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回到2007年,當時邁克·德 安東尼和菲尼克斯太陽隊之中,除了史蒂夫·納什(Steve Nash)表現出色外,其他一切不足以讓人們記住那個時候強調於炮轟戰術的球隊。人們記住的只是那個被納什帶的飛起的幾個小球球員以及不超過十秒鐘的一次次快攻。當然,這也就讓人們記住了那個腳穿一代zoom BB的納什。
07年的籃球市場足以讓人們覺得眼花繚亂,Nike Shox和Air Max還處在主導地位,而Huarache系列則是排在後位的選擇。
橫空出世的Zoom BB通過將中底延長至鞋面而消除了笨重感,從而無需任何泡沫或EVA中底。將其與全掌Zoom Air結合使用,可以在響應性和緩衝性之間實現完美的平衡。最後一觸即發的牽引力和鎖定功能,足以滿足每一位後場球員的需求。
那時候的聯盟里多是敏捷型的NBA後衛,例如托尼·帕克,傑森·基德和德隆·威廉姆斯,Zoom BB都為其定製了PE版本。這些PE版本中的一些配色隨着Foot Locker和Nike在2007年推出的House of Hoops中擺上貨架。Zoom BB也是Penny Hardaway參加過NBA比賽中的最後一款。
它的繼任者Nike Zoom BB II在一部美劇「無敵金剛」的影響下改變了曾經基礎的造型,史蒂夫·納什(Steve Nash)也是其主要代言人之一。 Zoom BB II的配色也是眾多,許多全國高中和大學團隊都穿着這雙高性能球鞋。
在2008年下半年,耐克發佈了Hyperdunk系列,這是高性能籃球鞋發展的下一步。結果,在第三次迭代後,Zoom BB線中斷了。 Hyperdunk用合成材料代替了原材料,從而使鞋子更輕,上腳感覺更好。
在其產品系列中,甚至還有升級版,如1.5代,還有很少被人熟知的3代。
整體的造型除了二代之外沒有太大的變化,甚至於單憑鞋底的話你甚至很難分辨出是哪一代。
但是這雙鞋就是在07-08那兩年被無數人上腳稱讚的一雙實戰好鞋。
我相信當時買過這一雙的人們都還記得第一次上腳時那澎湃的腳感,當時我們稱之為「踩屎感」。
以及紋路和鞋底,抓地力堪稱變態。
還記得當時還在打全市比賽,我們全隊幾乎一半以上的球員都選擇了這一款球鞋。
不論是室外還是室內,都可以達到你想要的抓地實力。
包裹,防側翻,場地感,在當時還沒有這麼專業的時候,只知道這一雙鞋可以讓我發揮得更好。
在時隔十三年之後,Nike公司又帶了BB nxt。
當時初看新聞的時候,甚至還有一絲激動。
畢竟年少時曾今讓我飛奔過得球鞋,又有了新的鞋款,衝動到恨不得馬上來一雙。
本來是在接力hyperdunk以取代其在奧運會上出色的表現,讓人們重新接受BB系列,
但是奈何這次的產品在眾人眼裡卻變得無法忍受。
黑綠的配色確實很有科技感,而且就配置而言,3+2也足以說服一些只看紙面的觀眾。
但是剛開始出諜照的時候,你有懷疑過嗎?這是跑鞋還是籃球鞋?
過高的重心,差強人意的包裹和防側翻,這個還不如當初13年前的那個BB.
抓地力確實一直是BB系列拿得出手的地方,這種不規則的紋理以及材料的使用,所有場地都可以拿下。但是普通的鞋底材料還是在耐磨上面有一個大大的問號。
人們常說買新不買舊,但這一次,新鞋不足以翻車,但是我也絕對不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