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榆西里社工高雪喬:同在一個社區,二十六天沒能回家

2022年11月03日11:26:24 熱門 1043

5月17日,管控了20多天的小區解封,人們湧向居委會,解彈窗、辦出入證,在社區工作的高雪喬變得更忙了。

只是,和管控之初的手忙腳亂相比,如今的忙碌顯得有序和輕鬆了許多。最重要的是,他終於可以回家了,儘管他家就在這個剛剛解封的社區中,但他已經快一個月沒回去了。離家最近的一次,是到樓門口,拿父母放在那裡的換洗衣服。

松榆西里社工高雪喬:同在一個社區,二十六天沒能回家 - 天天要聞

朝陽區松榆西里社工高雪喬。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外出支援管控區,自家社區卻管控了

4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松榆西里升級為管控區。

得到消息時,高雪喬和另一名同事一起,正作為支援人員在附近的潘家園東里社區封控樓服務,這是他們外出支援的第四天。

匆匆趕回松榆西里,大規模的核酸篩查已經開始。主持篩查的,是街道來的支援幹部,社區居委會沒有外出支援的人,幾乎全部被隔離在家裡了。

千頭萬緒的工作,等待着歸來的兩人,彈窗的居民等待解決的辦法、核酸檢測的醫務人員需要送餐、封在社區中老人需要開藥,還有似乎永遠也不會停的電話鈴聲……

幾個老黨員主動找到了社區,高雪喬又臨時找了兩個志願者,就手忙腳亂地開始了管控區的服務工作。

管控之後,第一件大事是核酸篩查,社區中設了九個檢測點,每一個檢測點的樣本都是高雪喬收集,然後送到指定地點,再去送檢。走一圈需要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半天就要走三圈。

松榆西里社工高雪喬:同在一個社區,二十六天沒能回家 - 天天要聞

高雪喬(左)在社區里的核酸檢測點幫忙。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大量的工作,穿插在收集和送檢核酸樣本的路上,在管控區各個點位安置保安、招募志願者、安排志願者工作,給檢測點運送物資……

管控期間,松榆西里被分為4個更小的區域,按照原本的社區工作人員設置,每個區域應該有3個人左右。但那一天,只有他們兩個在忙碌。

高雪喬已經不記得那天晚上做的最後一件事了,只記得到很晚。而且,那一天,回到自家社區的他,仍舊沒能回家,而是被安置在附近的酒店裡。

松榆西里社工高雪喬:同在一個社區,二十六天沒能回家 - 天天要聞

高雪喬入戶為居民送物資。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管控區的工作,在一個個圈中

每天早晨六點,高雪喬就開始了早晨的第一件工作,接醫護人員到採樣點,同時準備核酸採樣的物資,並且送到九個採樣點,還要幫助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們布置好採樣點。時間只有一個小時,一到七點,採樣要準時開始。

整個上午,高雪喬的工作,都在一個個周而復始的圈裡,送物資、解決突發情況、收集樣本、送檢,然後開始第二個圈。

松榆西里社工高雪喬:同在一個社區,二十六天沒能回家 - 天天要聞

「全副武裝」的高雪喬在小區里奔走忙碌。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圓圈裡的工作偶爾也會被打破,比如某個點位有情況,高雪喬就要中斷正常的流程,或者居委會裡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他也會回到辦公室。最難處置的是緊急情況,比如有人急病發作,必須外出就醫,劇烈的緊張會降臨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外出的程序,每一步都顯得格外漫長,稍微晚一點兒,可能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好在,服務的隊伍一直在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員加入到防疫服務的隊伍中,志願者、其他社區支援人員、街道工作人員、下沉幹部……最多的時候,在管控區中服務的人有六七十個,而作為本社區僅剩的社區工作者,高雪喬無疑是最合適的協調人之一。

下午一點左右,一天的核酸採樣基本結束,高雪喬還有最後一圈要走,他要帶着流動採樣車,在社區里轉一圈,查漏補缺。有人睡過頭了,有人在居家工作,對於沒來得及做核酸檢測的居民來說,這是一天中最後的機會。

流動車走得不快,給那些樓上居家的居民們,準備了充足的時間,讓他們不至於錯過檢測。

離家最近的一次,是去樓門口拿衣服

時間一點點推移,管控區的措施越來越細,工作也越來越複雜。

5月初,社區中原本零碎的空間被再一次切割開來,樓與樓之間搭了隔離板,三五棟樓就是一個獨立的區域。每個區域都要安排保安、準備消殺物資、設置收快遞的貨架。

細分的區域,帶來了更加細碎卻同樣重要的工作,消殺的噴壺要幾個,貨架上要不要準備一個記號筆,給那些標籤模糊的快遞重新寫上地址,減少居民在樓門口翻找的時間。

最繁重的是入戶核酸,名單上只寫了地址,還有小區樓棟的分佈、單元的朝向等。只有他們這些社區工作者最熟悉樓層情況,最開始的時候,每一家都需要他們帶着醫護人員去找。

「最多的時候,一天為100多家做入戶核酸,還不能耽誤其他的事情。」高雪喬說,那兩天,他們最晚做到夜裡1點多。

高雪喬的家,就在松榆西里,兩年前,他剛剛考入社區,在家門口工作。但管控之後,卻不能回近在咫尺的家。作為社區工作者,每天都在採樣點、封控樓工作,甚至每天都在收集和送檢核酸樣本,回家顯然是一件風險很高的事情。

松榆西里社工高雪喬:同在一個社區,二十六天沒能回家 - 天天要聞

轉送和收集核算樣本,是高雪喬幾乎每天都要做的工作。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高雪喬最近一次從家裡出來,還是4月22日,去附近小區支援,回來後也沒能回家,一直住在安置工作人員的酒店裡。

出門的時候,高雪喬沒想到會回不去,沒帶任何生活用品、換洗衣物等。一直到回到小區很多天後,他才第一次走到自家樓下,父母把換洗的衣服放在樓門口,高雪喬自己去取,那是他離家最近的一次。更多的時候,他只能隔着圍欄,看看家裡的燈光。

小區細化管控之後,高雪喬的家,也同樣在更小的隔離區域中,隔離板隔開了內外,「大白」保安日夜值守,只有物資和快遞可以進入。

小區終於解封了,大家都鬆了口氣

5月17日,高雪喬離開家的第二十五天,松榆西里解封。

解封后的社區,並沒有真正地放鬆下來,對社區工作人員來說,要做的事情反而更多了。每一個居民,都要開出入證,健康寶彈窗沒解開的,也都要一一解開。

大量管控前沒回到社區的居民,也開始回家了,他們每一個人的核酸記錄都要查驗。好在流程早已經捋順,社區里服務的人也更多了。

九個核酸採樣點仍然保留着,每一個點上,除了醫護人員,至少有一位支援的幹部和三到六個志願者,還有為居民集中買葯的志願者、解除居家後回歸的社區工作者們,他們讓繁重的工作得以有序進行。

松榆西里社工高雪喬:同在一個社區,二十六天沒能回家 - 天天要聞

高雪喬為社區里的居民送葯。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解封以後,工作其實沒怎麼少,但心情不一樣了。」高雪喬說,告別了管控期間的緊張和焦慮,不論是社區工作者,還是社區居民,心情都變得舒緩了很多。更重要的是,許多原本難以處置的緊急情況,終於可以正常解決了。

唯一還讓他們緊張的,是周邊尚未解封的風險區。社區老人較多,出門購物時,如果不注意可能會靠近那些區域,還有復工上班的人,坐地鐵、公交,也可能經過風險區域,造成健康寶彈窗,甚至有把疫情重新帶回來的風險。因此,對每個辦出入證的人,他們都要仔細叮囑,讓他們謹慎出行。

5月18日晚,高雪喬回到了家裡,離家二十六天後,再一次在自己的床上睡了一覺,「出門的時候沒感覺,回來後才發現,還是家裡睡得安穩。」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