲和武戲兩個方面來講講《狹路英豪》的特別之處。
文戲方面特別之處主要在三個方面:
第一:塑造內地警察雷小寶與香港客商陳子良兩個代表性人物形象.
第二:展現當時內地人與香港人,由相互帶着偏見到彼此信任的發展過程.
第三:從內蒙古到深圳一路呈現內地風土人情,通過影像與對話展現改革開放時期內地的社會面貌。
雷小寶是一個帶着匪氣的粗暴警察,他眼裡的香港人就是些雞賊、迷信、唯利是圖的商人;
陳子良是個溫文爾雅的商人,他對內地人的印象就是沒底線、沒原則、貪財。
但兩人在一起相處日久,慢慢消除了這種偏見,彼此也建立了信任。
這其中用了三場戲來呈現兩人關係的變化。
一是陳子良試圖用錢收買雷小寶,被拒絕之後又慌忙道歉,在他心中對雷小寶的看法便開始起了變化,確認他不是容易被收買的「普通」內地人。
二是兩人在一起經歷了兩次追殺,雷小寶為了保證陳子良的安全,在火車上不得不把他放走,但陳子良到了武漢又主動聯繫上了雷小寶。
就是從這個時候起,雷小寶確定陳子良是個正直的人,也相信他是被陷害,開始願意主動幫助他。
三是雷小寶在得知陳子良和自己親妹雷小健的戀情時,一開始很難接受,因為在他眼裡,香港人始終是財大氣粗、始亂終棄,不願意將妹妹託付給陳子良。但後來看到兩人的真心,才接受了陳子良這個准妹夫。
這兩個人的相處正是代表了當時的內地人與香港人之間既有偏見,又對彼此帶着好奇,願意嘗試相互了解和接受的複雜心理,兩人的「聯姻」也正符合兩地觀眾的期盼。
電影中兩人從北到南,經過了內蒙古呼和浩特、北京、武漢、廣州、深圳等地,這一路全方位地呈現了各地的風土人情。
如紀錄片一般記錄了那個年代內地的一派欣欣向榮景象,這是最具內地電影特色的地方。
展現改革開放時期內地的社會面貌也是電影的一大主題,除了用畫面呈現之外,也通過雷小寶和陳子良兩人的有趣對話來交代。
陳子良很世故地說出「香煙要送三個五、萬寶路,請客要有白灼蝦」,以及「十萬大軍下廣東」這些老梗都讓人捧腹大笑。
再來說武戲方面,香港團隊飛車指導柯受良和動作指導徐忠信兩位大神的加入,將電影的動作戲提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在周曉文執導的內地電影中可以算是水準最高的一部。
片中的動作鏡頭分4個部分——
其一是開頭在錫盟草原上姜文與摔角手的切磋。
這場摔角頗具大草原特色,以姜文的慘敗結束,但隨後姜文就用拳擊扳回一城,當然這也是主角光環的作用,姜文本人是否學過拳擊真不好說。
其二是在呼和浩特姜文與萬梓良的追逐戲。
小巷追逐常見於香港電影中,以場景的快速轉換呈現喜劇效果是其慣用的套路。
兩人從房頂一路追逐到街上,當地熱鬧的街景現於眼前,配合歡快的音樂,給觀眾帶來愉悅之感。
其三是柯受良主導的飛車追逐戲,絕對是業內最高水準。
姜文的特技替身讓一輛三輪摩托車「飛上天空」,這種高難度特效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而萬梓良抱起路邊小孩(怕撞上他)又將其安全放迴路邊的「騷操作」簡直是神來之筆。
其四是片尾的槍戰和肉搏戲,也保持了香港電影一貫的高水準。
曾江飾演的反派着墨不多,但將女主角刺傷的兇狠動作,還是把他的窮凶極惡刻畫得很好。
三、
總結
其實皮哥作為片中另一主角萬梓良的忠實影迷,早在90年代的學生時代就已經看過這部電影,時隔20多年重溫,依然覺得這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其主題高大人,人物形象也很豐滿,姜文和萬梓良兩人都是實力派影星,全片透着粗野的陽剛之氣。
如今姜文已經是內地知名的商業片導演,一直特立獨行的展現着自己的電影世界。
萬梓良作為曾經的香港娛樂圈大哥,在90年代曾一度放棄演藝事業,跑到內地做服裝生意,因此在影壇的成績似乎沒有「雙周一成」那麼亮眼。
但兩人都是圈中優秀的電影人,他們曾經合作的《狹路英豪》不應該被時間埋沒。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