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風靡全球的系列電影《死神來了》相信大家都看過,牛X的死神根本就不需要出場,只需要設計一連串巧妙的機關就可以成功收割人頭,只要是被他盯上了,那不好意思,你的小命也就到頭了,這也正應了咱們中國那句老話「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
咱們今天要聊的這個特內里費空難,就是這樣一個扣人心弦的空難事件,感覺一切都是被死神給設計的。其實中間發生的每一個小環節都不至於造成這麼嚴重的災難,但是,巧合的是這一系列的小錯誤環環相扣的聯繫在了一起,最終導致了這場重大災難,情節之離奇,恐怕是連編劇都不敢這麼寫。
首先先介紹一下遇難的兩架波音747飛機,它們分別是荷航的4805和泛美航空的1736。這場事故發生在西班牙外屬的加那利群島,這個位於非洲的小島,一直以來都是歐洲人的度假勝地,每年都有成群的遊客來這度假。
1977年3月27號,這個加那利群島首府,拉斯帕爾馬斯發生了一場恐怖襲擊,由於篇幅有限,關於恐怖襲擊的事情咱們就不講了,但是,這也是造成這次空難的因素之一。因為原本飛到這裡的航班都是要降落在拉斯帕爾馬斯機場上的,由於恐怖襲擊,所以這些航班都被轉降到對面島上的特里內費機場。
這特里內費機場是一個小型機場,只有一條跑道,而且設備非常簡陋,連監控雷達都沒有。平時也就有幾架小飛機在這個機場起落,所以停機坪的容量也十分有限。但是今天,大量的轉降飛機湧入機場,把停機坪和機場滑道都擠得滿滿登登。這裏面也包括荷航4805和泛美1736.
這架泛美1736是從美國洛杉磯飛來的,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加在一起一共396人。機長維克多·格魯布,是個有着20000小時的飛行經驗飛行員,可以說是一位非常資深的機長了。但是,他也只能成為這個故事的男2號。男1號是停在他前面的荷航4805的明星機長,雅各布·范·贊頓。這位有着27年民航駕駛經驗的機長是荷航的招牌飛行員,同時還是荷航波音747的首席飛行教練,在荷航的地位非常高。
他駕駛的這架荷航4805上搭載着248名乘客和機組人員,他們上午9點從荷蘭起飛,直到下午4點多,所有人都沒下過飛機,這期間不只乘客們在抱怨,就連機長也很焦急。
因為這哥們不希望自己的執照被吊銷,在荷航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就是機組人員如果連續飛行時間超過13個小時,那他的飛行執照就會被吊銷。所以他比誰都着急,巴不得馬上就可以從這裡飛走。
但是,如果沒有塔台的起飛指令,誰也別想走。所以這哥們一合計,也不知道還要等多久,索性咱先把油加滿,後面的行程就不用加油了,這樣也許可以趕在13個小時內飛回荷蘭。然而他沒想到的是,正是他的這個決定釀成了這場大禍。
飛機加油不像咱們汽車加油,一兩分鐘就完事了。這個波音747的油箱有20萬升,加一次油,得一個來小時才能完成。而就是在荷航4805加油的時候,空襲危機解除了,所有飛機都可以起飛了。(你說巧不巧)
這個時候泛美1736一聽到能起飛的消息,全體機組人員和乘客都高興壞了。但是不好意思,你們高興早了。因為這個機場很小,跑道只有一條,要走的話也得一家一家排隊走。而這時候,荷航4805正在泛美1736的面前加油呢。
泛美一看荷航沒有動彈的意思,就用無線電問對方:「你擱着磨嘰啥呢,趕緊走啊」
荷航那邊就回道:「等會兒,加油呢」
泛美一聽:「那你靠點邊,讓我先過去」
荷航機長一下火就上來了:「就TM這麼大點地方,我能往哪靠」
泛美一看對面這哥們火氣太大"咱也別吵吵,那你還得多長時間能加完啊"
荷航回道:「剛加上,還得40分鐘」
泛美機長聽到這話,氣得一口老血差點沒噴出來。
但是,沒辦法,機場就這麼大點,泛美1736隻能在這乾等。
而就在此時,忽然天降大霧,霧氣迅速吞沒了整個機場,越來越濃,似乎這一切早已在冥冥之中註定了。
這個時候荷航機長更着急了,因為他清楚,一旦能見度低到一定程度,那飛機將無法起飛,他這個飛行執照怕是保不住了。於是當油剛一加滿,他馬上讓副機長聯繫塔台,申請起飛。
塔台同意了荷航的起飛請求,指揮荷航沿着跑道滑行到盡頭,然後來個180度調頭原地待命。與此同時,泛美1736也向塔台請求起飛。塔台在確認荷航已經到了跑到盡頭後,便同意了泛美的起飛求情。
由於當時的霧氣非常大,能見度小於300米,再加上這個機場也沒有地面雷達,所以塔台指揮光靠肉眼很難識別飛機的位置。他們當時只能靠無線電來確認位置。這個無線電也是釀成這場大禍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為當時荷航、泛美和塔台他們都在一個頻道上,就把他仨比作ABC,任何一個人說話,其它兩個人都能聽到。但是,當時的設備比較老舊,沒有阻斷功能,如果兩個人同時說話,另一個人就只能聽到干擾音。就比如AB同時講話,那麼C聽到的就是干擾音,聽不到AB講話的內容。這點大家一定要記住啊。
因為這個機場只有一條跑道,所以塔台計劃的是,先指揮泛美滑行進入跑,從3號出口出去,把跑道讓出來讓荷航起飛,緊接着泛美再起飛。
這波操作看上去沒啥毛病,但是,這也是釀成這場大禍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當時大霧瀰漫,能見度那是越來越低。再加上泛美的機長根本就不熟悉這個機場,他們在濃霧中一邊滑行,一邊找出口,難度相當之大。而這時塔台和泛美機長在溝通上,又發生了致命的錯誤。因為這個塔台指揮是西班牙人,有濃重的西班牙口音。
泛美問塔台:「我們在幾號出口出去啊」
塔台:「3」(自行腦補印度英語)
泛美:「啥?」
塔台:「3」(自行腦補印度英語)
泛美:「你說啥?」
塔台:「123的3!」(自行腦補印度英語)
當機長剛反應過來對方說的是三時,他們已經錯過了3號出口。而且走3號出口的話,飛機需要來個148度大轉彎,這對於波音747來說難度實在太高了,如果走4號出口只需要轉45度的彎,相對很容易。所以泛美機長就決定向4號出口駛去。
故事到這已經接近高潮了,焦急的荷航機長已經迫不及待的準備起飛了,他的手不知不覺的推動了油門,副機長見狀馬上提醒他:
「大哥,咱們還沒拿到起飛許可呢」
「是嗎?那趕緊跟他們要起飛許可呀」
這個時候塔台給他們回復了一個航線許可
注意啊,這是航線許可,是從這個機場到另外一個機場的航行線路,而不是起飛許可。
但是心急如焚的荷航機長,錯把這個航線許可當成了起飛許可。於是他加大了油門,飛機開始起飛。
這個時候荷航副機長擔心發生意外,又一次向塔台報告,「我們正在起飛」。但是荷蘭口音碰上西班牙口音,那就是火星撞地球。塔台指揮把這個「我們正在起飛」聽成了「我們正在起飛點」。於是塔台回復到「好的,待命起飛,我會通知你的」
要知道泛美此時也能聽到塔台和荷航之間的對話,他一聽不對呀,你們這怎麼都開始起飛了,便立刻用無線電呼叫說「我們還在跑道上滑行呢,你們別起飛呀」。但是萬萬沒想到,正是這次呼叫釀成了這場災難。
前面咱們說過了,他們這個無線電AB如果同時說話的話,那麼C聽到的就是干擾音。
所以當塔台下達命令「OK .... Standby for takeoff .... We will call you!」時。這個OK剛一出口,泛美就插了句「我們還在跑道上滑行」。所以荷航那邊聽到的就是「OK...滋滋」
荷航機長一聽都OK了,直接開足了馬力,飛機猶如開弓之箭,一發不可收拾。
就在這最後的關頭,塔台和泛美1736還進行了一次跑道是否清空的對話,但似乎只有荷航的機師聽出了一些的端倪,這位機師最後一次提醒機長
「你確定跑道已經清空了嗎」
然而這位自以為是的機長的回答確實「oh yes」
隨後悲劇就發生了。
荷航4805以超高的速度沖向泛美1736,在撞機前幾秒鐘,荷航機長還試圖挽救這場災難,他全力拉起機首想從泛美上方飛過去,但是他並沒成功。
最終荷航4805上的248人全部遇難,泛美1736上的396人,只有61人倖存了下來。這場事故總共死亡人數583人,堪稱史上傷亡最大的空難。
回顧這次事件,其實他們有很多機會可以躲過這一劫。
如果主機場沒有空襲,飛機就不用迫降在小機場。
如果荷航不選擇加油,他們完全可以在大霧之前起飛。
如果沒有濃霧,泛美能儘快找到出口清空跑道。
如果有地面雷達,即便肉眼看不見,空管也能準確知道飛機的位置。
如果通訊設備再先進一點或者口音標準一點,三方就可以做到有效溝通。
如果荷航機長不那麼急躁,也許能做出正確判斷。
以上這些如果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節成立,災難都不會發生。
但死神來的時候不會通知任何人。只有認真嚴謹地對待每一個細節,才能避免下一次重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