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灣「中央社」10月24日報道,台北市立動物園大熊貓「團團」因癲癇發現腦部病變壞死,園方24日表示,它的病情又變差了一些,如果貿然到展場活動可能有安全疑慮,目前還不適合見客。
報道稱,台北市立動物園24日發佈「團團」的日常觀察記錄,它的竹類採食量為6.6公斤,相比9月份的平均12.33公斤顯著下降;排便量8.4公斤,也比9月份平均11.32公斤減少許多。 動物園指出,根據保育員觀察,「團團」的活動力持續下降,比較多時間都在躺着休息,甚至在進行訓練時,也無法像過去一樣,依照指令用鼻子碰觸到目標棒,後腿步行狀態也不復以往。
報道稱,動物園動物組組長王怡敏24日下午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團團」的食慾和精神狀況都較平常差,因此依據專家的建議,在22日前往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動物醫院進行第二次腦部MRI(核磁共振成像)及相關檢查。 一同受訪的動物園獸醫室主任賴燕雪說明,檢查取得的初步影像已分享給醫療顧問團隊專家判讀,將等搜集到所有資料後再跟大家報告。
賴燕雪指出,「團團」平常是坐着吃飯,但現在都是側躺着,顯示它可能是因為坐着不舒服,且後腿無力狀況沒有改善,整體而言,它的病情又變差了一些。 賴燕雪說,在與專家討論後,已開始針對癥狀投藥、輸液來緩解疼痛和不適,並從日常飼糧中添加蛋白質、維生素E及B群、膳食纖維等營養品,同時增加喂水的次數,希望讓它能維持足夠的體力及精神。 報道稱,對於民眾何時有望再見到「團團」,王怡敏說,考量它後腿較無力,貿然到前場活動可能有安全疑慮,加上它有服用藥物,須近距離觀察,目前認為還不適合到展場見客。

來源: 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