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史上最嚴重的災難之一!
美國花費12億美元研發最好的穿梭機,以每小時1600里的速度「奔跑」,73秒後在分叉的煙霧和火焰中爆炸解體,7名宇航員無人生還,飛機解體後殘骸散落各地。
這一災難發生在1986年。美國作為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經成功領先完成「阿波羅探月計劃」,之後便着手研發穿梭機,想要在太空探索領域中得到更多的收穫。
於是,美國斥巨資12億美元研發的「挑戰者號」在1986年1月28日上午11點38分發射至太空。
這是令人無比期待的一天,美國民眾聚集在廣場上,準備為航空飛機的發射歡呼,期待見證歷史的時刻。
「挑戰者」號穿梭機上一共有7名宇航員和一名特殊乘員。
這名特殊乘員是一位社會學女教師,名叫克里斯塔·麥考利夫,這位女教師是從一萬多名教師中挑選出來。作為教育宣傳優秀教師代表,準備在太空上通過電視向美國和加拿大的250多萬中小學生講授兩節太空體驗課,並在穿梭機上參加幾項科學實驗。
對這位女教師來說,當天的心情是無比激動和興奮的。當她的學生們看到穿梭機載着他們的老師升空時都爆發出了熱烈的歡呼聲,為他們的老師高興。
「挑戰者」號成功發射出去時,以每小時1600里的速度「奔跑」,這樣的速度令看台上的美國觀眾看得人們激情澎湃,歡呼雀躍,無一不為這偉大的發明驕傲、自豪。
地面發射中心的指揮者們,也在期待「挑戰者」號能衝破更快的速度,順利進入設定的軌道。
一切看起來本都非常順利,眼看着「挑戰者」號即將進入設定好的軌道。
這架美國最好的穿梭機在升上空中的五十秒後卻突然開始出現了異常,地面有觀眾發現穿梭機尾部右側固體助推器側部冒出了不明黑煙。
可能是被即將要創造歷史的喜悅沖昏了頭腦,也可能是充滿自信地認為,美國宇航員最好的穿梭機不可能會有問題。
指揮中心對這縷不明黑煙並沒有重視,而是任由航空飛機繼續飛行。直到52秒時,地面指揮中心通知指令長將飛機的發動機提到全速飛行,這個時候,飛機離地面的高度已經超過一萬米,發動機的燃料也燃燒得非常快。
這時地面控制中心和穿梭機的數據中心都未顯示任何運行異常,穿梭機機長懷着迫切的心情向地面控制中心報告「飛機正在全速前進」。
不料,在「挑戰者」號升入上空的第73秒後,飛機外掛燃料箱突然爆炸,挑戰者號變成了一團燃燒的巨型火焰。令人驚悚的是,失去控制兩枚固體助推火箭向前噴射的方向正是人們聚集的地方。
危急關頭之下,航天中心負責安全的軍官只能選擇通過遙控裝置將飛機引爆。挑戰者號在分叉的煙霧和火焰中解體,飛機碎片隨着重力散落到各地,直到1小時後所有的碎片才完全散落至地面。
隨着碎片殘骸的掉落,挑戰者號穿梭機上的7名航天員和一名女教師全部遇難,無一人生還!
看台上的觀眾和數百萬的美國人民通過電視看到了這一災難的發生。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美國花費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研發出來的美國航天局最好的航空飛機怎麼會剛升上太空就突然爆炸!
甚至,看台上還有「挑戰者」號宇航員的家人和朋友,這本是應該為他們自豪的一天,變成了一場悲劇。
這場事故甚至是當時太空史上最嚴重的災難之一。
之後,美國宇航局對這一事故進行了調查,這一事故對美國宇航局來說打擊也是非常巨大的,從「挑戰者」航空飛機爆炸事故後,美國宇航局雖然沒有放棄對新的航空飛機的研發,但是連續兩年多沒有送宇航員繼續探索太空。
經過多方面的調查了解,有知情人士稱,挑戰者號發射當天,氣溫低達-2℃,發射台上已經結冰。
這才導致在低溫條件下,兩枚固體燃料火箭的「o形環」中的一個O型橡膠密封圈因低溫變形硬化失效。
在點火時,O型環要及時膨脹,但O型環已經是失效的狀態,火焰往外冒時,O型環也冒出了斷斷續續的縷縷黑煙。
穿梭機之所以能順利發射,是因為剛開始O型環在低溫天氣下雖已變形,但密封作用還未完全失效。
但O型環已經出現了問題,在升空後遇到強烈的氣流,火焰燒灼讓主燃料艙的O型環脫落,O型環的密封性完全失效,導致燃氣泄漏,釀成穿梭機爆炸的慘劇。
有知情人士稱,這原本是一場可以避免的事故。
穿梭機發射當天,就有人提出擔憂,低溫天氣發射是極其危險的。飛機的零部件很有可能因為低溫而發生改變,對穿梭機來說,一絲一毫的改變,都極有可能造成發射事故。
也有工程師提出,上次穿梭機的發射就因為O型環的失效差點出現了事故。
甚至發射前30分鐘,研究中心還報告了發射上空出現了強氣流,這是極不利於穿梭機發射的。
但是,美國發射中心卻並沒有在意這個問題,也可以說是刻意忽略了這一問題,而是一心想讓穿梭機成功發射,完成這次快捷又急切的太空探索。
這才導致這一太空災難的發生,穿梭機毀了,航天人員也犧牲了。
儘管美國航空局決定重新研發設計穿梭機,兩年多沒有將新的宇航員送上太空。
但這本是一場完全不應該發生的航天事故。
因為美國宇航局急功近利,刻意忽略了發射細節,才導致航空飛機的爆炸、宇航員的犧牲,所有的一切功虧一簣也都是他們自食惡果!
一個國家航空事業的發展雖然非常重要,但是首要的前提是要保證為國家航空事業做貢獻的英勇宇航員們的生命安全!
如果一個國家太空歷史的創造以宇航員的生命安全作為實驗品,那麼即使真正地創造了歷史,那又有真正的意義嗎?
作者:咕嘟 校稿:李子